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報道 您的位置: >>>>正文 榆林人,你住得還好嗎? 詩聖杜甫曾經有一個夢想: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今,他的這一夢想正逐步走進現實。 1月19日,國家統計局正式發布《2009年全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數據報告》。報告通過大量數據,給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盡管遭遇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風光無限。 那麼,作為陝西經濟重要一極的榆林,它的房地產業目前發展如何?記者近日展開了調查。 不斷走高的房價 “榆林房價太高了!正常情況下,一套房子的價格應該是一個人年收入的6倍,我一年工資也就3萬多,6年共18萬,這點錢哪夠啊!”榆林市房管局一位公務員如此抱怨。 貴,應該是所有打算在榆林“安居”者的共同感受。 據榆林市房管局開發建設科李懷孝科長介紹,榆林房地產市場起步較晚,撤地改市特別是2002年以後才開始逐步發展壯大。目前全市共有房地產開發企業136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每年以新建50萬平方米左右的規模增長。2009年全市在建房地產開發項目24個,共完成建築面積55.9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1.2億元。 近些年,隨著榆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步伐的加快,榆林房價也水漲船高。據了解,2006年時,榆林市區商品房均價僅為1646元/平方米,2007年時漲至2300元/平方米,2008年更是漲至高層4000元/平方米、多層3000元/平方米。2009年則為高層4000-4300元/平方米,多層3000-3300/平方米。短短三四年時間,價格就翻了一番。 “這組數據不過是個均價而已,很多房產的實際銷售價格都快趕上西安了。像華瑞公司開發的塞維利亞項目,去年12月份的銷售均價就達到了5300元/平方米。”李懷孝說。 高地價助推高房價 “今年1月8日,經榆林市政府批准,該市國土資源局成功拍賣出讓榆林經濟開發區的2宗共483.84畝土地使用權,共拍得10.91億元,創造了該市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總金額之最。” 這是某媒體前不久對榆林市一次土地使用權拍賣會的報道。這次本來很普通的拍賣會,因為拍出了10.91億元的“天價”而引起媒體廣泛關注。 “單從絕對數字來看,10.91億元確實很高,不過平均下來,每畝地也就225萬多元,縱向相比,基本屬於正常。”李懷孝告訴記者。 據了解,榆林城區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招拍掛工作從2001年起開始實施,當年的土地價格僅為每畝12.2萬元。此後基本呈逐年攀升態勢,在2007年,榆林城區的土地價格每畝均價達到創紀錄的255.8萬元,2008年也高達221.4萬元。 土地價格的大幅上升,對榆林房價的一路飙升,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榆林,甚至出現了本地房地產公司因為地價太高、利潤降低而將主要業務遷移外地的現象。 “榆林和延安相比雖然地域廣闊,但城市規劃外的土地荒漠化嚴重,因此使得規劃內土地顯得更為稀缺,因此地價偏高其實不足為奇。”有專家分析認為。 此外,由於資源開發而迅速膨脹的民間資本,對房價走高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人估計,榆林市神府地區目前已擁有億萬富翁數百人,千萬富翁達到4000多人,神木縣民間的閒置資金達到120多億元。投資房地產,是這些民間資本力圖使自己實現增值的一個重要選擇。在這些民間資本的熱“炒”下,榆林房價不斷上揚也就順理成章了。 榆林急需大城市規劃 “盡管榆林房地產市場這幾年發展很快,不過畢竟起步時間不長,可以說還處於小打小鬧階段。”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趙守國教授認為。 “決定一個城市房地產價格和購買力的有幾個因素。第一個是城市面積。榆林的國土面積很大,是西安的四倍,但是它並沒有規劃設計好。第二個是收入水平。榆林大多數人並不富裕,購買力有限。第三個是移民。移民是提高房地產價格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榆林大的投資環境和發展環境還沒形成,所以移民數量仍然很少。” 他認為,榆林目前的城市空間太小。只有把城市骨架拉開,房地產業才能有一個長遠的發展。榆林首先應該考慮聘請專家搞一個大城市的規劃,可以按陝西第二大城市的目標來考慮它的規劃和發展。現在我國所有發達的省都有第二增長極,比如廣東除了廣州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