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結腸造口術,尤在已伴有腸梗阻的患者。 (二)化學治療 直腸癌約半數患者在術後出現轉移和復發,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術切除後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療。化療在直腸癌綜合治療中是除外科治療後又一重要治療措施。 (三)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在直腸癌治療中的地位已日益受到重視,有與手術相結合的綜合治療和單純放射治療兩種。 1.手術與放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①術前放療可控制原發病灶,控制淋巴結轉移,提高切除率和減少局部復發,適用於ⅲ期(dukesc級)直腸癌。采用盆腔前、後二野對穿照射,放射劑量可達40~45gy(4000~4500rad),放療後3周手術; ②術後放療適用於病理檢查證實有淋巴結轉移,癌腫已明顯浸潤至腸壁外,盆腔內殘留無法切除的病灶。一般在術後1~2月待會陰傷口已痊愈後開始,采用盆腔前、後二野照射,有時也加用會陰野照射,放射劑量可達45~50gy(4500~5000rad)。 (四)中藥治療大量臨床實踐證明,對中晚期病人進行大劑量放、化療,或對產生耐藥的患者再次進行化療只能導致虛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臨床常常可以見到,患者死因不是因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於不科學、不恰當的殺傷性治療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後出現腹水、黃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療後導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腸癌化療後惡心、嘔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對晚期癌症的治療更重要的是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控制病情,"穩中求進",以便獲得"長期帶瘤生存"。中醫中藥治癌可減輕病人的症狀和痛苦,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命,降低癌症的死亡率。 2.辨證施治。 1)濕熱蘊結型;白頭翁湯加減。 白頭翁30g秦皮15g黃連3g黃柏9g紅籐15g敗醬草15g苦參15g馬齒苋15g白槿花12g籐梨根30g 2)瘀毒內阻型:膈下逐瘀湯加減。 桃仁9g紅花9g赤芍9g當歸9g川芎6g五靈脂9g香附9g元胡15g莪術15g甲珠9g土茯苓30g 3)脾虛氣滯型: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木香6g砂仁3g黨參15g白術12g茯苓12g陳皮6g八月札12g枳殼9g烏藥9g綠萼梅9g沉香曲9g 4)脾腎陽虛型:理中湯加減。 黨參15g炒白術12g炮姜炭3g肉豆蔻9g補骨脂12g五味子6g吳茱萸3g附子6g肉桂3g (五)腫瘤局部冷凍、激光和燒灼治療晚期直腸癌病人伴有不全腸梗阻征象,可試用腫瘤局部冷凍或燒灼(包括電烙燒灼和化學燒灼)治療,使腫瘤組織縮小或脫落,暫時緩解梗阻症狀。近年來開展激光治療,應用nd-yag激光,功率65w,分點照射局部腫瘤組織,遇有出血、改用功率40w在出血點四周聚集照射止血,每隔2~3周重復照射,個別病例的腫瘤可見縮小,暫時緩解症狀,可作為一種姑息治療方法。 (六)轉移和復發病人的治療 1.局部復發的治療如果局部復發病灶范圍局限,且無其他部位的復發、轉移時,可予手術探查,爭取切除。如復發灶局限於會陰切口中央,兩側尚未延及坐骨結節者,有廣泛切除的可能。如會陰部結節或腫塊系盆腔復發灶伸向會陰部的下極,不宜手術,因無法完全切除病灶,反而切開腫瘤組織,遺留久不愈合的創口。 盆腔內復發病灶采用放射治療,每療程20gy(2000rd),可暫緩解疼痛症狀。 2.癌轉移的治療近年來不少研究證實直腸癌轉移灶的手術切除效果不是原來想象的那樣悲觀。若能在切除原發病灶的同時切除肝轉移灶,則可提高生存率。凡屬單個轉移灶,可行肝段或楔形切除。如為多個肝轉移灶而不能手術切除者,先用去動脈化措施,即結扎肝動脈,使肝瘤壞死,再通過結扎肝動脈的遠端插入導管,從中注入氟尿嘧啶和絲裂霉素;也可采用肝動脈栓塞術,使腫瘤體積明顯縮小。但上述治療禁用於伴有明顯黃疸、嚴重肝功能異常、門靜脈梗塞以及年齡超過65歲的患者。放射治療可改善部分病人的症狀。 直腸癌術後飲食護理 直腸癌與長期高脂肪、低纖維飲食、遺傳、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因素有關,行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療手段,直腸癌如位置較低,距肛門7cm以下,在切除腫塊後需做人工肛門,即將結腸在腹壁上造口,術後飲食護理對患者早日康復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在飲食上,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術後禁食3~4天,等腸蠕動恢復,人工肛門排氣即有氣泡從造口溢出後,可進流質飲食,選擇的食物應易消化富有營養,如菜湯、米湯、藕粉等。最好是少食多餐,每2~3小時進食一次,每日6~7餐。
一周後可進半流質飲食,選擇富含蛋白質、低纖維素的食物,如面條、稀飯、馄饨等,也應少量多餐,每日5~6餐。
兩周後可進食易消化的少渣普食,禁食粗糧及纖維多的蔬菜,如芹菜等,以減輕腸道負擔。
為了方便造口護理,最好別選擇以下食物。對腸道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冷飲、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食物;含酒精類飲料最好別喝;易產氣的食物,如洋蔥、地瓜、椰菜、豆類、蘿卜等;易產生臭味的食物,如洋蔥、雞蛋、朱古力、蔥、蝦等;難消化並易造成阻塞的食物,如,柿子、葡萄干、干果、核桃及油煎食物等;易引起稀便的食物,如咖喱、咖啡、蒜頭及香精等。
患者出院後宜進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均衡飲食,生活飲食規律,平時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堅硬、煎炸、腌制食物,禁忌煙酒,養成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
直腸癌術後注意進食流食,待恢復後就多攝入些高蛋白、高維生素類易消化的食品。禁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最好是清淡飲食,不要吃很油膩的食物
直腸手術後病人早期會出現腸道功能的紊亂,最常見是腹瀉,其次便秘。一般術後3~6月後明顯緩解,無需特殊處理。對腹瀉次數多者,考慮止瀉寧等對症處理。
腸切除術後的飲食為低纖維、低乳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腸道功能恢復後增加纖維素量。
術後如出現腹瀉,應避免高乳糖包括米飯、香蕉、蘋果醬以及水果汁等。便秘者應增加纖維素量,多吃水果、蔬菜、谷物,水果汁、術後還需補充維生素b12。
補補身體:鴿子、鹌鹑、黑魚做成濃湯,放些火腿片。
新鮮水果、新鮮蔬菜,最好是猕猴桃、西瓜
癌病人禁忌辛辣食物,辣椒、胡椒等食物對肛門有刺激作用,一定不能吃。 二、一日食譜舉例(術後恢復期) 早餐:小米粥(小米50克),玉米面發糕(玉米面50克),拌圓白菜(圓白菜50克)。 加餐:蘋果1個(蘋果200克)。 午餐:包子(雞蛋50克,白菜100克,芹菜100克,面粉100克),湯(西紅柿50克,黃瓜50克,澱粉10克)。 加餐:沖藕粉1小碗(藕粉30克,白糖10克),蔬菜餅干2片(面粉20克)。 晚餐:大米粥50克(大米50克),饅頭(面粉50克),拌豆腐(北豆腐100克),蒸蒜拌茄泥(茄子100克)。 加餐:甜牛奶(鮮牛奶250克、白糖5克),蛋糕50克。 全日烹調用油10克,鹽6克。
因手術而作肛門改道的病人,由於人工肛門沒有括約肌,不能自行控制,病人常常產生思想負擔,因此要多解釋和鼓勵,並幫助和指導病人作好人工肛門護理。手術後早期睡眠宜采取左側臥位,可避免糞便污染傷口而引起感染。人工肛門周圍的皮膚應保持清潔,每次排便後,用溫水擦洗干淨,並塗以凡士林軟膏,以保護皮膚。定時用手指帶上指套擴張人工肛門,當大便變細時,擴張更為需要。應逐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有幾天沒有大便,可服用導瀉藥或到醫院進行人工肛門灌腸。為防止腹瀉,要注意飲食衛生,並少吃纖維素類食品或生冷、油膩的食物。若病人有消瘦、骶骨部疼痛、會陰部硬塊、腹塊、腹水、肝髒腫大,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只能幫你搜到這些,具體的護理方法咨詢你舅舅的主治醫生比較好,他比較了解病情。衷心祝願早日康復! 醫學教授發現菱角殼抗癌 觀察記者(見習)黃俊英 提到菱角殼,人們大概不會陌生,當有人告訴你菱角殼能抗癌防癌時,你肯定也會大吃一驚;但如果我再告訴你提出這一突破性理論的浙江大學醫學院的秦教授是個十分低調的人時,你肯定不可置信。因為在這市場經濟為主的時代裡,人們紛紛追求金錢的社會裡,稍有點經濟頭腦的人都知道,這一理論的提出將會帶出多大的經濟效益。 事實也證明,秦教授的確是個十分低調、內斂的人,雖然他也接受過其他記者的采訪,但他都要求在文章上不能寫上他的全名,而且絕不接受攝影記者拍照。為尊重他本人的意圖,本文也采取了這種方式,於是采訪在浙江大學醫學院會議室進行。(以下均以“記”、“秦”簡稱) 記:感覺您很內斂很特別,不是一個張揚的人,您認為呢? 秦:的確,我是一個比較低調的人,我不認為做什麼事情都要轟轟烈烈,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記:秦教授80歲了,但看您還是神采奕奕,臉色紅潤,有什麼養生之道嗎? 秦:養生之道說不上,主要我自己是醫生,可能會對自己的健康比較關注。不過我比較喜歡運動,特別是游泳,前兩年我還堅持冬泳,現在吃不消了。不過,我一直堅持洗冷水澡。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心態比較好,什麼事情都會想得開,算是苦中作樂吧。 記:不知道秦教授在醫學上主要致力於哪方面的研究? 秦:我主要從事病理方面的研究,通俗一點講就是研究人為什麼會生病。 記:大家都知道秦教授提出了菱殼治癌的理論,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研究菱殼抗癌的功效的? 秦:大概從1973年開始研究。早在1971年,一個農民就告訴我,菱殼煮的湯能治療癌症,當時那個農民的兒子得了惡性腫瘤,已經到了晚期。他也是偶然知道這個辦法,就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每天煮菱湯給兒子喝。沒想到,他兒子的腫瘤竟然慢慢地好了。我當時也半信半疑,一直到72年,我的一個朋友患了右側卵巢癌,並已擴散到腹腔、胸腔,產生大量血性腹水、胸水,抽腹水檢查,證實為顆粒細胞癌。後在杭州市某醫院住院,通過藥物治療,同時服用老菱湯,結果病情大有好轉,當時我就決定要研究這個理論,直覺告訴我這個理論值得研究。 記:您當時為什麼這麼肯定是菱殼湯起的作用呢,有沒有可能是其他藥物起的作用? 秦:當時我那個朋友病情好轉後,進行了腫癌摘除手術,回家繼續喝老菱湯2年,一直健康生活到現在。 記:剛開始從事研究的時候您有沒有想過,萬一您做的實驗或研究不成功,很多時間、精力都會白費? 秦:這很正常,如果真的想把某件事弄明白、弄清楚,必定會經歷很多次的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嘛,很多理論都是在失敗的基礎上得出來的。 記: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秦:困難肯定是不可避免的,當時最大的困難主要是研究設備太簡陋。不過,我也是遇到了貴人,我的一個朋友聽說我要搞研究時,無償把他的實驗室借給我用。到現在,我都非常感謝他。 記:那麼,是什麼時候完成這個研究的? 秦:1976年我在實驗室中用分子遺傳學的方法測定,發現菱殼的水浸出物確有抗癌變作用,得出理論結果大概在1979左右。 記:當時有沒有想過要公開,為什麼選擇這時候公開呢? 秦:大概在1983年,我就離開了實驗室,到預防醫學系統工作。當時,我也沒想這麼多,只是盡我的能力幫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平時收集一些菱角殼,曬干,送給有需要的人,大概每年幫三個,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去年。後來有件事對我的影響很大,就是有一戶人家因為家人得了癌症,結果鬧得家破人亡。當時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過什麼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方法,不要再發生這樣的悲劇。剛開始我是在《健康家庭》中發表了一篇文章,但是文章發表上去的時候已經是10月份了,已經過了菱角上市的最佳時期。所以,我才決定在這菱角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