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日照租房子兩室一廳多少錢正文

日照租房子兩室一廳多少錢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日照租房子兩室一廳多少錢
 
你可以到興海小區看看,這裡兩室一廳的房子在300元左右,就是稍微舊了點,附近有百貨大樓,正陽市場,坐車也挺方便的!在正陽路和福海路交叉的這裡有好幾個中介,在路東二樓上,都還不錯。
 
月租大概300到600之家都有
 
買房要注意的:

第一,開發商的開發經營資格必須合法。就是開發商必須具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並在其資質規定的業務范圍進行開發的;

2、開發建設的手續必須合法。開發項目必須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第二:是看房子

看房全訣“十六式”

第1式看位置

房產作為不可動的資產,所處位置對其使用和保值、增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房產能否升值,所在的區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看一個區位的潛力不僅要看現狀,還要看發展,如果購房者在一個區域各項市政、交通設施不完善的時候以低價位購房,待規劃中的各項設施完善之後,則房產大幅升值很有希望。區域環境的改善會提高房產的價值,研究城市規劃,分析住宅所在區位的發展潛力,對購房者十分重要。

交通方便往往是開發商的強勁賣點,有的售樓廣告說地鐵某號線直達小區、某寬闊大道緊鄰小區……其實這有可能只是城市規劃中的遠期設想。對於交通條件,購房者一定要不辭勞苦親臨實地調查分析。

第2式看配套

居住區內配套公建是否方便合理,是衡量居住區質量的重要標准之一。菜店、食品店、小型超市等居民每天都要光顧的基層商店配套,服務半徑最好不要超過150米。

目前在售樓書上經常見到的“會所”,指的就是住區居民的公共活動空間。大多包括小區餐廳、茶館、游泳池、健身房等體育設施。由於經濟條件所限,普通老百姓購買的房子面積不會很大,購房者買的是80平方米的住宅,有了會所,他所享受的生活空間就會遠遠大於80平方米。隨著居住意識越來越偏重私密性,休閒、社交的需求越來越大,會所將成為居住區不可缺少的配套設施。會所都有哪些設施,收費標准如何,是否對外營業,預計今後能否維持正常運轉和持續發展等問題,也是購房者應當了解的內容。

第3式看綠化

目前住宅項目的園林設計風格多樣,異國風光、歐陸風情等有可能是虛晃幾招,這就需要購房者自己用心觀察、琢磨了。但是居住環境有一個重要的硬性指標——綠地率,指的是居住區用地范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占居住區總用地的百分比。值得注意的是:“綠地率”與“綠化覆蓋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綠地不包括陽台和屋頂綠化,有些開發商會故意混淆這兩個概念。

第4式看布局

建築容積率是居住區規劃設計方案中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之一。這個指標在商品房銷售廣告中經常見到,購房者應該了解。

一般來講,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總建築面積乘以建築容積率就等於規劃建設用地面積。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指允許建築的用地范圍,其住區外圍的城市道路、公共綠地、城市停車場等均不包括在內。建築容積率和居住建築容積率的概念不同,前者包括了用地范圍內的建築面積,而總用地一樣,因此在指標中,前者高於後者。

容積率高,說明居住區用地內房子建的多,人口密度大。容積率的高低,只是一個簡單的指標,有些項目雖然看上去容積率不高,但是為了增大中庭園林或是閃避地下車庫,而使得樓座擁擠一隅也是不可取的。

第5式看區內交通

居住區內的交通分為人車分流和人車混行兩類。目前作為樓盤賣點的“人車分流”,汽車在小區外直接進入小區地下車庫,車行與步行互不干擾,因小區內沒有汽車穿行、停放、噪音的干擾,小區內的步行道兼有休閒功能,可大大提高小區環境質量,但這種方式造價較高。

人車混行的小區要考察區內主路是否設計得“通而不暢”以防過境車流對小區的干擾。是否留夠了汽車的泊位,停車位的位置是否合理,一般的原則是露天停放的汽車盡量不進住宅組團,停車場若不得不靠近住宅,應盡量靠近山牆而不是住宅正面。

第6式看價格

看價格的比較時,首先要弄清每個項目報的價格到底是什麼價,有的是“開盤價”,即最低價;有的是“均價”;有的是“最高限價”;有的是整套價格、有的是套內建築面積價格……最主要的是應弄清(或換算)所選房屋的實際價格,因為這幾個房價出入很大,不弄明白會影響你的判斷力。

第7式看日照

陽光入室是保證他們身心健康的基本條件。有效的日照能改善住宅的小氣候,保證住宅的衛生,提高住宅的舒適度。住宅內的日照標准,由日照時間和日照質量來衡量。居住小區內的住宅“戶戶朝南”往往是開發商的強勁賣點,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住宅樓南北之間間距達不到規范要求,南向窗面積很小或開在深凹槽裡往往使住宅不能獲得有效日照。

第8式看通風

在炎熱的夏季,良好的通風往往同寒冷季節的日照一樣重要。如果住宅有南北兩個朝向,夏季能有穿堂風,比住宅中所有居室都朝南,但沒有穿堂風的要好。擇時,購房者要仔細區分。

第9式看戶型

平面布局合理是居住舒適的根本,好的戶型設計應做到以下幾點:

(1)入口有過渡空間。

(2)平面布局中應做到“動靜”分區。動區包括起居廳、廚房、餐廳,其中餐廳和廚房應聯系緊密並靠近住宅入口。靜區包括主臥室、書房、兒童臥室等。若為雙衛,帶洗浴設備的衛生間應靠近主臥室。另一個則應在動區。

(3)起居廳的設計應開敞、明亮,有較好的視野,廳內不能開門過多,應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空間擺放家具,便於家人休閒、娛樂、團聚。

(4)房間的開間與進深之比不宜超過1比2。

(5)廚房、衛生間應為整體設計,廚房不宜過於狹長,應有配套的廚具、吊櫃,應有放置冰箱的空間。衛生間應有獨立可靠的排氣系統。下水道和存水彎管不得在室內外露。

第10式看節能

住宅應采取冬季保溫和夏隔熱、防熱及節約采暖和空調能耗的措施。屋頂和西向外窗應采取隔熱措施。

第11式看隔音

噪聲對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僅干擾人們的生活、休息,還會引起多種疾病。《住宅設計規范》規定,臥室、起居室的允許噪聲級白天應小於50分貝,夜間應小於或等於40分貝。購房者雖然大多無法准確測量,但是應當注意:住宅應與居住區中的噪聲源如學校、農貿市場等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情況下,住宅內的居室、臥室不能緊鄰電梯布置以防噪音干擾。

第12式看私密性

住宅之間的距離除考慮日照、通風等因素外,還必須考慮視線的干擾。一般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24米內能辨別對方,12米內能看清對方容貌。為避免視線干擾,多層住宅居室與居室之間的距離以不小於24米為宜,高層住宅的側向間距宜大於20米。此外,若設計考慮不周,塔式住宅側面窗與正面窗往往形成“通視”現象,選擇住宅時應予以注意。

第13式看結構

住宅的結構類型主要是以其承重結構所用材料來劃分的。目前的商品房大都是磚混結構的,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結構是粘土磚和小部分鋼筋混凝土構件,只適用於多層住宅,它的優點是造價低,保溫、隔熱性能好,便於施工。缺點是房屋開間、進深受限制,室內格局一般不能改變,牆體結構占據空間過多,整體性、耐久性較差。

鋼筋混凝土結構適用於中高層住宅,其中高層住宅以全現澆剪力牆結構為佳,多層或小高層、高層住宅常用的有框架結構、大模結構、大板結構等。總體說來,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好,室內面局較磚混結構靈活。但這種結構的施工難度相對較大,結構造價也相對較高。

第14式看年限

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損下能維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結構、質量決定的自然壽命。住宅的折舊年限是指住宅價值轉移的年限,是由使用過程中社會經濟條件決定的社會必要平均使用壽命,也叫經濟壽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於折舊年限。不同建築結構的折舊年限國家的規定是:鋼筋混凝土結構60年;磚混結構50年。

第15式看面積

許多購房者仍然認為住房面積越大越好,似乎小於100平方米的住宅就只能是梯級消費的臨時過渡產品。其實尺度過大的住宅,人在裡面並不一定感覺舒服。從經濟上考慮,不僅購房支出大,而且今後在物業等方面的支出也會增加。

住宅檔次的高低其實不在於面積的大小,專家認為,三口之家面積有70至90平方米就基本能夠滿足日常生活需要,關鍵的問題在於住宅是否經過了精心設計、是否合理地配置了起居室、臥室、餐廳等功能,是否把有限的空間充分利用了起來。

第16式看分攤

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比較直觀,分攤的公共面積則可能會有出入。分攤的公共建築面積包括公共走廊、門廳、樓梯間、電梯間、候梯廳等。購房者買房時,一定要注意公攤面積是否合理,一般多層住宅的公攤面積較少,高層住宅由於公共交通面積大,公攤面積較多。同樣使用面積的住宅,公攤面積小,說明設計經濟合理,購房者能得到較大的私有空間。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攤面積也並不是越小越好,比如樓道過於狹窄,肯定會減少居住者的舒適度。



二.買房過程中要注意:

1.在簽訂合同時,一是要選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建設部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示范文本),該合同文本內容比較全,並且規范;二是注意把開發商承諾的內容寫進合同。

2.交房時一定要拿2證,住宅使用說明書和住宅質量保證書
 

購買使用權房的利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