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湖)
風景秀麗的湖畔公園,距離m1jct14和米爾頓凱恩斯市中心均為5分鐘路程,提供風帆沖浪、帆船運動、劃獨木舟、滑水、沖浪、單車出租、垂釣、微縮鐵軌以及季節性景點和游藝集市,設有冰激凌和漢堡銷售亭、湖畔賓館和飯館。
開放詳情:聖誕節關閉,新年關閉
14.奧斯瓦爾德特威斯爾購物村-oswaldtwistlemills
地址:moscowmill,colliersstreet,oswaldtwistle,accrington,bb53de(阿克林頓奧斯瓦爾德特威斯爾科利爾斯大街莫斯科米爾)
購物村設計的初衷即是滿足各個年齡段的需求。進入奧斯瓦爾德特威斯爾購物村,仿佛進入了藏有阿拉丁神燈的山洞,各種貨物琳琅滿目,紡織品、工藝品、陶器、玻璃制品、瓷器、絲花、撲克牌、服裝飾品、園藝中心,應有盡有。不妨去糖果廠看個究竟,也不妨去野禽保養所探查一番,欣賞成雙成對的黑天鵝、鴨子和鵝。更有那神奇的小人國(gnomeland),令人啧啧稱奇。此外,還有兒童樂園村(wendyhousevillage)和魅力花園,令你流連忘返。兩間咖啡店隨時為你提供可口的美味、維多利亞式茶點,甚至是晚餐。不過,可千萬別忘了紡織品博物館,記得進去逛一逛300余年的歷史。
開放詳情:周一到周六為上午9:30-下午5:30,周日為上午10點-下午5點
達芬奇密碼的英國旅游路線---倫敦景點
2006年5月19日,備受全球影迷期待的電影《達·芬奇密碼》正式在全球同步公映。作為一部以歐洲宗教、文化和藝術為背景的電影,影片的絕大多數鏡頭都是實地拍攝的。相信影片跌宕起伏的情節必定會讓不少影迷懷著興奮的心情踏上破解“達·芬奇密碼”之旅。
《達·芬奇密碼》中提及的倫敦景點
要弄清密碼背後的真相絕非易事,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答案就在倫敦。
1. 聖殿教堂(templechurch)
聖殿教堂坐落在高雅精致的花園之中,周圍被一座座古老的建築所包圍,宛若一座迷宮。聖殿教堂精美的中世紀圓頂教堂被譽為英國之最。它興建於12世紀,由聖殿騎士團下令建造。聖殿教堂是影片關鍵的解密線索之一。
2. 威斯敏斯特教堂(westminsterabbey)
威斯敏斯特教堂,11世紀哥特式建築的曠世傑作,是倫敦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這裡是英國歷代君主的安葬之地,一些王公貴族、社會名流都以下葬此地為最高榮譽。其中,牛頓之墓,正是解開達·芬奇密碼的關鍵。
3. 聖詹姆斯公園(stjames’spark)
劇情中,提彬在這裡殺死了自己的手下。聖詹姆斯公園是倫敦最美的皇家園林之一,座擁三座雄偉的宮殿。在園中,“大本鐘”與國會大廈的壯麗景象盡收眼底。
4. 國家藝術館(nationalgallery)
國家藝術館可以為你的倫敦之旅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坐落在特拉法加廣場的北側,這座世界一流的藝術館擁有數千件藝術珍品,其中包括達·芬奇的名作《巖間聖母》,而影片中蘭登教授正是以此最終破解了達·芬奇密碼
倫敦集市游
2006-07-1112:10:15
大中小 文/孫菲
在倫敦,每日遭遇最多的是文化碰撞,見到最少的是英國人。隨隨便便糾集幾個人就是一個小聯合國,七嘴八舌立刻可以展開一場從古希臘橫掃歐洲大陸,一路小跑從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文明的討論。這是一個真正由“外來人”組成的城市,“融入”是這個城市最經典的話題,政客、學者、媒體每日津津樂道,“外來人”們團結在以各種名義成立的圈子裡,自在地消費著這個國際大都市為他們制訂的政策,本土的英國人反而戰戰兢兢,小心翼翼謹慎做人,惟恐攤上“歧視”的惡名。
倫敦,就這樣每日上演著多元文化的宗教儀式。有太多的載體可以來透視這種宗教儀式,今天我們要去探尋的是大名鼎鼎的倫敦集市。倫敦比較有規模的集市有70多個,分布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最初,來自英國其他城市的農民在周末湧入倫敦擺攤,賣各種自產的水果、蔬菜、水產和肉食,逐漸形成固定的集市。如今,這種“農民市場”依然興盛,但隨著交通網絡的迅速發展,歐洲其他城市的商販們幾世紀前開始進入倫敦,而上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後,各種族的移民大量湧入,於是,倫敦的集市從純粹的英國農民市場過渡到多元文化集散地,商品也從單調的英國食物擴大到古董、衣服、飾品、書籍等各種生活用品。
上周六,倫敦的天氣陰冷如故,毫無入春跡象。瑟瑟寒風中,我帶著英國朋友kate開始了我們的倫敦集市一日游。我們的游線為諾丁山的周末古董集市portebellomarket(城西)-泰晤士河南岸的歐洲食品集市boroughmarket(城東南)-朋克文化發源地camdenlock(城北)。
諾丁山的portebellomarket–古董
倫敦西部的諾丁山是很有波希米亞風味的一個地方,也是倫敦最富有的地區之一,住著不少有錢人,它因為休·格蘭特在電影裡打理的一個小書店而全球揚名。該地區的集市已經有幾個世紀的歷史,平時買賣各種物品,而最出名的是每周六的古董集市。古董集市大概是從18世紀開始形成規模的,主要指portebelloroad上那段500米左右的市場,每周六從早上5:30起,大約有1500個小商鋪沿街擺開,也包括那些賣各種小古董的迷你商店。10點的時候簡直是人聲鼎沸,而自中午過後,就紛紛收攤了。其盛景和英國的陽光一樣短暫,卻因此格外珍貴。
我們10點左右趕到諾丁山,游人如織。長著一張典型英國臉的kate在人群中反而顯得很特別,按她的話說是“象出國了”。盡管是古董集市,也有不少新貨,但全是從歐洲各地制作運過來的,所以風格各異,頗有賞玩價值。有家小店專賣各種成套銀器,價格和全英國最豪華的百貨商場harrods裡出售的相差無幾,但顯然更適合小資趣味,這是英國人結婚時必會收到的禮品。
相比之下,小攤上的古董更多,也更有吸引力。我看中一只德國19世紀末產的銀制燭台,旁邊蹲著一只貓頭鷹,把鷹頭打開,就可插放火柴,非常精致。德國老爺爺開價最低50英磅(相當於人民幣約700元),我想想還是放棄了,不過至今還念念不忘。後來經過一個波蘭人的瑪瑙鋪,有我最鐘愛的耳環,就挪不動腳步了。所有的瑪瑙都是波蘭原產,從淡黃、雞血紅到墨綠,形形色色,撩人不已,掛件也相當漂亮,比滿大街可見的印度飾品顯得有格調多了。攤主名叫maria,25年前移居至倫敦,專門從事瑪瑙買賣,每周六在諾丁山擺攤,周日去考文垂花園的市場。我最後買了兩副耳環,一個掛件,總共花去20磅。鐘表永遠是古董市場的至愛,諾丁山的集市上也不時見到擺攤的個人,我們經過一個規模不大的小攤,攤主正在向一個感興趣的顧客講述鐘的故事和奧秘,用的是一口道地的德國英文。古地圖、古書,甚至騎士用劍都有出售,還有各種出奇不意的小玩意,諾丁山的古董市場,假如天不是那麼冷的話,還是很值得來來回回走上幾次的。
泰晤士南岸的boroughmarket–美食
走出地鐵站,英格蘭最大、最主要的天主教堂southwarkcathedral赫然在目,腳下是鼎鼎大名的倫敦橋(因不斷倒塌不斷重建而出名),跨過去就是教堂,而喧鬧的boroughmarket和教堂比鄰而建。因為之前在諾丁山我們已經冷得發抖,看到這個半室內的集市,我們都高興極了。這個美食集市建於1756年,曾經是倫敦中心城區最有名的蔬果集市,當年全英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貿易商人在此進行牲口、糧食、蔬果和水產交易。今日它則已變成世界各國廚師和美食家們鐘愛的集市,但是千萬記住,就象灰姑娘一樣,它僅在周六變成可愛的美食天堂,平時就是一個普通的菜市場而已。
為了暖身,我們先每人花了2英磅喝了杯比利時的熱巧克力,那是我此生喝過最棒的熱巧克力,其濃郁程度讓我對樸實無趣的比利時人徒生好感。一路走過去,是用幾十種不同方法制作的西班牙橄榄,旁邊是一溜稀奇古怪的意大利面包,英國蜂蜜,法國紅酒,上百種奶酪,德國、希蠟、瑞典、荷蘭、墨西哥、甚至印度(很奇怪,打遍天下的中國食物在這個集市沒有露面),各個國家的人在這裡切磋美食,擺攤打擂台,場面極為壯觀。來自切爾西的kate看到了產自她家鄉的奶酪,非常高興。而我此時已被旁邊在烤制的鹿肉漢堡包吸引住了。因為從來沒吃過鹿肉,盡管並沒有饑餓感,我還是花了7英磅買了兩個,邊吃邊聽kate講述鹿的童話故事,旁邊又飄來希臘烤肉暢的香味,心情很愉快。
幾日前剛在西班牙同學ana那裡嘗過她從巴塞羅那帶來的火腿,據她稱,沒有這種jamon她是不能活的。在集市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個規模不小的西班牙食品鋪,還有西班牙人在那裡現場制作火腿切片。ana這兩天回巴塞羅那了,等她回來一定要帶她去這個集市,告訴她在倫敦她也能活得很好,因為有一模一樣的西班牙jamon!
倫敦北區的camdenmarket–綜合
camden是倫敦多元文化體現最強烈的一個區,全英國最貧窮的10個居住區有4個在camden,而這裡又有聞名於世的大英圖書館和富人區swisscottage。camden也是朋克文化的發源地,路上還是能經常碰到穿著打扮極其怪異和個性化的青少年,如果你想要過把朋克瘾,集市裡也能買到相應的裝束。camdenmarket就建立在這樣的文化基礎上,它其實是由六個集市組成,形成了倫敦最大的集市,每到周末尤其繁忙,人群蜂擁而至。我們是在下午5點它快落市的時候才趕到的,黃昏下的集市已不那麼繁忙,但是規模之大還是令人驚訝。
前兩個集市都沒有見到亞洲人的影子,在camdenmarket卻見到大量中國人和印巴小攤和美食,有一陣還恍惚進了上海的城隍廟小集市,連著幾個鋪面在出售中國的絲綢品,當然其價格是國內買時的幾倍。歐洲人來倫敦旅游,假如要去集市的話,這是必到之地,因為亞洲對他們而言還是個遙遠的地方,在這裡能一下見到那麼多亞洲文化和商品,還是頗為稀罕的。當然這裡也有古董、珠寶、餐具等各種小玩意。
其他集市推薦
coventgarden’sapplemarket(考文垂花園的蘋果集市)
推薦理由:手工制品,古董;露天藝術表演,周邊無數特色咖啡館和飯店;皇家歌劇院所在地。
charingcrosscollector’sfair(查林街收藏家集市)
推薦理由:私人收藏,家具、郵票、珠寶、錢幣,不一而足;查林街是全英國最出名的書店一條街,隔街而望就是著名的soho區,各類風格酒吧雲集。
bayswaterroad&piccadilly(藝術品集市)
推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