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介紹一下嗎? `我是泉州人!泉州的特產很多啊! 紙織畫 泉州永春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工藝美術品,源於隋唐年代,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紙條交錯穿插,織成五彩缤紛的畫面,與杭州絲織畫、蘇州刺繡、四川竹織齊名,被譽為中國的四大家織。作品先後在二十幾個國家展出,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他東南亞各國。
江氏木偶頭 創始人泉州雕刻藝人江加走,創作了280多種各具特征的木偶形象,風靡閩南、粵東、台灣及東南亞一帶,流傳至西亞及歐美各國,產品行銷國內外。
惠安青石雕 素有“石雕之鄉”的惠安縣,從明朝朱元璋軍隊安徽籍士兵入閩後,在惠安落戶,以雕石為業,始發展石雕業,一直持續至今。特別是青石雕刻,青石影雕,全省全國許多重要建築物都留有惠安石匠的雕刻手跡。如福州鼓山湧泉寺、廈門南普陀寺、南京中山陵、北京十大建築、毛主席紀念堂、南昌“八一”經念塔、井岡山紀念碑等。工藝十分精細,維妙維肖。以其精湛技藝、濃厚的民族特色而馳名國內,雕刻品暢銷海外。
德化瓷器 德化是我國著名的瓷產地之一,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譽為中國三大瓷都。源於魏晉時期,宋代時期產品大量銷售國外,遍及五大洲七十多個國家。瓷器質地純淨堅硬,色澤光潤瑩潔,有傳熱性慢等特點,既耐高熱,又耐低溫,美觀耐用。
竹席 永春竹編,始於明正德年間。用產地青竹去節劈成細薄的篾片,取其一至四層,按各種規格,配以不同圖案編織而成。品種多樣,工藝精湛,質地優良,堅實耐磨,明潔清涼,且易折疊、攜帶、存放。產品暢銷粵、湘、鄂和北京、上海,還遠銷日本等國。
改良竹編 泉州竹編工藝品,用閩南毛竹編織而成,即是別具一格的工藝品,又是新穎美觀的生活用品,吸收了我國出土文物器皿的優美造型,並融入了中了畫傳統的藝術風格,精巧雅致,古趣盎然,具有較高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產品暢銷國內外。
漆籃 永春傳統家庭實用工藝品,源於明正德年間,用竹篾、桐油灰、夏布、生漆、冬粉、顏料等二十多種原料,經過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漆籃造型美觀,裝飾華麗,堅固耐用,不褪色變形,耐酸耐鹼耐澆燙,獨具風格,品種分聖籃、格籃、扁籃和漆盤四大類,即是工藝品,又可作生活用具。產品曾到意大利、波蘭、日本等二十多個國家展出,行銷海內外。
藍田余甘 又名油柑,惠安土產品之一。品種有兩種,一種是鈕柑,果粒較小,一種是粉甘,果粒較大。果實肉質,扁球形,初食酸澀,後轉甘甜,故名余甘。生食可生津止渴,鹽漬有提神醒腦,消痰化氣。驅膩止腹疼之功效,泉州源和堂取藍田余甘制成蜜餞。
石湖紅膏蟳 產於晉江縣石湖晉江與洛陽江交匯入海處,身肥大,肉結實,渾身膏紅,故名“紅膏蟳”,營養豐富,當地有“石湖膏蟳,贏過高麗參”的說法。
石獅甜粿 素負盛名的石獅甜粿是福建民間名點,主產石獅塘頭村,是用糯米、白砂糖、蜜冬瓜條、金桔、香料等原料制作而成,氣味芳香,清甜可口,博得眾人贊賞。
食珍糕 又名“桔紅糕”。外觀光滑如玉,潤澤細膩。入口松軟耐嚼,清香爽口。制作方法簡單,先將糯米泡透,晾干,磨成粉末,入鍋蒸熟後放進白糖液和少量金桔皮,細揉均勻,在用旺火蒸熟切塊,產品暢銷各地,馳名海內外。
土豆糖 泉州地方土特產,花生閩南話叫“土豆”,花生糖叫“土豆糖”。制作方法,將花生仁炒熟去皮,倒入熬好的麥芽糖料鍋內調拌均勻,倒出整成塊,涼成半干,切出方形小塊即成。質堅硬且脆,香甜可口,不粘牙,食之齒頰留香。還而另個種品種是,將炒熟日花生仁去皮碾碎,加糖制成日土豆卷、土豆糕,缺牙日老人也可食用。
英都明糖 南安市名產糖果之一。相傳早的明末清初,英都人洪承畯所發明,此糖名而兩種含意:即糖體透明可觀,又是反清復明之意。用純麥芽糖和芝麻作原料加工而成。外表晶亮如玉,入口清甜可口,數百年來暢銷不衰。
麥牙糖 泉州土產品之一,又名麥芽糕、饴糖,用麥芽經輾碎熬制後糖化而成,味道清純可口,不粘牙。糖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和維生素,有健胃功效。
柿餅 安溪馳名海外的名產。當地盛產柿果,被譽為“柿鄉”。柿子經加工,曬干後制成柿餅,餅質柔軟香甜,富有營養。產品蜚聲閩南各地及暢銷東南亞各國,頗受贊譽。
金桔糖 永春地方特產,以山金豆為一要原料,配以適量白糖饴糖加工制成,有濃郁的柑桔香味,清甜可口,沁人心肺。既可食用,又作煮花生湯、綠豆湯、年糕的理想調料品。
靈水菜脯 晉江傳統食品。因產於安海靈水,故名。以白蘿卜作原料,切成塊狀或條狀,曬干,放入陶缸裡,加適量食鹽和紅土,密封儲存三四個月即可食用。相傳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鄉人吳淳夫入朝為官,將“靈水菜脯”帶至朝內分送同僚,獲得好評,後進獻皇帝,又博得皇帝嘉許,欽定為免稅食品,銷行各地。三百多年來產量日增,成為人們佐餐之佳肴。
衙口花生 泉州傳統土特產。因產於晉江衙口,故名。選取種植於沙質土壤中的“小琉球”花生品種,洗淨加入少量食鹽(嚴格掌握下鹽量),用旺火猛煮,時間短,熟得快,出油量少,曬干後密封存放,成為“白曬花生”。衙口花生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銷量一直不減,是出口的重要土產品。
永春老醋 又名烏醋。永春縣名產。用優質糯米,紅粬、芝麻、白糖等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一般陳放的三年以上,久藏不壞,越久色味越佳。醋色棕黑,香、甜、酸三味俱佳,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調味佳品,並有開胃健脾和防治腮腺炎、膽道蛔蟲、感冒之功效。老醋歷史悠久,始創於北宋初年,數百年均為暢銷品,現遠銷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鐵觀音 安溪名茶。烏龍茶中最負盛名的珍品。相傳的清乾隆元年(1936年)春,被堯陽鄉人王土讓所發現,此茶樹與眾不同,圓葉紅心,有齒如鋸,墨潔如光。摘制成品,泡飲之後,芬芳超凡,令人心曠神怡。乾隆皇帝嘗後,甚為賞識,見其身骨沉重如鐵,外形秀色美似“觀音”,賜名“南巖鐵觀音”,倆百多年來,經培植繁衍,不斷改進加工工藝,品質更佳。入口微苦而後轉甘稍帶蜜味,素為名茶極品,馳譽國內外。
水仙茶 永春名茶。相傳清鹹豐年間(1851-1861年),永春仙溪人鄭安報父子從武夷山移來一百株水仙茶苗,植下獲得成功。茶業逐步發展,其制作方法,開始仿武夷巖茶,後集武夷水仙和安溪鐵觀音等名茶之長並加以創新,使茶葉沖泡次數更多,湯色更透亮,蘭花香味更馥郁。
佛手茶 永春名茶。屬烏龍茶種,據說茶種從安溪引入,初僅用以供佛,清康熙年間,廣為種植。制成茶後,外形卷曲,條索肥壯,褐綠明亮,沖泡後,湯色清綠,馨郁幽香。產品遠銷日本,美國和東南亞各國。
老范志萬應神曲 泉州名牌中成藥。為明朝泉州人范志所始創,故得名。取面粉、麸皮和白術、青蒿、辣蓼、蒼耳等藥物混和發酵制成。主治食積、脹滿、瀉痢等症。據說曾治太後之病,皇帝大喜,賜名“神曲”。產品歷三百年不衰,極為暢銷。
參桂對脾散 原系永春達埔李和元家傳名藥,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用黨參、肉桂、砂仁、蓮子和丁香等十幾種中藥配制而成。其藥性平和,味道芳醇,有健脾、燥濕利水,清積開氣、止吐澀瀉等功效,對脾胃虛寒和小孩疳積療效尤佳。 如果需要德化陶瓷找我啊!廠家直銷很便宜哦 1.德化瓷器
德化為中國“三大瓷都”之一。宋代,德化瓷器就遠銷海外。明代德化燒制的白瓷,通體透明,宛仿象牙,稱為“象牙白”。德化瓷器的品種有:建白瓷、高白瓷、普白瓷和新開發的寶石黃、建紅瓷、朱玉瓷、紫砂陶、開片釉、銀絲釉、各種色釉等。主要產品有各式中西餐具、茶具、酒具等日用細瓷和各種傳統人物、動物瓷雕以及花瓶、花盆、燈具等藝術陳設瓷三大類數千種。
2.惠安石雕
惠安素稱“石雕之鄉”,歷史悠久。台北龍山寺的大龍柱、鼓山湧泉寺的青石建築、南京中山陵前的華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石柱,都是惠安石雕藝人的傑作。惠安石雕主要原料是青石、花崗巖等,產品有圓雕、浮雕、影雕、碑石四大類近200個品種。
3.永春紙織畫
永春紙織畫是永春縣特有的一種民間傳統工藝品,是從中國畫發展起來的、經過裱褙後的紙織的圖畫。永春紙織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從人物、故事到山水、花鳥、飛禽走獸,應有盡有。
4.木偶頭
泉州木偶頭藝術飲譽全球。木偶頭的雕刻以江加走大師的制品為極品,其遺作280多種,被作為國家一級文物保管。藝術名師輩出,現有面譜達300多種,造型優美,彩繪生動,性格鮮明,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地方色彩。
5.安溪烏龍茶
安溪烏龍茶介於紅、綠茶之間,是一種“半發酵”茶,兼有紅茶之甘醇、綠茶之清,含特有的自然芳香。它既是一種珍貴的飲料,又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鐵觀音為烏龍茶極品,茶味甘醇鮮美,飲後唇齒留香,喉底回甘悠長,深受廣大茶商和消費者的贊賞。
6.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又名烏醋,為全國四大名醋之一。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間即開始釀造老醋。其釀造技術獨特,選用優質糯米、高級紅曲、特等芝麻、白糖等為原料,是質地優良的調味品,並具開脾健胃、祛濕殺菌之功能。
7.漆籃
漆籃是永春傳統家庭實用工藝品,源於明正德年間,用竹蔑、桐油灰、夏布、生漆、冬粉等20多種原料,經過30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漆籃造型美觀,裝飾華麗,堅固耐用,不褪色變形,耐酸耐鹼耐燒燙,獨具風格,品種分聖籃、格籃、扁籃和漆盤四大類,既是工藝品,又作生活用具。產品曾到意大利、波蘭、日本等20多個國家展出,行銷海內外。
8.清源茶餅
清源茶餅采用中藥材配合名茶精制而成,已有百余年歷史。它具有開胃、健脾、消食、提神、醒腦之功效,可作藥用,可當茶飲,氣味芬芳,老幼皆宜,存儲越久,品質越佳,為閩南及南洋一帶人們所珍愛。
9.老范志萬應神曲
老范志萬應神曲,系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名醫吳亦飛秘方****制而成,取范仲淹“不為良相,當為良醫”之志命名。神曲以谷物、豆類為主要原料,配入50多種中藥材,經過多道工序精制而成。其處方與生產工藝有其獨到之處,具有調胃、健脾、消食等功能。
10.紅膏蟹
紅膏蟹主要產地為石獅市蚶江鎮石湖村,位於晉江和洛陽交匯入海處,淡水與鹹水交融,很適合蟹的生長。石湖蟹健壯肥美,營養豐富,渾身膏紅,故名“紅膏蟹”。食用時,既可整只放在鍋裡清炖;也可切成段,用蔥油,摻些豆油、醬醋煎煮;也可選其肉、取其膏配料煎炒。不論何種煮法,都是良好補品。
11.柿餅
安溪柿餅馳名海外。安溪盛產柿果,被譽為“柿鄉”。柿子經加工、曬干後制成柿餅,餅質柔軟香甜,富有營養。產品暢銷東南亞各國。
12.食珍糕
食珍糕,又名“橘紅糕”,外觀光滑如玉,潤澤細膩,入口松軟耐嚼,清香爽口。制作方法簡單,先將糯米泡透、晾干,磨成粉末,入鍋蒸熟後放進白糖液和少量金[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