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粉蒸肉的歷史文化正文

粉蒸肉的歷史文化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1.“粉蒸肉”舊時盛行於沔陽州(包括天門、洪湖、潛江、沔陽),素有“蒸菜之鄉”之美譽,是著名的“沔陽三蒸”之一。而關於“沔陽三蒸”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2.“沔陽三蒸”相傳始自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事。當時,陳友諒從家鄉沔陽率兵遠征采石矶前夕,為了犒慰兵勇,鼓舞士氣,令隨軍包廚按“征”字做一些家鄉菜肴,寓意取得遠征的勝利。聰明的廚師按“征”“蒸”同音不同字的意思做出了蒸魚、蒸肉、蒸圓子。陳友諒的夫人羅氏又乘興用現成青菜――商蒿洗淨切斷,用蒸魚肉的米粉加入調料拌勻蒸熟,送上餐桌,眾將士極喜食,贊不絕口。從此這一帶的老百姓紛紛效法,在喜慶的日子裡,也用“三蒸”作為大菜宴請賓客,流傳至今;
3.“粉蒸肉”以豬五花肉為主料,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成菜時以老藕墊底,色澤粉紅,粉糯而清香,更為添色。
 
1.“粉蒸肉”舊時盛行於沔陽州(包括天門、洪湖、潛江、沔陽),素有“蒸菜之鄉”之美譽,是著名的“沔陽三蒸”之一。而關於“沔陽三蒸”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
2.“沔陽三蒸”相傳始自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故事。當時,陳友諒從家鄉沔陽率兵遠征采石矶前夕,為了犒慰兵勇,鼓舞士氣,令隨軍包廚按“征”字做一些家鄉菜肴,寓意取得遠征的勝利。聰明的廚師按“征”“蒸”同音不同字的意思做出了蒸魚、蒸肉、蒸圓子。陳友諒的夫人羅氏又乘興用現成青菜――商蒿洗淨切斷,用蒸魚肉的米粉加入調料拌勻蒸熟,送上餐桌,眾將士極喜食,贊不絕口。從此這一帶的老百姓紛紛效法,在喜慶的日子裡,也用“三蒸”作為大菜宴請賓客,流傳至今;
3.“粉蒸肉”以豬五花肉為主料,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成菜時以老藕墊底,色澤粉紅,粉糯而清香,更為添色。
 

鯉魚怎樣去鰓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