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晚期痛風性腎病應積極控制高尿酸症,使尿酸長期維 持在正常水平,保護腎髒,防止尿酸性腎病的發展。消除一切影響腎髒功能的因素。防止尿路感 染、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硬化症的發生。
中醫對痛風的治療 傳統上對痛風的治療有西醫和中醫兩種,西醫主要是用鎮痛和消炎類藥物暫時緩解疼痛.中醫治 療痛風的原則是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為法,加之中藥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進尿酸的排洩。 急性期辨證為濕熱內蘊,治宜清熱利濕為主;緩解期辨證為瘀血阻絡,治宜活血通絡為主。目前治 療痛風的中成藥主要有清痺通絡藥酒和復方伸筋膠囊。
痛風的注意事項 痛風病人除在醫生指導下應用適當藥物外,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食方面:①豬、牛、羊肉、火腿、香腸、雞、鴨、鵝、兔以及各種動物內髒(肝、腎、心、腦)、骨髓等含嘌呤量高,應盡量不吃;魚蝦類、菠菜、豆類、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數蔬菜、各種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雞蛋、米飯、糖等可以吃。②多飲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結石的發生和小便尿酸濃度及小便的酸鹼度有關,必要時可服用鹼性藥物,以預防尿路結石的發生。③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餓。④節制煙酒,尤其不能酗酒。⑤不喝濃茶、咖啡等飲料。
(2)妥善處理誘發因素,禁用或少用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如青霉素、四環素、大劑量噻嗪類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劑、維生素b1和b2、胰島素及小劑量阿司匹林(每天小於2g)等。
(3)肥胖者要積極減肥,減輕體重,這對於防止痛風發生頗為重要。
(4)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勞、精神緊張、感染、手術,一般不主張痛風病人參加跑步等較強的體育鍛煉,或進行長途步行旅游。
痛風的飲食
痛風是一種嘌呤(purine)代謝失調的疾病,臨床特點是血尿酸升高。身體過量的尿酸,會結成晶體,沉積在關節內,引起劇痛。通常大拇扯首先發熱紅腫,一下即疼痛無比,活動困難。再嚴重時會影響膝、腕及踝關節,造成關節畸形僵硬。慢性痛風可導致腎結石、痛風性腎病等。
為何尿酸會過高?
尿酸是體內新陳代謝的產物,由細胞核內的嘌呤分解而成。體內三分之二的尿酸由腎髒排出體外,三分之一由大腸排出。若體內產生的尿酸過高,未及完全排出,便會積聚成結石。痛風是營養過度豐富的"產品",患者以肥胖者占多。他們一方面進食過量高嘌呤、高膽固醇的食物,同時,腎功能亦偏差,以致影響排尿機能。從中醫角度來說,「腎主骨」,腎氣虧虛,也會造成關節疼痛。
預防痛風飲食
戒吃高嘌呤的食物 動物內髒(肝、腸、腎、腦)、海產(鮑魚、蟹、龍蝦、三文魚、沙甸魚、吞拿魚、鯉魚、鲈魚、鳟魚、鳕魚)、貝殼食物、肉類(牛、羊、鴨、鵝、鴿)、黃豆食物、扁豆、菠菜、椰菜花、蘆筍、蘑菇、濃湯、麥皮
戒吃高膽固醇的食物 動物內髒(肝、腸、腎、腦)、肥肉、鱿魚、魚、墨魚
戒酒 一旦血中酒精濃度高達200mg/dl,血中乳酸會隨著乙醇的氧化過程而增加,令腎髒的尿酸排洩受阻,結果使血中尿酸增加。
戒吃酸性食物,如咖啡、煎炸食物、高脂食物。酸鹼不平衡,會影響身體機能,加重肝腎負擔。
宜吃的食物
多吃高鉀質食物,如香蕉、西蘭花、西芹等。鉀質可減少尿酸沉澱,有助將尿酸排出體外。
中醫學認為,固腎的食物有助排洩尿酸,平日可按「六味地黃」(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配方煎水飲用,以收滋陰補腎功效。
備注:若關節發炎期間,不要吃帶補的櫻桃(車厘子)及草莓(士多啤梨),以免加劇炎症,但消炎後則應多吃,有強身固腎功效。
除固腎外,亦適宜多吃行氣活血、舒筋活絡的食物。例如可用桑寄生(一人份量為五錢)煲糖水,但不要放雞蛋,可加蓮子。
蘋果醋加蜜糖 這是西方傳統的治療方法,經多項臨床測試證明有效。蘋果醋含有果膠、維他命、礦物質(磷和鉀)及酵素。蘋果醋的酸性成份具殺菌功效,有助排除關節、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經常飲用,能調節血壓、通血管、降膽固醇、亦有助治療關節炎及痛風症。飯後可將一茶匙蘋果醋及一茶匙蜜糖加入半杯溫水內,調勻飲用。
保持適當體重 應做適量的帶氧運動,例如游泳、太極。中醫學有句話:「氣行則血行、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痛風,應以養氣、行血及固腎為主,氣血通暢,則尿酸不會積聚。 將葷菜簡單地與高嘌呤食物等同食物中的嘌呤成分在體內最終代謝為尿酸,血中尿酸水平持續升高便可引致痛風。不少葷菜確實含有大量嘌呤,如動物內髒、肉餡和肉湯、大多數魚類等,但是牛奶、蛋類卻是低嘌呤食物,痛風病人完全可吃。值得一提的是,肉湯和肉相比,嘌呤量更高,病情較輕者不能喝肉湯但可吃棄湯的瘦肉。
素菜不會激發痛風有些素菜含嘌呤不低,如豆制品、扁豆、干豆類、菠菜、豌豆、毛豆、蘑菇、蘆筍等,吃得過多同樣會誘發痛風。因而,痛風病人宜素不宜葷的說法是片面的。
喝啤酒無害酒是痛風重要的誘發因素,原因是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乳酸對尿酸排洩有抑制作用。目前發現啤酒的誘發作用更強,因為它還含有較高濃度的嘌呤。無酒精飲料可以飲用,因為可可鹼、茶葉鹼和咖啡鹼在人體的代謝產物是甲基尿酸鹽,不是尿酸鹽,不會沉積在痛風石裡。
不控制總熱量攝入肥胖及糖尿病是痛風的誘因,調節飲食、控制熱量攝入、避免肥胖是防止痛風的重要環節。只想到不吃葷菜,而不知道控制總的熱量攝入是痛風反復發作的因素之一。肥胖者總熱量每日供給以25~30千卡/公斤為宜,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因此限制脂肪的攝入是有益的。
不重視維生素、水和鹽的作用維生素b和c能促進組織內沉著的尿酸鹽溶解;飲水有利於尿酸排出,防止結石形成,因而要注意補充。菜肴宜清淡低鹽,因痛風常合並高血壓、心血管病,高鹽飲食可加重這些病,同時也影響尿酸的排出。
急性期與緩解期的膳食一樣對待急性期時膳食的選擇比較嚴格,如只選用牛奶、雞蛋、糧食、低嘌呤蔬菜和水果,假若緩解期時也同樣用這樣的食物,就會造成營養失調。目前主張根據痛風病情不同時期選擇合理膳食,即緩解期可適當放寬食物譜。 痛風雜療種種
一、單方驗方 1.山慈菇30g,水煎服。本品含有秋水仙鹼成分,能有效地緩解痛風發作,用於痛風發作期。 2.土茯苓30g,水煎服。用於痛風發作期和緩解期,能夠增加尿酸排洩,降低血尿酸。 3.萆薢30~60g,水煎服。用於痛風發作期和緩解期,增加尿酸排洩,降低血尿酸。 4.金錢草60~120g,水煎服。用於痛風緩解期,增加尿酸排洩,降低血尿酸,防止痛風石形成。 5.威靈仙30~60g,水煎服。用於痛風發作期和緩解期。增加尿酸排洩,降低血尿酸。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6.四妙散(《醫學正轉》):威靈仙15g,羚羊角粉10g,蒼耳子6g,白芥子6g。原為細末,每服5g,黃酒調下,每日2次,治療痛風游走性疼痛。 7.樟木屑洗方(《證治准繩》):樟木屑1.5~2.5kg,至急流水中煮開,乘熱浸洗,每次40分鐘,每日1次,連洗7~10次,主治痛風性關節炎。 8.外用藥酒方(《中醫雜志》1990(11):41):生川烏、生草烏、全當歸、白芷、肉桂各15g,紅花10g,白酒500ml,浸泡24小時後去渣取酒,再加入10瓶風油精,裝瓶中。用時塗於痛處,每日數次,10日為1療程。主治痛風關節疼痛。
二、外敷外洗方 1.芙黃膏:芙蓉葉、生大黃、赤小豆各等分,共研細末,按4︰6加入凡士林,調和成膏,外敷患處,每日1次。適用於濕熱痺阻型。 2.回陽玉龍膏:草烏、煨姜各90g,赤芍、白芷、天南星各30g,肉桂15g。共為細末,加4倍量凡士林,調勻成膏,外敷患處。適用於瘀血型。 3.側柏葉30g,大黃30g,黃柏15g,薄荷15g,澤蘭15g。共研細末,加蜂蜜適量,再加水調糊外敷。適用於濕熱蘊結型。 4.制川烏、制草烏、木瓜、紅花各30g,加水2500ml,煎成2000ml,浸洗患處。適用於瘀血阻絡型。 5.柳樹花30g,銀花30g,蒲公英30g,土茯苓30g,紫花地丁30g,生大黃30g。加水適量,煮沸後約30分鐘,浸洗患處。適用於濕熱痺阻型。
三、藥膳食療方 1.百合湯:百合20~30g,煎湯或蒸熟食,每日1劑,可長期服用。功效:潤肺止咳,寧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鹼等成分,對痛風性關節炎有防治作用。 2.百前蜜:百合20g,車前子30g,煎水約500ml,加蜜一勺,調勻服,每日1劑。功效:補肺益氣,健脾利尿。車前促進尿酸排出,可防止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3.赤豆薏仁粥:赤小豆50g,薏苡仁50g,熬粥服,每日1劑。功效:補益脾胃,利尿滲濕。有促進尿酸排出作用。 4.土苓粳米粥:土茯苓30g,粳米50g,先將土茯苓煎成藥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飯,每日1劑,可經常服用。功用:清熱解毒,利濕通絡。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洩。 5.山慈菇蜜:山慈菇5g,煎水,加蜂蜜一勺,調勻服,每日1劑。功用:解毒化痰,散結消腫。山慈菇含有秋水仙鹼等成分,適用於濕熱型急性痛風發作期。 6.桃仁粥:桃仁15g,粳米150g。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劑。功用:活血祛瘀,通絡止痛。適用於瘀血痰濁痺阻型痛風。 7.加味蘿卜湯:蘿卜250g,柏子仁30g。蘿卜洗淨切絲,用植物油煸炒後,加入柏子仁及清水500ml,同煮至熟,酌加食鹽即可。功用:養心安神,利尿滲濕。常服可預防痛風發作。 8.防風薏米粥:防風10g,薏苡仁30g。水煮至米熟,每日1劑,連服1周。功用:清熱祛風行痺。適用於濕熱痺阻型痛風。 9.薯蓣薤白粥:懷山藥100g,薤白10g,粳米50g,清半夏30g,黃芪30g,白糖適量。先將米洗淨,加入切細懷山藥和洗淨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後食用。功用:益氣通陽,化痰除痺。適用於脾虛不運,痰濁內生而致氣虛痰阻之痛風症。 10.白芥蓮子山藥糕:白芥子粉5g,蓮子粉100g,鮮懷山藥200g,陳皮絲5g,紅棗肉200g。先將懷山藥去皮切片,再將棗肉搗碎,與蓮子粉、白芥子粉、陳皮絲共和,加適量水,調和均勻,蒸糕作早餐用,每次50~100g。功用:益氣化痰通痺,脾胃氣虛型痛風。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