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馬蹄汁和豆漿汁混合煮沸喝治什麼病正文

馬蹄汁和豆漿汁混合煮沸喝治什麼病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馬蹄汁和豆漿汁混合煮沸喝治什麼病
 
一看標題,我也不知什麼是豆汗,原來是打錯了。當然不是了!
 豆汁是發酵了的。豆漿不是發酵的,應該各地都一樣。一般情況下,很多人是喝不慣豆汁的!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酸酸的,還有些臭味。呵呵。其實,豆汁很有營養的!
 介紹:北京久負盛名的傳統風味小吃。具有色澤灰綠,豆汁濃醇,味酸且微甜的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獨特風味的冬、春季流食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對它有特殊的偏愛。過去賣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兩種。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車,同麻豆腐一起賣;售熟者多以肩挑一頭是豆汁鍋,另一頭擺著焦圈、麻花、辣鹹菜。《燕都小食品雜詠》中說:“糟粕居然可作粥,老漿風味論稀稠。無分男女,齊來坐,適口酸鹽各一瓯。”並說:“得味在酸鹹之外,食者自知,可謂精妙絕倫。”喝豆汁必須配切得極細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講究的要用老鹹水芥切成細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味獨到。
歷史:豆汁歷史悠久,據說早在遼、宋時就是民間大眾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有人上殿奏本稱:“近日新興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檢查,是否清潔可飲,如無不潔之物,著蘊布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當差。”於是,源於民間的豆汁成了宮廷的御膳。
民俗:有人說,豆汁是老旗人的吃食,其實喜歡喝豆汁的並不局限於民族,也不拘貧富。舊時,有穿戴體統者,如果坐在攤上吃灌腸或羊霜腸,就會被人恥笑,但在攤上喝豆汁則不足為恥。賣豆汁的照例是從粉房將生豆汁趸來,挑到廟上,就地熬熟。前邊設個長條案,上擺四個大玻璃罩子,一個放辣鹹菜;一個放蘿卜干;一個放芝麻醬燒餅、“馬蹄”(此系另一種形式的燒餅,狀如馬蹄,故名。有椒鹽馬蹄、兩層皮的水馬蹄之分);一個放“小焦圈”的油炸果。案上鋪著雪白桌布,掛著藍布圍子,上面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圖案,標出“×記豆汁”字樣。夏天還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經營者通常為一、二人,不停地向游人喊道:“請吧,您哪!熱燒餅、熱果子,裡邊有座兒哪!”<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
http://baike.baidu.com/view/7104.htm
豆汁

≮美食做法≯
1、將綠豆雜質篩淨,淘洗干淨,放入盆內用涼水(冬天用溫水,水量要比綠豆高出2倍)泡十幾小時。待豆皮用手一捻就掉時撈出,加水磨成稀糊(磨得越細越好),每千克綠豆約出稀糊2.65千克。然後,在稀糊內加入1.5千克的漿水(即前以次制作豆汁、澱粉時撇出的清水)並逐次加入不少於12千克的涼水過濾,約可濾出粉漿17千克、豆渣2千克,

2、把粉漿倒入大缸內,經過一夜沉澱。白色的澱粉就沉澱到缸底,上面是一次層灰褐色的黑粉,再上一層即是顏色灰綠、質地較濃的生豆汁,最上層是浮沫和漿水。撇去浮沫和漿水,把生豆汁舀出(可得生豆汁8千克左右,另有澱粉約500克和黑粉少量),再煮之前還需在沉澱一次,夏季沉澱六小時。冬季沉澱一夜。沉澱好後,撇去上面的漿水。

3、鍋內放入少許涼水,用旺火燒沸後倒入生豆汁,待豆汁逐漲並將一出鍋外時,立即改用微火保溫(此時不能用旺火,否則會逐成麻豆腐),隨吃隨盛,並佐以拉鹹菜同食。

≮美食特色≯
顏色灰綠,汁濃醇,味酸微甜,趁熱與辣鮮菜同吃,又酸又辣又燙,別有風味。


豆漿做法
&#8226;黃豆4兩
&#8226;水7杯
&#8226;糖適量
煮法:
1.先將黃豆泡水約6~12小時(淹過黃豆面3倍)至黃豆膨脤2倍
2.半碗黃豆加3碗水,放進攪拌器內打10分鐘
3.把豆漿用白布隔去豆渣
4.將余下的半碗黃豆加3碗水,放進攪拌器內打10分鐘
5.把豆漿用白布袋or紗布過濾隔去豆渣
6.豆漿水以慢火煮滾再用小火煮10mins(邊攪拌),最後加入適量的糖
 

水煮魚的具體做法及調料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