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能結合北京地區的情況 一、在中國,房子就從來沒便宜過。九十年代三線城市一套房子只有5、6萬,仍舊多數人買不起,因為工資只有400多。大學老師分個筒子樓,興高采烈,因為可以和老婆住到一塊了,不敢想租房,更加不要說買商品房了。貧嘴張大民大家有印象嗎?為了一個樹房,主動申請腦袋被開。中國人改善住房的需求,被壓抑的太久,日子好過了,當然首先要改善住房。據說,在地廣人稀如美國,要想買一個房子,也要等工作十年以上。
二、資源稀缺,競爭無可避免。這已經不只是個經濟規律了,簡直放眼人類和整個動物界都適用。市場經濟前中國分房,同樣要競爭。要講級別,講革命年限,講職稱,講工齡,畢業多少年仍要住在多人宿捨裡,普通老百姓是最底層,根本沒有任何辦法。怎麼現在在首都租房就受不了了?實話實說,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太多了。作為我們普通老百姓,沒有比價高者得更公平的了。這種公平來之不易,別以為呼喚來了政策房福利房就有你的份,那裡有另一套競爭辦法,我們戶口在外地的小老百姓不僅不是得利者,而是正好相反。
三、一線城市房價高,但有未來支撐。在北京買一個房子,不管你的祖上是哪個偏遠地區的農民,以你為鼻祖,你的子孫後代在中國的首都,牢牢地扎下了根。70年使用權後,交納一定費用,你仍可以擁有你的住房,拆遷了,會有人按當時市場價格補償你,你仍然可以買一個房子。北京市區能有多大的面積蓋房子?每年仍舊有大量的人口湧入,如果你認為沒有房子在北京工作有壓力,那麼,把壓力留給自己,把快樂留給你的孩子吧。作為一個開山鼻祖,你有理由為自己驕傲,因為,你要扛起最重大的責任。
四、核心資源有限,北京人口不達到動態平衡,房價升勢不止。五年前,在地鐵站都能收到北二環房子的小廣告,現在,這種方式賣房子的,都是遠郊了,北京最便利的地方,是三環內也好,五環內也好,容積很難再提升了。按這速度,六環內蓋滿都不會超過十年。十年後大學畢業生想來北京發展怎麼辦?全住河北?
五、大國崛起,非一日之功,同樣不可能一日垮塌。北京上海被列為未來世界十大都市,全世界都在忽悠說“g2”,不是偶然的。至少他們看到了中國人的聰明和勤勞。一個國家的人民都在挽袖子干活,誰能阻擋得了他的崛起?退一步說,中國沒崛起成功,難道在中國還有比大都市更適合你和你的後代發展的嗎?
六、目光放到全國,多數家庭都擁有房產,土地價值上升,是一個國家夢寐以求追求的東西,房產升值,是多數中國人期盼的事。最反對房產漲價的,是在大城市奮斗的年輕人和他們在外地的家人,覺得房價太高,但不知是否想過,他們在經歷一個家庭最重大的一躍,從此就在首都有戰斗的堡壘了。
七、不公平促使房價上漲,我們外地人只能平靜面對現實,一切靠自己。實際上北京的平均房價並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高,北京的經濟適用房和央企、部委、軍隊發的房子,都很便宜。他們的房子占據了大量的土地,使外地人和排不上經適房的北京人,只能在剩余的商品房上厮殺。沒人敢說停建經適房,因為受益的人不直接,既得利益者卻會瘋狂反撲。現在,老北京擁有低層無電梯板樓的一些人,又在要求政府給他們的樓房安電梯,說影響老人下樓,如果呼吁的聲音變成了“代表民意”,政府可能就會拿全體老百姓的稅款來為他們安電梯,那麼,他們的房子不僅更舒服了,也更升值了。
八、國家出台二手房優惠取消的政策,有人贊有人罵,實際上,無論政府繼續延續還是終止優惠,都無法房價繼續上漲。因為一手房表現出了巨大的優勢:稅費低、貸款額度高。而一手房價會帶動二手房價。全世界都沒有因為增加稅費,而使購買成本下降的例子,中國也創造不出來。否則政府簡直開心死了,政府和人民一起高興,何樂而不為?當然,我也不會一相情願,因為炒房的人少了,房價是可能在一個時期內下跌的,但我根本不怕,因為,炒房者的減少,將使出租房源大幅減少,北京的房租將在未來幾年快速上升。本來我也不是炒短線,房租上升會讓我很高興,更短的時間回本。限制購買第二套住房,更會使出租房源減少,租金大漲。我們都見識了大罵房價太高者的厲害,但大家有沒有想到,已經擁有房產者在中國是多數?如果房價真的下跌,他們的反撲會有多厲害?房價上漲時,他們自得其樂,偷著笑,懶的發言,房價真跌,罵人水平那也相當厲害的。那時,現在想買房的人的人會替政府辯護嗎?當然不會,因為誰會高興買了東西就跌價?租房者會高興於房產價格下跌嗎?當然不會,因為租金漲了很多。另外不願意看見房價下跌的是開發商和各級政府(是各級政府,不止地方政府),他們也都是有辦法的人。
九、通貨膨脹始終存在。八十年代萬元戶很厲害,現在要是一家人一年掙一萬,窮死。90年代大學剛畢業,工資只有三百,現在1500以下很少有人干了,七八年前北京,北三環的精裝修帶家電三居室,租金只有2300元,現在估計翻番都不止了。用現在的房價錢掙未來的租金,有什麼猶豫的?就是租金不漲,通貨膨脹停止了,按現在的租金,我也遠比存銀行定期強啊。小老百姓有多少把握的投資渠道啊?據說國家增發貨幣,物價上漲不會停止,據說美國抓緊印鈔票,中國要盯緊美圓,也只能印,通貨膨脹也不會停止。現在中國物價上漲能夠得到一些控制,是壓低農產品價格得到的,貧富差距無法忍受時,國家將只能提升農產品收購價格,未來幾年通貨膨脹將很厲害。幾年前買房時,還貸壓力也不小,不敢輕易辭職,現在收入漲了不少,可以提前還貸了。當初捨不得看電影下飯店,現在可以隨便了。所以說,年輕時少消費不是壞事,心裡有底,再消費不好嗎?
我父母是地道農民,我是純粹無產階級後代,靠的是考大學和在大城市拼搏。現在卻怎麼感覺自己是在替中產階級和有產者說話呢?雖然這個人群目前是中國的多數,但我仍然沒有忘記我無產階級的弟兄們,下面說說我對目前高房價或者說房價過快增長的解決之道,國家真的采取這樣的措施,雖然我的房產升值慢了,但國和家都富強了,我也會很高興:
一、減少人為造成的地區發展不均衡和地方保護。試想,北京沒有遠超外地的教育資源、醫療條件,能有那麼多人願意往北京跑嗎?北京憑什麼高考比外地賺便宜啊?北京的高校是全國人民的還是北京市的呀?憑什麼在北京招那麼多考生呀?北京要是沒有遠高於外地的工作機會和薪水,我在老家呆的好好的,來北京干什麼呀?憑什麼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北京中關村能有,外地不能有啊?憑什麼北京發展總部經濟可以給來的企業總部500萬獎勵,外地不能這麼干呀?基礎設施方面,在北京投入了多少?外地哪敢比?這麼多優勢資源,國家給碼到一個城市,現在嫌房價高,不高都見鬼了,平頭老百姓改變不了這些,只能是承認現實承認地區差距,提早在這裡布局買房,為子孫後代留個發展機會。我樂於見到北京擁有這些良好的條件,但希望國家能縮小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的地區差距,平衡發展各地,讓人才在中國的各個地方都能發展,張五常對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有專門論述,說的很好的。這樣釜底抽薪,北京房價必然平穩。地方保護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北京開發自己各區縣的積極性很大,但對和河北、天津融合力度小。如果北京能向天津方向走出帶狀發展區域,對促進經濟發展、平抑房價很有用。但北京希望土地升值的好處自己獨享,不肯大步走。
二、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最近有個國四條,很多人喊好。尤其是希望房價下跌的人。我卻在這背後看到了新一輪暴漲的推動。什麼叫增加中低價位房和限價房的供應?難道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經濟適用房嗎?這和我們外地人有什麼關系?本來可以作為商品房開發,市場銷售的,現在低價給了北京人,市場供應更少了,房價怎麼會不漲?老一輩北京人,很多已經在歷史的拆遷中得到幾套房子了,北京政府現在各種低房價優惠措施,全部是針對北京戶籍人員的,難道國家真的想讓北京人人手一套房嗎?難道真的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國家對這種公然的地域歧視和掠奪,竟然是鼓勵的。是,限價房一推,平均房價立刻降下來了,但是商品房卻會漲的更快,因為限價房占用了本可以開發商品房的土地。12月18日,國家規定,超過50%住宅供地建政策房,商品房供地會更少。好多指望國家出台政策能令商品房價格下降的外地人會忽然發現,自己搖旗吶喊出來的政策,竟然把自己出賣了。經濟適用房政策,實質是拿全體老百姓的錢給少數人置業提供補助,完全錯誤,你可以補貼沒地方住的人,給他房子住,但不能低地價低售價幫他買房,這樣是獎懶罰勤,房產的巨大價值非常可能出現收入超過貧困線的人的財產沒有得到經濟適用房的財產多,不過話說回來,普通北京戶籍老百姓想排到政策房是很困難的,有的排兩三年了。03年我到回龍觀一個經濟適用房小區短暫居住,小區人口很少,好多家傍晚燈關著,估計沒人住,明顯不是沒房子住的普通北京老百姓。公務員、部委、央企、軍隊更另人發指。一個團級干部在西三環發了一個三四百平米的房子,市場價1000多萬了。下級怎樣看待他呢?萬人稱頌!因為,他為部隊裡的干部都爭取到了一套住房!中石油竟然給北京總部的員工發一套房子,不給外地員工發,我有時候懷疑,央企會覺得企業的主人既不是國家、也不是全體員工,而是北京總部。那些我們崇敬的部委為本部門員工爭取房子,那叫不動聲色、不遺余力。我還聽說,有一些有能力的人,把北京大量土地拿去搞高爾夫和高檔溫泉山莊(在中國這個地少人多的國家,打高爾夫很便宜的,韓國人坐飛機來玩據說還比韓國國內便宜)。我認識一博士,畢業若干年,覺得自己典型白領,北京房價高得自己買不起,認為有很大的泡沫,手裡幾十萬買股票也不買房。卻沒有想,如果把有房北京人和以上公務員等利益集團刨出去,把他們擁有的房源刨除出去,再扣除不肯出售的房源,剩下的所有人爭奪剩余的房源,他還有幾成自信能得到一套房?一個社會要想健康發展,必須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國家交給這些官員管,不是說國家就是你們的,老百姓都是打工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