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胚芽尿酸高的人能吃嗎 [編輯本段]基本概述 高尿酸症就是痛風。日常飲食中減少含嘌呤量高的食物。減少干豆類、內髒、酵母和胚芽類的攝取。應避免油炸、油膩食物及空腹飲酒,痛風乃是代謝失調症的一種,以肥胖者居多,因此,減輕過多體重,維持平均標准體重,有助於症狀的改善,但不可在短時間內快速減輕體重。此外,飲用足量的水分會有助於尿酸的排洩。為方便控制飲食中嘌呤攝取量,將含嘌呤豐富的食物,加以歸鈉成兩大類。在急性發病期,無論含嘌呤中等量或高含量的食物,都盡可能避免。在飲食中以蛋類、牛奶或奶制品為蛋白質的來源。在非急性發病期,含中等量的食物可酌量攝取,但嘌呤高含量的食物,仍需加以避免。黃豆和黃豆加工品雖含中等量嘌呤,但對體內高尿酸的影響較肉類、魚類來得小,除非是在急性發病期,否則仍可酌量攝取,以作為飲食中蛋白質的來源。熱量攝取不足且過低時,必須補充含糖液體,以避免身體脂肪組織快速分解,抑制尿酸排洩,致使血液中尿酸濃度增加,進而誘發通風復發。 [編輯本段]病理 發生高尿酸症的主要原因乃是我們體內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洩量不平衡所起。 (1)正常時生成量和排洩量相當,血中尿酸值可維持在正常范圍。 (2)尿酸生成過多,而排洩無法負荷時,血中尿酸值升高。 (3)尿酸生成正常,而排洩減少時,血中尿酸值亦高。 [編輯本段]治療 高尿酸血症的治療是藥物為主,飲食為輔。 [編輯本段]保健 一.吃肉、魚時應煮後去湯。因為50%的嘌呤均溶於水中。含嘌吟較高的食物有動物腦內髒、雞、鴨、鴿、魚等。其次為牛肉、豬肉、羊肉、兔、火腿、香腸、骨髓等。在牛奶、雞蛋、豆類、蘑菇、香菇、米、面、藕粉、核桃、花生、栗子、植物油、蔬菜瓜果、海藻類等食物中含嘌吟較少。 二.飲食應以素為主,粗放一些好。應盡量少吃葷油、多吃素油如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米糠油、小麥胚芽油、葵花子油、豆油、菜籽油等。葷素油的比歷以1:2為宜。 三.多飲水、多吃蔬菜瓜果等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的食物。使每天的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可以使體內生成的過剩尿酸淤積的鹽類能隨尿排出。 清涼色拉:(3人份) a材料:(1)小黃瓜4兩 (2)紅甜椒半個 (3)西洋芹菜棒半枝 (4)櫻桃蘿卜6個 (5)蕃茄1個 (6)洋蔥60公克 (7)黑橄榄12個 b調味料:(1)橄榄油2湯匙 (2)鹽半茶匙 (3)糖1茶匙半 (4)新鮮茴香葉1枝(切末約1湯匙) (5)檸檬汁2湯匙 c作法: (1)小黃瓜、蕃茄洗淨切丁,紅甜椒洗淨去籽切丁,芹菜棒洗淨切成半公分小段,櫻桃蘿卜洗淨切圓片,紅洋蔥切丁。 (2)將處理好的材料,和黑橄榄置於大碗中,混入所有的調味料調拌均勻,裝盤時用鮮綠的生菜葉裝飾即可。 蜂蜜水果色拉:(3人份) a材料:(1)生菜莴苣葉4片 (2)奶油果(酪梨)1個 (3)草莓12個 (4)猕猴桃(奇異果)2個 b蜂蜜沾醬調味料:(1)蜂蜜3湯匙 (2)檸檬汁2湯匙 (3)美奶滋4湯匙 (4)不加味的自然優酪乳2湯匙 (5)軟白奶酪1湯匙 蜂蜜沾醬作法:將蜂蜜沾醬調味料,全部混和調拌均勻即成。 c色拉材料處理: (1)生菜葉和草莓洗淨,用2湯匙鹽加6杯水浸泡20分鐘,後用清水漂洗干淨瀝干,將生菜葉撕成一口小片狀排於盤中。 (2)猕猴桃去皮切片,酪梨去皮去子切片。 (3)將處理好的猕桃、酪梨、草莓排在盤中的生菜葉上,食用前淋上蜂蜜沾醬即可 “帝王病”是法國人對高尿酸血症的一種別稱,過去皇宮裡大魚大肉、飲酒無度的飲食習慣等都是導致高尿酸血症的“元凶”。同樣的原因,使得這種曾經在法國貴族中流行的疾病如今成為危害老百姓健康的因素之一。 目前,中年人的高尿酸血症的發生率40歲以上的人群約為20%左右,45歲以上的中年患者中,男性約占92%以上。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內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倪青說,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一種初期表現,血尿酸過高的患者如果不注意飲食控制和治療,約5%~12%最終會發展成為痛風。 對中年人來說,除肥胖容易使尿酸代謝紊亂而導致高尿酸血症外,高血壓患者亂用藥也是高尿酸血症容易被忽視的原因之一,如利尿劑、止痛藥、退燒藥等帶甾體成分的藥物可以升高血尿酸。中年男子因為工作忙,業余時間休息多、運動少,這樣也不利於身體的能量代謝。在飲食習慣方面,經常晚上聚在一起美餐一頓,酒足飯飽後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這又給高尿酸血症留下了可鑽的空子。 發現有血尿酸過高的傾向時,可通過調整飲食和運動來阻止它發展,少食嘌呤類食物,如海鮮、干菌類、動物內髒等。臨睡前少吃高蛋白質食品,如瘦肉、大豆等。多吃蔬菜、水果,每天飲水量大於2000毫升,有家族史的人定期體檢。已經是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除正規治療外,生活中應注意: ①平時用ph酸鹼試紙檢測尿液酸鹼度,使其保持在6.5~7.0之間,若小於6.5,可以口服小蘇打片,或熬粥時適量放入小蘇打。 ②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痛風患者運動時鞋子不能穿得太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時注意血壓,糖尿病人別空腹運動. ③定期檢查血尿酸情況,注意監控並發症,如痛風、腎髒疾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並了解早期症狀的表現。大關節酸腫可能是痛風,腰酸背痛、雙下肢酸軟、起床後眼睑浮腫或下午下肢腫脹可能是腎髒並發症,記憶力減退、頭暈、急躁易怒等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 尿酸是嘌呤代謝產物 尿酸是指人體內嘌呤(purine)代謝的最終產物。它會使體內積聚過多尿酸,造成代謝失調。 通常,嘌呤在肝髒氧化代謝後才變成尿酸,再由腎髒和腸道排出。基本上,嘌呤的生產量和排洩量大約相等。 嘌呤的生產量,三分之一來自食物,其余是體內自行合成;排洩量則是三分之一由腸道排出,三分之二從腎髒排出。如果生產過多或排洩不出,尿酸囤積體內,會導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 尿酸過高,通常跟常吃紅肉和動物內髒、年紀大、肥胖、酗酒、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有關。 由於尿酸會影響內皮細胞(endothelium),阻礙平衡血管收窄的一氧化氮,引致血管內壁細胞受阻而引起中風。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吸取低嘌呤食物為准。 食物中嘌呤含量指標 輕微嘌呤含量(每100克含0-25克嘌呤) 牛奶、芝士、乳酪、雞蛋、大部分蔬菜、水果、米、面、面包、脂肪、油、茶、咖啡等。 中等嘌呤含量(每100克含25-100克嘌呤) 瘦肉、豬肉、羊肉、家禽、魚、蝦、龍蝦、豆腐、豆奶、菠菜、綠豆、花椰菜、蘆筍、蘑菇、紫菜等。 高度嘌呤含量(每100克含150-1000克嘌呤) 鵝肉、動物內髒(肝、腎、腸、心和腦)、鳗魚、鲱、魚卵、魚皮、蝦米、海味、貝類如扇貝、蚝等、發酵粉等。 高尿酸食物治療指引 ①選擇輕微嘌呤含量的食品 ②適量攝取蛋白,每公斤體重只可攝取0.8克蛋白質,例如,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最多可攝取50克的蛋白質。 ③限制脂肪的攝取量,總卡路裡的脂肪量低於30%。 ④增加流質的攝取,至少每天2公升(約8至10杯),以增加尿量的排出。 ⑤維持正常體重,避免體重急劇下降,因為這會破壞肌肉組織及短暫地提升尿酸素。 ⑥避免或減少攝取酒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