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酒[1](英語icewine,德語eiswein)顧名思義就是冰葡萄酒的意思。跟“有機”一詞一樣,冰酒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定義。一般說來,冰酒指的是用采摘時已經凍硬的葡萄釀造的甜白葡萄酒。但在正宗冰酒產地加拿大和德國,冰酒的定義強調的是自然冰凍。《中國葡萄釀酒技術規范》中對冰葡萄酒的定義是:將葡萄推遲采收,當氣溫低於-7℃以下,使葡萄在樹枝上保持一定時間,結冰,然後采收、壓搾,用此葡萄汁釀成的酒。 冰酒有著悠久的歷史,它的釀造是於200年前在歐洲無意間被發現後開始流傳至今。當時德國的弗蘭克尼(franconia)的葡萄園遭受突然來襲的霜害,為了挽救損失,釀酒師將冰凍的葡萄壓搾後按傳統的方法發酵釀酒,驚訝地發現結果是酸甜比例平衡,甘如蜂蜜般的美酒,而將之命名為冰酒。冰酒釀造技術由德國移民帶入加拿大,經當地人進一步改良,釀出的酒更獨特,更醇香。其品種主要有冰白葡萄酒和冰紅葡萄酒。其中冰白葡萄酒顏色呈透明金黃色,素有“液體黃金”之美稱;散發出蜂蜜和水果等香味;口感甘甜醇厚,清新可口,是重視健康之人士的綠色食品。最佳的飲用溫度為冷藏至4~8°c。 釀造冰酒對地理及氣候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冰葡萄的采收時間比正常釀酒葡萄晚2-3個月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冰葡萄需要適當的環境濕度,以保障其持續的自然脫水風干而不至於霉爛或過度干硬,掛在枝頭的冰葡萄,不僅要經歷大自然的風霜雨雪洗禮,還要遭遇到鳥獸的啄食,2個多月後,還必須要等待一個特殊的氣候條件出現時才能夠采收:零下8℃且持續12小時以上。這就要求所在區域在春、夏、秋三季氣溫要足夠溫暖來滿足冰葡萄的生長需求,而在聖誕節前後的氣溫要足夠寒冷,且全年氣候不能太過干燥,要保持適度溫潤,這就造成世界上能出產冰酒的地區屈指可數,目前全世界只有奧地利、德國、加拿大、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的特定地點,才有條件釀制出高品質的冰酒。而且,受氣候影響,大多數產區往往要隔3到4年才能收獲一次冰葡萄,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年都有冰酒出產,如此低的產量決定了冰酒的珍稀性,全球每三萬瓶葡萄酒中才有一瓶冰酒,被稱為“大自然賜予的禮物”。 由於對氣候的要求極為苛刻,因此全世界只有三個主要的產區:加拿大安大略、德國萊茵喜森以及中國遼寧的黃金冰谷,都位於北緯41度左右。據統計,目前全球冰酒產量平均每年不超過2000噸,非常珍稀。 vqa(加拿大酒商質量聯盟)對冰酒(icewine)的定義是:利用在8℃以下,在葡萄樹上自然冰凍的葡萄釀造的葡萄酒。葡萄在被凍成固體狀時才壓搾,並流出少量濃縮的葡萄汁。這種葡萄汁被慢慢發酵並在幾個月之後裝瓶。在壓搾過程中外界溫度必須保持在零下8℃以下。 在德國,冰酒(eiswein)屬於葡萄酒質量分級中的qualitätswein等級,並受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在加拿大,冰酒的生產和釀造受vqa(vintnersqualityalliance,酒商質量聯盟)的管制。真正的加拿大冰酒都必須符合vqa的規定,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規定是:冰酒必須采用天然方法生產,絕不允許人工冷凍。這就使得冰酒的釀造變得極其困難——葡萄必須得到妥善保護以防劇烈的溫度變化;而且,由於釀造冰酒的葡萄是留在葡萄樹上的最後一批葡萄,人們還要想法防止鳥獸來偷食葡萄。 冰酒系100%葡萄汁發酵而成,色澤金黃或酒紅,口感醇厚清爽,品質上乘,酒香裡處處洋溢著歐美風情。這是其他酒類所不能比擬的。冰酒的釀造技術獨特,在每年的12月到1月,等寒冷的天氣使水份凝結,采摘葡萄的工作就開始了。采摘下來的葡萄立即予以壓搾。葡萄的水份結了冰,壓搾成碎冰,但含量最高的葡萄汁則不會結冰,於是取得濃汁。用這種方法,一串葡萄也取不出很多的汁,僅為普通葡萄的10%左右,所以冰酒就顯得很珍貴,即使在冰酒產地,飲用冰酒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冰酒發明與德國,使用冰凍的完熟葡萄釀造,我不知道露前露後的說法,猜想應該是這樣的。冰凍以後的葡萄,只能搾出正常情況下的十分之一的果汁,有很高的稀少價值,而且濃縮的果汁的糖分很高,味道醇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