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鯉魚豆腐湯怎麼做正文

鯉魚豆腐湯怎麼做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鯉魚豆腐湯怎麼做
 
濃汁鯉魚湯
准備時間:10分鐘烹饪時間:25分鐘
特色:令人著迷的口味,腿菇越吃越入味,魚肉越吃越嫩,十分過瘾!這道湯含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具有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調理食欲、助消化的作用。
用料:鯉魚1條(約400g),雞腿菇50g,牛奶100g,枸杞10g,蔥10g,生姜10g,鹽5g,紹酒、胡椒粉少許
做法:
1.鯉魚洗淨,切兩段。生姜去皮切片,雞腿菇豎切成兩段,枸杞泡洗干淨,蔥切段。
2.燒鍋下油,投入鯉魚,用中火煎至兩面稍黃,氽入紹酒,下姜絲,注入清湯,用中火燒開。
3.待焖至湯汁稍白時,入雞腿菇、枸杞、蔥段,調入鹽、蘑菇精、胡椒粉、牛奶,焖透即可。
小貼士:鯉魚的肉質十分新鮮細嫩,不僅吃著可口,而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是難得的美味又營養的優質食材。食用鯉魚有開胃健脾、利水消腫、安胎通乳等功效。鯉魚還具有滋補功能,對保持頭發黑亮有一定作用。


鯉魚湯的做法,供有需要之人參考。

材料:鯉魚一條,紅豆50顆,糯米5克,紅棗2個,姜適量。

做法:

stepone:鯉魚刮去魚鱗,去除內髒。

steptwo:用紗布袋濾去水分,放入鍋內。

stepthree:將米酒、紅豆、糯米和紅棗以及姜(搗碎)等佐料一起下鍋。

stepfour:在鍋內加入清水,水最好浸過魚身半寸,煮至1小時左右,湯成。

stepfive:在湯中加入少量鹽和胡椒粉,即可飲用。

哈拿小叮咛:此湯味道鮮美,過齒難忘,效果絕妙,且與雞湯等其他肉湯相比,花費銀子極少



青蒜鯉魚湯的制作材料:
〖主料〗:鯉魚1條,青蒜2根〖輔料〗:姜絲〖調料/腌料〗:米酒,鹽

青蒜鯉魚湯的特色:
此湯蒜香濃郁,魚肉細膩,營養豐富。
青蒜鯉魚湯的做法:
(1)鯉魚去鱗、腮,切大塊;青蒜斜切片

(2)將魚、姜絲放入開水鍋中煮,水開後稍煮一會兒,加入米酒、鹽,撒下青蒜。
 
濃汁鯉魚湯

准備時間:10分鐘烹饪時間:25分鐘

特色:令人著迷的口味,腿菇越吃越入味,魚肉越吃越嫩,十分過瘾!這道湯含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具有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調理食欲、助消化的作用。

用料:鯉魚1條(約400g),雞腿菇50g,牛奶100g,枸杞10g,蔥10g,生姜10g,鹽5g,紹酒、胡椒粉少許

做法:

1.鯉魚洗淨,切兩段。生姜去皮切片,雞腿菇豎切成兩段,枸杞泡洗干淨,蔥切段。

2.燒鍋下油,投入鯉魚,用中火煎至兩面稍黃,氽入紹酒,下姜絲,注入清湯,用中火燒開。

3.待焖至湯汁稍白時,入雞腿菇、枸杞、蔥段,調入鹽、蘑菇精、胡椒粉、牛奶,焖透即可。

小貼士:鯉魚的肉質十分新鮮細嫩,不僅吃著可口,而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是難得的美味又營養的優質食材。食用鯉魚有開胃健脾、利水消腫、安胎通乳等功效。鯉魚還具有滋補功能,對保持頭發黑亮有一定作用。





鯉魚湯的做法,供有需要之人參考。



材料:鯉魚一條,紅豆50顆,糯米5克,紅棗2個,姜適量。



做法:



stepone:鯉魚刮去魚鱗,去除內髒。



steptwo:用紗布袋濾去水分,放入鍋內。



stepthree:將米酒、紅豆、糯米和紅棗以及姜(搗碎)等佐料一起下鍋。



stepfour:在鍋內加入清水,水最好浸過魚身半寸,煮至1小時左右,湯成。



stepfive:在湯中加入少量鹽和胡椒粉,即可飲用。



哈拿小叮咛:此湯味道鮮美,過齒難忘,效果絕妙,且與雞湯等其他肉湯相比,花費銀子極少







青蒜鯉魚湯的制作材料:

〖主料〗:鯉魚1條,青蒜2根〖輔料〗:姜絲〖調料/腌料〗:米酒,鹽



青蒜鯉魚湯的特色:

此湯蒜香濃郁,魚肉細膩,營養豐富。

青蒜鯉魚湯的做法:

(1)鯉魚去鱗、腮,切大塊;青蒜斜切片



(2)將魚、姜絲放入開水鍋中煮,水開後稍煮一會兒,加入米酒、鹽,撒下青蒜。
 
濃汁鯉魚湯
准備時間:10分鐘烹饪時間:25分鐘
特色:令人著迷的口味,腿菇越吃越入味,魚肉越吃越嫩,十分過瘾!這道湯含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具有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調理食欲、助消化的作用。
用料:鯉魚1條(約400g),雞腿菇50g,牛奶100g,枸杞10g,蔥10g,生姜10g,鹽5g,紹酒、胡椒粉少許
做法:
1.鯉魚洗淨,切兩段。生姜去皮切片,雞腿菇豎切成兩段,枸杞泡洗干淨,蔥切段。
2.燒鍋下油,投入鯉魚,用中火煎至兩面稍黃,氽入紹酒,下姜絲,注入清湯,用中火燒開。
3.待焖至湯汁稍白時,入雞腿菇、枸杞、蔥段,調入鹽、蘑菇精、胡椒粉、牛奶,焖透即可。
小貼士:鯉魚的肉質十分新鮮細嫩,不僅吃著可口,而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是難得的美味又營養的優質食材。食用鯉魚有開胃健脾、利水消腫、安胎通乳等功效。鯉魚還具有滋補功能,對保持頭發黑亮有一定作用。


鯉魚湯的做法,供有需要之人參考。
 
主料:鯉魚400克,豆腐400克。
輔料:黃酒15克,精鹽、味精各2克,蔥3克,姜1.5克,水澱粉少許,色拉油適量。
1、將豆腐切成5毫米厚的薄片,用鹽水漬5分鐘,瀝干待用。
2、鯉魚去鱗和內髒,抹上黃酒,用鹽漬10分鐘。
3、鍋中放色拉油加熱,爆香姜片,將魚兩面煎黃
4、加適量水,小火25分鐘,再投入豆腐片,調味後下少許水澱粉勾薄芡並撒上蔥花。
 
一、備料:洗干淨的鲫魚1~2條、香菇、青椒、蔥、姜、(豆腐喜歡就放點)

二、干淨的鍋裡放油少許、熱油後放入鲫魚(也可把香菇放進去,香菇變色即可),稍微焦黃就放入清水、蔥姜。先大火至水沸騰,再小火至魚湯的顏色變白,再放入香菇(最好先放)、青椒、豆腐,水再次沸騰即可。然後放入香菜,魚湯ok了

三、第一次水沸騰後放入食鹽
 
鯉科(cyprinidae)中粗強的綠褐色魚,學名cyprinuscarpio。原產亞洲,後引進歐洲、北美及其他地區。鱗大,上腭兩側各有二須,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於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雜食性,掘尋食物時常把水攪渾,增大混濁度,對很多動植物有不利影響。因此,常被認為是不受歡迎的,人們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
冬天,鯉進入冬眠狀態,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東西。春天產卵,雌魚常在淺水帶的植物或碎石屑上產大量的卵。卵在4~8天後孵化。鯉生長很快,大約第三年達到性成熟,在飼養條件下,可活40年以上。長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過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鯉常被養殖,以供食用,特別在歐、亞二洲,每水域能生產出大量的魚。是家養的變種。鯉的兩個養殖品種是鏡鯉(mirrorcarp,具少數大鱗)和草鯉(leathercarp,幾乎無鱗)。黑鲫(carassiuscarassius)是鯉的一個無須的歐洲近緣種。
鯉魚是在亞洲原產的溫帶性淡水魚。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裡。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國和日本當作觀賞魚或食用魚,在德國等歐洲國家作為食用魚被養殖。背鳍的根部長,沒有脂鳍,通常口邊有須,但也有的沒有須。口腔的深處有咽喉齒,用來磨碎食物。鯉魚的種類很多,約有2900種。
飲食有催乳鯉魚湯
[編輯本段]習性
鯉魚屬於底棲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餌譜廣泛,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鯉魚又是低等變溫動物,體溫隨水溫變化而變化,無須靠消耗能量以維持恆定體溫,所以需餌攝食總量並不大。同時鯉魚與多數淡水魚一樣屬於無胃魚種,且腸道細短,新陳代謝速度快,故攝食習性為少吃勤食。鯉魚的消化功能同水溫關系極大,攝食的季節性很強。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處於半休眠停食狀態,體內脂肪一冬天消耗殆盡,春季一到,便急於攝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補充。深秋時節,冬季臨近,為了積累脂肪,也會出現一個“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餌料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釣鯉魚,要以蚯蚓、河蝦等動物性餌料為主。春季過後,隨著氣溫升高,魚的攝食量變大,餌的質量已不主要,數量則上升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個夏季、初秋的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裡,鯉魚都以素食為主。此時垂釣,應使用面餌、糟食等。
七彩的錦鯉鯉魚雖屬底棲性魚類,但這並不是說它的活動區域一成不變。季候變化、水溫冷暖。風力風向、氣壓高低、朔望更替、水質清濁、水流大小、水位漲落、水體溶氧、餌物環境等,都會隨時改變魚兒的活動區域,使它們常常進行較大幅度的位置移動,若在較大水域,這便叫做‘洄游”。鯉魚同其他淡水魚相比,有共同習性也有特殊習性。這些習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餌需要、趨氧生存需要決定的。
喜草習性各種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種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魚類可以在這裡攝取到豐盛食物。水草茂盛處又是魚類絕佳的排卵產床,每年春天繁殖季節,這類地方都是魚兒的聚集之所。
頂流習性一個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為塘內魚兒帶來大量新鮮餌物,而且進出水處又有較高的溶氧度,是魚兒覓食攝氧的理想去處。所謂“順風的旗,頂水的魚”,道理就在於此。
逐波習性水域寬闊的池塘,一遇風天,水面往往掀起較大風浪,風浪推動表層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積聚於下風口處,這些餌物又被浪頭打入水中,這一帶於是成了魚類的天然覓食場。波興浪湧之處,水體溶氧度肯定就高(這與高密度養魚池的增氧機道理相同)。基於上述兩條,魚兒便養成了隨波逐浪趨下風的生活習性。
向暖習性在自然水體溫度較低時,很明顯各類魚都喜歡到向陽的水域活動覓食,很少到大片陰坡一側和濃蔭蔽日的水區活動,也不會長時間在水溫較低的深水處呆著不動。初春與晚秋,背風向陽的淺水處白天在
日照下較為溫暖,魚兒愛到此處來游大覓食。而早晚夜間溫差大,淺水處水溫亦下降快、降幅大,魚兒便通常要龜縮到水體相對溫暖的深水區去。隨著晝與夜水面溫度的升降,魚兒也會隨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溫季節裡,早、晚、夜間淺水區涼爽宜人、魚喜趨之。而白天隨著氣溫水溫升高,魚兒則逐漸移向深水處。烈日當頭、酷暑難耐的盛夏正午,魚兒一般在池塘最深處龜縮不動。若循以上規律“找魚”,基本便可覓其蹤跡。
合群習性除鲶魚、黑魚以外,大多數魚類喜群居。“魚貫而行”、“過江之鲫’”等成語就說明了這種習性。鯉魚亦如此,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習慣決定的,另外魚類集群而動,也是出於防避敵害的一種天性與本能。
趨氧、趨靜習性自然水體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當其降至不足1毫克時,就會引起多數魚類停止攝食、“浮頭”,甚至死亡。鲫魚、鲶魚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對強一些,鯉魚則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氣一是來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個來自水面空氣。無風天氣溶氧慢,波浪大則溶氧情況好。哪一處缺氧,魚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轉移。這就是魚喜草、喜流、喜波、喜淺灘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氣壓低,天氣發悶,魚不咬鉤;大雨剛歇天放晴,魚則“瘋咬”;上風頭死水區魚不愛咬,下風處波興浪湧,魚十分活躍;肥水塘如有外來新

[1] [2] [3] [4] 下一页

老年人偏頭痛應該喝什麼茶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