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表永遠是古董市場的至愛,諾丁山的集市上也不時見到擺攤的個人,我們經過一個規模不大的小攤,攤主正在向一個感興趣的顧客講述鐘的故事和奧秘,用的是一口道地的德國英文。古地圖、古書,甚至騎士用劍都有出售,還有各種出奇不意的小玩意,諾丁山的古董市場,假如天不是那麼冷的話,還是很值得來來回回走上幾次的。
泰晤士南岸的boroughmarket–美食
走出地鐵站,英格蘭最大、最主要的天主教堂southwarkcathedral赫然在目,腳下是鼎鼎大名的倫敦橋(因不斷倒塌不斷重建而出名),跨過去就是教堂,而喧鬧的boroughmarket和教堂比鄰而建。因為之前在諾丁山我們已經冷得發抖,看到這個半室內的集市,我們都高興極了。這個美食集市建於1756年,曾經是倫敦中心城區最有名的蔬果集市,當年全英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貿易商人在此進行牲口、糧食、蔬果和水產交易。今日它則已變成世界各國廚師和美食家們鐘愛的集市,但是千萬記住,就象灰姑娘一樣,它僅在周六變成可愛的美食天堂,平時就是一個普通的菜市場而已。
為了暖身,我們先每人花了2英磅喝了杯比利時的熱巧克力,那是我此生喝過最棒的熱巧克力,其濃郁程度讓我對樸實無趣的比利時人徒生好感。一路走過去,是用幾十種不同方法制作的西班牙橄榄,旁邊是一溜稀奇古怪的意大利面包,英國蜂蜜,法國紅酒,上百種奶酪,德國、希蠟、瑞典、荷蘭、墨西哥、甚至印度(很奇怪,打遍天下的中國食物在這個集市沒有露面),各個國家的人在這裡切磋美食,擺攤打擂台,場面極為壯觀。來自切爾西的kate看到了產自她家鄉的奶酪,非常高興。而我此時已被旁邊在烤制的鹿肉漢堡包吸引住了。因為從來沒吃過鹿肉,盡管並沒有饑餓感,我還是花了7英磅買了兩個,邊吃邊聽kate講述鹿的童話故事,旁邊又飄來希臘烤肉暢的香味,心情很愉快。
幾日前剛在西班牙同學ana那裡嘗過她從巴塞羅那帶來的火腿,據她稱,沒有這種jamon她是不能活的。在集市的一角,我看到了一個規模不小的西班牙食品鋪,還有西班牙人在那裡現場制作火腿切片。ana這兩天回巴塞羅那了,等她回來一定要帶她去這個集市,告訴她在倫敦她也能活得很好,因為有一模一樣的西班牙jamon!
倫敦北區的camdenmarket–綜合
camden是倫敦多元文化體現最強烈的一個區,全英國最貧窮的10個居住區有4個在camden,而這裡又有聞名於世的大英圖書館和富人區swisscottage。camden也是朋克文化的發源地,路上還是能經常碰到穿著打扮極其怪異和個性化的青少年,如果你想要過把朋克瘾,集市裡也能買到相應的裝束。camdenmarket就建立在這樣的文化基礎上,它其實是由六個集市組成,形成了倫敦最大的集市,每到周末尤其繁忙,人群蜂擁而至。我們是在下午5點它快落市的時候才趕到的,黃昏下的集市已不那麼繁忙,但是規模之大還是令人驚訝。
前兩個集市都沒有見到亞洲人的影子,在camdenmarket卻見到大量中國人和印巴小攤和美食,有一陣還恍惚進了上海的城隍廟小集市,連著幾個鋪面在出售中國的絲綢品,當然其價格是國內買時的幾倍。歐洲人來倫敦旅游,假如要去集市的話,這是必到之地,因為亞洲對他們而言還是個遙遠的地方,在這裡能一下見到那麼多亞洲文化和商品,還是頗為稀罕的。當然這裡也有古董、珠寶、餐具等各種小玩意。
其他集市推薦
coventgarden’sapplemarket(考文垂花園的蘋果集市)
推薦理由:手工制品,古董;露天藝術表演,周邊無數特色咖啡館和飯店;皇家歌劇院所在地。
charingcrosscollector’sfair(查林街收藏家集市)
推薦理由:私人收藏,家具、郵票、珠寶、錢幣,不一而足;查林街是全英國最出名的書店一條街,隔街而望就是著名的soho區,各類風格酒吧雲集。
bayswaterroad&piccadilly(藝術品集市)
推薦理由:從文藝復興時期到波普風格的各種繪畫和藝術品;臨近海德公園。
倫敦下午茶
2006-07-1112:13:39
大中小 體會老英國的優雅 文 丁一犁
英國下午茶,早已從最初的慰籍口腹演變到傳遞八卦的社交場所。當曼哈頓女郎在欲望都市裡搖著馬提尼大放厥詞,見慣大世面的倫敦人波瀾不驚地用小勺攪動精美瓷具中的奶茶,偷得浮生半日閒。
savoy酒店翩翩茶舞時光倒流 還記得《諾丁山》裡茱莉亞·羅伯茲下榻的那間富麗堂皇的飯店嗎?savoy酒店的貴族風源自19世紀,就連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加冕晚宴都由該飯店大操大辦。savoy酒店的下午茶優雅、昂貴還充滿儀式感。每逢周日下午老古董鐘“當當”撞滿三下,指揮優雅一揮手,奏樂! 門檻高了,要求自然苛刻。要喝savoy的下午茶,除了要先預訂座位,還必須要裝束得體。牛仔褲?no!t恤?no!男士們穿上外套,打上絲絨領結,猶如昂首挺胸的帝企鵝。如果忘了外套,服務生會把你請到衣帽間,出借一件。女人們拖著蕾絲裙裾,考究點還戴上花籃似盛大的闊邊帽,據說凡戴帽到tearoom的女士都會獲贈香槟一杯。美人佐美酒,何樂而不為? 腰桿筆直的侍應端來三層銀架,下午茶的點心有條不紊地各就各位。第一層擺放的是英式松餅,中層是餅干甜點,底層是各式像手指大小的三明治。 配合女歌手沉厚圓潤的歌聲。老克勒們隨著音樂雙雙滑入舞池。全倫敦就唯有savoy保留了teadancing這傳統,很多人特意拎了跳舞鞋而來。
fortnum&mason百貨公司喝不了兜著走 走到皮克迪裡大街的腰部,那是以氣派典雅鎮人的fortnum&mason百貨公司。要在裡面做上流紳士淑女,還得配上殷實的荷包,因為這裡的好東西和其不凡的裝飾風格一樣“吃分量”。 fortnum&mason以食品起家,有近300年的歷史。店中銷售各種副食,水果和名茶。如果要在倫敦購買手信的話,fortnum&mason是當仁不讓的首選。 fortnum&mason一樓是比較平民的茶區,而要品味正統的英式下午茶,麻煩挪動尊駕到樓上的茶間。“tubecharingcross”茶室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間,以前維多利亞女王都來這裡喝過咖啡,所以在百貨公司的正門還可以看到皇家標志。優雅的淺藍色是茶室的主色調,侍者一例是彬彬有禮的中老年人,不分男女通通穿白襯衣、打黑領結,早已成就一道風景。 當然,光把英國女王抬出來當噱頭,畢竟不是良久之計。虧得茶好,生意自然源源不斷。要訂到周末的位子,需要提前5個星期預定。喝完茶之後意猶未盡,那麼樓下大罐小罐買些回去。
theberkeley酒店春田花花婦女會 倫敦下午茶已經和這個城市一同昂首闊步走在時尚大道上。若論起本季倫敦最in的下午茶場子則非theberkeley酒店莫屬。 松餅和三明治並沒有什麼特別,倒是那些甜點端上來的時候,滿座男女皆側目。lv的包,channel的連衣裙,burberry的太陽鏡全變成了盤中餐。可不是,碟子裡的餅干蛋糕統統被拗成當下的大牌們。於是,你哈哈大笑,把一瓶“cd香水”扔進嘴裡大嚼起來。哪怕吃不掉,要打包,送上的打包紙盒被做成一只拎包。 巧得是,隔壁的slonestreet正是名店雲集的大街。下午茶正喝得興致盎然的時候,會有結伴的女人挽著帶了logo的購物袋,陸續入座。與她們而言,喝上一會下午茶正好積上腳力,待會兒好繼續在包山鞋海裡奮戰。喝茶的當會,恰似春田花花婦女會,豎起耳朵偷聽,她們也許在討論下一季流行什麼。
tips: 1.十九世紀,英國上流社會的紳士名媛就開始盛行喝下午茶,冬天時就在溫暖的爐火邊,夏天則是在繁花盛開的花園內喝紅茶。喝下午茶在當時最重要的功能是讓上流社會的人聯絡感情、交換信息。 2.倫敦人喝下午茶並非隨意地吃些點心,而通常是搭配成套,包括一壺茶及一份點心,點心有三明治、奶油松餅(scone)或是小蛋糕,各家餐廳點心的搭配有所不同。茶的方面,有伯爵茶(earlgrey)、大吉嶺茶(darjeeling)、錫蘭茶等。初償者一般首選伯爵茶。 3.吃點心的次序,大有學問。先是頂層的松餅或底層的三文治,最後才是中層的甜點。想來要讓舌頭享受由淺入深的滋味。記得吃松餅時千萬要在中間夾上最香的clottedcream和特制果醬。 4.還有一些知名的茶室是以王室成員的曾經光臨做為榮耀來宣傳的,在“fortnum&mason's”百貨公司裡的這類茶室的消費在10英鎊左右。 5.麗茲(ritz)酒店下午茶的收費是34英鎊,在其它文中提到的五星級酒店的花費在25英鎊左右,還要付12.5%的小費。 6.英國早餐分量極大,甚至可以跳開午飯。下午茶一般1-2點左右開始,耗時至少1小時,但往往由於環境幽雅,客人常常逗留2-3個小時才盡興而回。
其他倫敦下午茶場地鏈接: 1.麗茲(ritz)酒店:在倫敦著名的麗茲(ritz)酒店,喝下午茶要事先預訂,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使其成為酒店重要活動之一。酒店是一些人借下午茶會見特殊朋友的理想之地。 2.博格房(burghhouse):過去是一個私宅,現在則是美術館和音樂廳。美術展長年不斷,天氣好便可坐到花園的紫籐下享受下午茶。附近便是勞倫斯、拜倫、肯特的故居。 3.肯塢(kenwood)公園:在倫敦北部的一個小山丘上,一幢白色的18世紀的別墅位於丘頂,別墅過去是一位酒商的老宅,現在是一座博物館。玻璃窗外開滿了粉色的杜鵑花。 4.路易斯(louis)甜餅店:在漢普斯特德(hampstead)的小街上,地方不大,常常要排隊等。甜點是招牌,吸引了許多回頭客。 5.whittard茶屋:連鎖老店,在科芬園的whittardofchelseateazone還附設茶區只要花5英鎊就可以享受親手泡茶的樂趣。
年輕的潮流一族到哪裡享受時髦又別致的倫敦下午茶?
thomasgoode托馬斯·古德
19southaudleystreet,londonw1
奧麗街南端19號—一應俱生的時髦茶具是這裡一大賣點。可享用整套的paulsmith品牌茶具。
nicolefarhihome尼可·法利之家
17cliffordstreet,londonw1
克利夫德街17號
餐廳布置既有鄉村風格的惬意,又富簡約主義的明快。
labour&wait利伯和懷特
18cheshirestreet,londone2
切捨爾街18號
懷舊風格。在這裡使用的可是一戰和二戰時期經典的茶杯﹑茶壺和古樸的軟裝璜。
asprey阿斯普雷
169newbondstreet,londonw1
新邦德街16號
極盡奢華的銀器和骨瓷。
emmabridgewater122king’sroad,londonsw3
愛瑪橋畔,國王路122號
cathkidston12calestreet,londonsw3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