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呀!看了真叫人心寒~~
從上海市政府一推出之初,就一直宣傳持有上海人才類居住證,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 待遇,那既然可以享受上海高等市民待遇,那市政府為何不直接給那些“人才”以戶口 呢,而是只給居住證。通過下面的比較,你就不難看出上海市政府的良苦有心了。
持有上海市人才類居住證,用工單位就得為那些外地人來滬的“人才”交納四金,可以 享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聽起來確實非常誘人。四金主要保括養老,醫保,失業,公積 金(還有工傷,生育由於比例較小,且個人不交費,這裡不累述)
第一項,養老,這個問題是最讓上海市政府頭疼的問題,因為現在上海老齡化問題尤其 突出,再加上以前的歷史問題,這部分老人中有很多人自已都沒有交納過養老金,那這 部分人這麼辦呢?現在在職職工養老金交納,單位承擔22%(計入社會統籌),個人承 擔8%(計入個人帳戶),這樣的記帳方式,對本地人而言,是無可厚非的,而對居住證 持有者來說,就苦了,因為你退休後,不可能持有上海市才類居住證,就算由於特殊原 因持有,按現有的規定,也不可以在上海辦理退休,按居住證制度,你只能轉回原戶口 所在地,而轉回部分只是你個人交納部分8%,單位為你所交納大塊部分22%,只能留上 海,作為上海的社會統籌,光這一項,就能算出,外地人為上海市政府作了多少貢獻, 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算出你的轉回原籍,又給自已的家鄉增加了多少負擔(因為你沒有 為自已的家鄉作出多少貢獻,卻要回來養老)。
第二項,醫保,單位承擔12,個人交納2%,同樣方法,單位交納的12%計入社會統籌, 而只有2%計入個人帳戶,這項呢,在上海工作期間還算是實際有用的,但事實上,你這 個期間生病的概率應該較小。而在你退休後待到體弱多病時,你唯一的選擇是,你的醫 保也只能轉回原籍,同樣,你也只能轉出你自已交納的2%,單位為你交納的12%,也就 只能為上海作貢獻啦,同樣,你又要給自已的家鄉增加一份負擔。
第三項,失業保險單位交納2%,個人承擔1%,按上海目前的居住證制度,你基本是不 能享受的,交了也白交(因為如果你失業,你就不可能持有居住證,而在上海的人才類 居住證中70%以上都是一年期的),而沒有居住證,你就不可能享有失業待遇。
第四項 最關鍵的一點好處你沒有說,持有人才引進類居住證的子女可以在上海就讀,對於九年義務教育沒多大區別,但進了高中就不一樣了,有居住證的可以參加上海卷的高考,和上海生源享受同樣的分數線,這樣等於要比全國卷分數低100分左右,而且上海卷的難易度大家是知道的。這區區100分可能改變的是一個人的一生。 所以還是shi會有很多人趨之若鹜。 www.lofe-edu.com夏老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