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為豐富,擁有文化中心、影劇院、體育館、圖書館、文化廣場等良好的文化設施。“學在村中,村在學中”和獨具的僑鄉文化特色,為投資區的軟環境披上了全新霓裳,提升了集美的文化品味和對外影響力,是福建省文化先進區、一級達標文明城區和廈門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區。 集美區內有杏林、集美兩個台商投資區,在台商投資區的10多年建設大潮中,集美區人民抓住機遇,以“開明、守信、競爭、開拓、奉獻”的特區精神,取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面進步,第一產業得以優化,第二產業壯大發展,第三產業成為商家的投資熱點。已成功開發集美北部工業區、杏北工業區、灌南工業區、中亞工業城、杏南工業區等。至2002年,集美區引進外資項目610個,合同利用外資26.93億美元,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83.35億元,集美區實現了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封閉型經濟向以工業為主的開放型經濟轉變的歷史性跨越,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經濟格局。 實施廈門海灣型城市發展戰略,加快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建設進程,把集美建設成為生態型的文教旅游區和環保型的高新產業區。逐步形成三個發展平台:進一步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以電子機械為主建設環保型的高新產業區;集中力量,辦好生態型的文教旅游區,培育發展文化、教育、旅游產業;拉開整個城市建設框架,加快集美——杏林新城區建設,構築城市發展新格局,使集美成為環東海域及杏林灣的一個亮麗城區。 海滄區④ 海滄,位於廈漳泉閩南金三角地區的突出部,與廈門島隔海相望,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均氣溫21℃,最高月均氣溫28.5℃,最低月均氣溫12.5℃,極端最低氣溫2℃,極端最高氣溫38.5℃,年均日照時間2233.5小時,年均降水量1143.5mm。地貌主要由丘陵、台地、平原組成,地勢平坦,地質結構穩定,歷史上未發生過破壞性的地震。優越的港口條件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早在三百多年前就使其成為福建南部拓海貿易的重要港口。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提出了把海滄建成“東方大港”的宏偉構想。20世紀初期,英國“亞細亞”和“美國美孚”兩大國際財團也將海滄作為輸送石油的中轉站和船舶的加油基地。 1989年5月,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海峽兩岸經貿交流的深入,中國國務院決定把廈門海滄等地區辟為台商投資區,其中海滄台商投資區規劃開發面積為100平方公裡,為中國大陸面積最大的台商投資區。1994年6月,江澤民總書記指示:“要把海滄辦成吸引台商投資、包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投資中心,以高新技術為支柱的重要開發區。”海滄從此進入了面向全世界開放、實質性啟動開發的階段。海滄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禀賦和潛在優勢,被列為廈門拓展港口經濟和迅速發展大工業的最佳區域。 同安區① 廈門市同安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北鄰安溪、南安,南臨集美,東連翔安西接長泰,與金門隔海相望,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同安別稱“銀城”,素有“海濱鄒魯之地、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是廈門歷史最為悠久、地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同安最早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縣,不久廢。五代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復置。1997年5月撤縣設區。2003年9月,廈門市區劃調整,原同安區一分為二,拆為同安區和翔安區。民國三年(1914年)以前,其轄域包括現在的廈門市、金門縣及龍海市東北部。後幾經變動,至2005年底,下轄新民、五顯、洪塘、汀溪、蓮花、西柯等6個鎮,大同、祥平等2個街道辦事處以及竹壩、鳳南、白沙侖、祥溪、汀溪5個農林場和81個行政村、42個社區居委會。全區總人口30.34萬,土地總面積650.16平方公裡。陸域面積657.59平方公裡,2003年戶籍統計人口29.40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1.43萬人,耕地13.99萬畝。2003年全區生產總值53.42億元,工業總產值93.52億元,農業總產值9.3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0.5:55.7:33.8。財政總收入5.9億元。同安區地形復雜多樣。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區陸域面積657.59平方公裡。2003年戶籍統計人口29.40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1.43萬人,耕地13.99萬畝。 同安區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熱量充足。冬短(25天)無嚴寒,夏長(152天)無酷暑,春暖晴雨多變,秋涼氣爽怡人。年平均氣溫21℃,最冷月元月平均氣溫12.8℃,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4℃,年平均降水量1467.7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030.7小時,年平均蒸發量1685.2毫米,年積溫5767~7717℃。有著豐富的發展農林牧漁的氣候資源。同安區具有山、海、熱、僑、台、特的自然環境優勢、區位優勢和歷史人文優勢,是投資創業的理想之地。 翔安區② 2003年5月,經國務院同意,廈門市調整了部分行政區劃。將原同安區所轄的新店、新圩、馬巷、內厝、大嶝5個鎮和大帽山農場劃歸出來,組成翔安新區;使翔安成為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之後廈門市轄的第6個行政區。翔安區東臨泉州南安市,西至同安(大同)城區和同安灣,北至大帽山體,南至大嶝海域。翔安區陸域面積共351.6平方公裡,全區可用於工業和城市建設的土地面積在200平方公裡以上,占廈門全市總面積的近30%。 [編輯本段]五、旅游觀光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廈門是一座風姿綽約的“海上花園”。島、礁、巖、寺、花、木相互映襯,僑鄉風情、閩台習俗、海濱美食、異國建築融為一體,四季如春的氣候更為海的魅力錦上添花。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可以說這裡是全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海水環繞、沙灘廣闊、陽光和煦,由於生態環境良好,廈門的空氣清新,棲息著成千上萬的白鹭,形成了廈門獨特的自然景觀,又因為廈門的地形就像一只白鹭,它因此被人稱為“鹭島”;除了自然風光優美,廈門的城市環境也非常整潔,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 廈門主要旅游景點
台灣民俗村—景州樂園、廈門鼓浪嶼、鼓浪嶼環島路、廈門大學、海滄大橋、南普陀寺、廈門園林植物園、廈門集美嘉庚園、菽莊花園、胡裡山炮台(榮光寶藏博物院)、集美學村、廈門海底世界、日光巖、胡裡山炮台、鼓浪嶼音樂廳、金榜公園、鼓浪環島路、鳌園、廈門大橋、白鹭洲公園、中山路、環島路、南湖公園、白鹿洞、廈門中山公園、慈濟宮、琴園、國際會展中心、蓮前街道、華僑亞熱帶植物引種園、火燒嶼生態樂園、天竺山國家森林公園、龍舟池、廈門第一村—馬塘村、集美大學、杏林灣溫泉、大輪山、萬石巖、皓月園、鄭成功演武場遺址、環島海濱浴場、萬國建築博覽、十二龍潭、宋代瓷窯遺址、廈門五老峰、歸來堂(陳嘉庚先生故居)、湖裡公園 最佳旅游時間
廈門的日照時間長,太陽光充沛,所以一年四季花木繁盛。除了8月份台風季節,因海邊的船只全部停開而不能欣賞到優美的海景外,其他時間去廈門旅游都很好。 推薦 9月,廈門的秋日顏色中。如果說廈門的四季如春,讓你無從選擇最佳旅游時間的話,那麼,9月廈門的秋日顏色可供你參考。 9月的廈門,你可以在長長的環島路上徜徉,闖入這由海岸線、榕樹、古老建築編制的圖畫中,讓往事和雜亂都煙消雲散,心靈變得一塵不染。 你也可以選擇獨自一人躺在植物園斜斜的草坡上,數數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植物的名字:水仙、木棉、水杉……還有,舒婷詩裡“我情感裡的三角梅”。 你還可以在9月的清晨去爬南普陀寺,看摩崖石刻,傾聽菩提謙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