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什麼是搜房網組織的“雙版主、雙進入”??
具體的含義是什麼?為什麼在上海居委會開展的如此出色,還受到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提倡和表揚?? 上海:1300名居委會干部的"版主生活"
人民網記者謝衛群
2010年07月27日08:1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過去,居委會干部與居民的溝通主要是通過走訪、布告欄發通知。當了版主之後,又多了一條渠道。論壇上的交流,不再是一對一,而是一個對一群
上班後的第一件事,打開電腦,進入搜房網自己所屬社區的業主論壇,查看論壇新帖,及時跟蹤並回復,這已成為上海不少居委會干部的習慣性動作。
至今,上海已有1300多名居委會干部注冊搜房網業主論壇,成為版主。其中,已有100多名居委會干部成為網上紅人,受到轄區居民的熱烈歡迎。這是上海推進“雙版主、雙進入”行動的實際效果。
干部主動對接虛擬社區
網絡“小白”變成網絡紅人
居委會干部大都被稱為“小巷總理”,串百家門,知百家情,日理萬機,為何還有閒情上網當版主?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網上的業主論壇日益火爆,網民談論的大都是社區裡的牢騷事兒。一個網民發了帖,一群人跟帖接著發議論,一段時間若沒人理會,議論慢慢就變成了埋怨。
如何通過網絡收集民意,疏導網上社區的民情?如何加強對虛擬社區的引導,更好地為民服務?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推動下,上海市網宣辦開始研究虛擬社區的特征和管理模型,“雙版主、雙進入”模式就此誕生。
所謂“雙進入”,就是居委會干部進入網絡社區,原有版主進入真實社區。“雙版主”,就是居委會干部與網民選出的版主一道共同擔任業主論壇的版主。
眾多網絡論壇中,搜房網業主論壇成為首選。“搜房網的業主論壇多,僅上海的業主論壇就有6000多個,更重要的是,這裡的論壇話題豐富、內容復雜,民意的代表性比較高。”楊浦區宣傳干部李榮說。
2008年8月起,上海啟動社區干部網絡論壇版主培訓。首次培訓至今,全市共培訓了十幾輪,來自755個居委會的1300多名干部受訓。
“過去,我不會打字,還是網絡的‘小白’,而現在,我可以熟練地發帖了。”網名“linda”,如今已是網上紅人的楊浦區明園村居委會干部瞿燦鳳這樣說。
據搜房網首席運營官劉堅介紹,居委會干部上網當版主,有明顯的符號,就是在每個人的稱謂後,都標識“@居委會”,讓人一眼就能認出。如今,上海以這一特殊標識在搜房網注冊的居委會干部已達1300多人,其中,楊浦、長寧、闵行、普陀四個區的有條件的居委會干部率先上網當上了版主。這些居委會干部開始了“一手拿‘掃把’、一手拿鼠標”的全新生活。
傾聽、回復、解決網民訴求
單邊信息輸出到雙向溝通
在上海網宣辦看來,居委會干部進入網絡當版主,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要關心民情,了解民需,站在業主的角度,替他們解決問題,變論壇上的單邊信息,為互融互動的雙邊溝通。
今年4月27日14時2分,書香銀苑業主論壇網民yalelee發帖:“小孩子打預防針好像都必須去對口的地段醫院。有誰知道我們小區對口的地段醫院在哪裡?先謝了。”居委會書記孟海梅第一時間看到此帖,14時40分,她回復:“我們政立路對口醫院是殷行地段醫院,地址是楊浦區包頭路959號。”
之後,又有網友跟帖:“請問戶口在政立路的話,孕婦建小卡也是這家醫院嗎?”看到網帖,孟海梅立即打電話向計生委員詢問,得到准確信息後,她回帖:“是這家醫院。憑雙方單位開出的初婚未育證明,還有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到居委會辦理孕婦聯系單,然後憑此單到醫院建小卡。”
通過這一系列回復,孟海梅所在居委會知道了居民的信息關注點。後來,他們針對孩子、孕婦等一系列問題專門發帖全面通告,以免居民問了才答。
古浪苑居委會顧培紅介紹說,有的小區沒有物業管理。一次,一位業主發帖:“我們樓下的垃圾堆了很長時間了,難道沒有物業就沒有人收垃圾了嗎?”顧培紅立即給環衛部門打電話,環衛車很快到來,垃圾被及時清理。
楊浦區新江灣城街道是最早啟動“雙版主、雙進入”的街道,目前在搜房網上的業主論壇已達13個。2年間,發帖總量達到了50萬條,日均上網居民達3000人。居民與居委會干部對話涉及的問題林林總總,從小區管理,到鄰裡矛盾、教育、就醫……面對這些問題,東森涵碧小區居委會的經驗是:網上問題第一時間回復,能解決的第一時間解決。
居民的事兒、百姓的事兒,都是一地“雞毛”,很瑣碎。“但正是對這些瑣碎問題的及時解答,加強了居民與居委會的溝通與互動”,普陀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賈成芳說。
借助網絡開展更多活動
與居民溝通更輕松平和
過去,居委會干部與居民的溝通主要是通過走訪、布告欄發通知。當了版主之後,又多了一條渠道。論壇上的交流,不再是一對一,而是一個對一群。更重要的是,居委會干部從中學會了用網民的語言和方式與居民溝通,更輕松、平和了。
顧培紅介紹,沃爾瑪在小區附近設店前,需要招聘員工。按過去的辦法,她們在小區內張貼招聘信息就完了,但現在,同時還在業主論壇上發布。意外的是,網上的這麼一條信息,一周內的點擊量達8000條,這讓她很是激動。“過去,貼了通知,不知道大家看了還是沒看,但現在很清楚,起碼有8000人次點擊看過。”她說。
更多的居委會版主利用業主論壇渠道開展工作。闵行區吳泾鎮永南居委會將小區業主論壇分十五個版塊,有社區黨建、社區活動、書畫沙龍、健康天地、百姓聊吧、業主熱線、便民信息,分類管理。學習吳大觀等先進人物的事跡也上了論壇,一段一段,言簡意赅。
而明園村居委會則通過業主論壇推動居民的交流。瞿燦鳳的做法是,調動居民到網上曬寶寶,吸引大家互相溝通。“有的居民因為曬寶寶成了好朋友。”她說。有的社區則發起流水席的創意,在小區擺起百人長桌板凳,小區的家家戶戶可以把飯菜端出來吃,“許多人同住一個小區幾年不相識,這麼一來,大家都認識了,增進了了解。”搜房網徐春燕介紹。
居委會干部當版主,是否會削弱原有版主的影響力?“過去我們的活動是網民自發的,現在,我們有了居委會干部的支持,能做的事兒更多了”,在浦東赫赫有名的版主“吉米外公”說,“‘雙版主’不是削弱,而是增加了我們的影響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