真正建立是在20世紀70年代. 1971年thlstle等 人研究發現口服鵝脫氧膽酸(cdca)可以降低膽石病人膽汁 膽固醇的飽和度.後來日本人sugata發現熊去氧膽酸(ud2 ca)的溶石效果不亞於cdca的溶石效果,且副作用小,因 而很快在全世界得以應用.1979年, bell和doran使用薄荷 醇,薄荷酮等環狀單帖合劑治療cs病人,得到了良好的療 效,此後許多國家開展了對其溶石機理及溶石效果的大量研 究.研究表明,單純服用cdca的臨床效果不夠滿意,cd2 ca在腸道細菌作用下造成的肝膽酸有肝毒性,長期服用 3%cdca有潛在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脂質代謝變化(3). 目前口服溶石治療尚不理想,原因有:口服溶石療程長, 費用高,療效不佳,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各種中毒反應,且 復發率較高. 3.灌注入藥物溶石治療 早在1891年walker就用乙醚進行了人體內溶石,但由 於乙醚沸點低於體溫,進入人體後汽化而產生高壓使治療患 者產生劇烈腹痛而未被廣泛接受.近年來由於影像技術在 醫學領域飛速發展,使得膽囊和膽管經皮置管更加可行,結 石的定性,定位更加准確,為注入藥物溶石提供了必要的前 提條件.根據膽結石的種類不同,注入藥物溶石治療可分 為: (1)膽固醇結石的溶石治療hofann小組於1979年發 現單辛脂(mo)為一種好的膽固醇溶解劑,對膽固醇的溶解 度為12g/100ml,它是一種半合成的植物油,進入腸道後被 分解為甘油和辛酸,動物試驗表明後者的毒性表現在局部的 刺激作用,能造成膽囊和膽管及胃腸粘膜輕度或重度炎症, 粘膜潰瘍等(4).1980年mayo等人首先將mo用於人體溶 石治療獲得成功,之後許多膽結石研究人員對其進行了深入 的研究.臨床結果顯示,mo的治療經驗為:必須是cs,且無 鈣化,膽管內膽汁盡量吸盡,藥物循環灌注增加攪拌;但療效 一般且有並發症. (2)膽色素類結石的溶石治療由於膽色素結石具有聚 體絡合物的結構特點,目前尚無較好的溶解劑,用於臨床和 試驗研究的多為鈣離子絡合劑.其中主要有依地酸鈉(na -edta),六偏磷酸鈉(na-hmp)和艹宜烯(d-llmonene)d -l,近幾年來膽結石的溶石治療尚無新的報道,前景有待 於發現一種新的溶劑,需能溶解各種性質的結石又無大的副 作用. 4.膽結石的中藥治療 近年來中藥治療膽結石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藥治療 膽結石是以疏肝利膽,消溶結石,行氣止痛為主.王玲(5)采 用內外兼治法治療膽囊炎膽石症,方藥由柴胡,虎杖,威靈 仙,枳殼,雞內金各15g,郁金,生大黃,厚樸各9g,金錢草,蘆 根各30g.每日1劑,重症日2劑.結果,98例治愈28例 膽結石的治療方法 以右上腹不適、疼痛為主要症狀的膽結石症, 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隨之增高, 由於對結石形成和存在的部位不同,臨床上常分為膽囊結石、 膽管結石和肝膽管結石,這些部位的結石常與膽道感染同時存在, 並互為因果,如何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 重要的是通過臨床診斷和物理檢查充分了解病情,做出准確的診斷, 確定膽石存在的部位、大小及數量, 而後針對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治療膽石症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手術治療,切除病變的膽囊, 取出結石,另一種是非手術療法,即采取中西醫對症治療、 體外震波碎石、溶石等療法,兩種療法各有利弊。 手術療法是治療膽石症的重要方法,但必須嚴格掌握手術指征, 當膽石症患者臨床上出現嚴重的梗阻、感染和黃疸, 發生中毒性休克及肝髒並發症,或是膽道梗阻,感染長期反復發作, 經過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另外, 有些病人膽囊結石較大,症狀發作頻繁,或是膽管因結石反復感染, 懷疑肝髒損害時,治療原則是盡早手術清除結石,切除病變的膽囊。 非手術治療的手段很多,諸如中藥、針灸、口服溶石藥物, 體外震波碎石等等,以金錢草、茵陳、 大黃等中藥組成的排石湯及通過耳針刺激膽汁分泌和調整膽道的舒縮 活動,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排石效果, 但這種方法還不能使多數病人排淨結石,如果結石較大,質地堅硬, 排出就很困難,在膽囊內的結石由於膽囊管纖細, 排石效果也不理想,因此臨床醫生認為膽管結石直徑大於1. 5厘米,膽囊結石大於0.5厘米,一般不適合非手術治療。 關於服藥溶化結石的療法國內外不少學者正深入研究, 國外曾用口服熊去氧膽酸, 在一部分病人中取得了溶解膽固醇結石的效果, 因此這種藥物曾名噪一時,但從臨床觀測其效果來看, 該藥服用周期長,副作用明顯,有腹瀉、肝功能受損等不良反應, 而且臨床治療有效率僅20%左右,因此,就目前而言, 溶石療法還缺乏理想的藥物。 膽結石的自我護理要點:
1.不吃或少吃高糖、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蔬菜及新鮮水果,妊娠期婦女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腸道內進入寄生蟲如蛔蟲等.
3.多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進入40歲後的女性,在減少脂肪攝入的同時應促進脂肪的分解。
4.有膽囊炎、糖尿病、腎炎、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要積極治療,防止誘發膽結石。
5.按時進餐,避免膽汁在膽囊內潴留時間過長。
6.每年定期體檢,包括肝膽b超檢查。
7.病人康復期飲食要做到“五要”“五忌”:
五要:
1.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細菌、蟲卵從口入。
2.多吃蔬菜與水果,如:菠菜、韭菜、芹菜、蘋果、香蕉等。
3.盡量用植物油烹調,忌用動物油,以蒸、燴為主,避免炸、煎。
4.適量進食瘦肉、魚、雞以及豆類制品。
5.多吃一些促進膽汁分泌和松弛膽道括約肌及利膽食物如山楂、烏梅、玉米須(泡水)。
五忌:1。
1.忌吃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心、肝、腦、腸、蛋黃、松花蛋、魚子、巧克力等。
2.忌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蛋糕、點心、油條等。
3.忌暴飲暴食。
4.忌辛辣刺激調味品,如辣椒、花椒粉、咖哩粉等。
5.忌煙、酒、咖啡,避免其刺激膽道括約肌,使膽道括約肌痙攣,從而膽汁排出困難。
參考資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48183.html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