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來,中國房地產行業在投資額、開發面積、竣工面積和銷售面積等方面都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建設部也曾組織專家論證:房地產投資及住房消費對國民經濟的直接帶動系數為1.5-2個百分點,加上間接帶動系數,可達2-3個百分點,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因此,國家出台一系列宏觀政策與法規,逐步推動與規范房地產行業,保持行業健康持續的發展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 一、中國房地產行業現狀描述 房地產業是指土地、建築物及其地上的附著物,包括物質實體和依托於物質實體上的權益,行業特性主要集中在自然特征、經濟特征和增值特征三個方面。 二、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預測 (1)宏觀政策和法規將成為指引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國家宏觀政策和措施使得房地產業已經成為最為復雜和風險巨大的行業,房地產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嚴峻的考驗。目前,在宏觀調控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房地產業界紛紛進行探索發展方向,不斷創新理念和運營模式,積極調整策略,主動應對政策變化,化解風險許多地方性的、處於領導地位的房地產企業正在不斷調整和制定新的競爭戰略,應對行市場的激烈競爭。
總結國家幾次宏觀調控的策略及效果,進一步判斷目前政府管理調控思路:結構性、全方位、綜合性、指導性、操作性、實效性、針對性;宏觀調控應是階段性的控制措施,預測未來政策走向是發揮各級政府的作用,注重政策配套和落實,但行業發展基本環境和條件以及總體目標不會改變;預計後續趨向是調控措施的進一步深化、細化,增強可操作性和指導性、針對性,適當修正調控措施;根據調控意願和預期,房地產市場會發生很大變化,可能是在兩、三年時間內會發生,房地產行業總體發展應趨向於健康、成熟、有序、規范、均衡。
(2)房地產行業經營專業化和細分化、市場拓展化和區域化趨勢明顯
房地產企業更加專注於房地產市場的細分研究,經營專業化運作模式已經成為房地產業的主要發展趨勢。
專注於產品特色萬科以城鄉結合帶的大眾住宅項目開發作為核心業務,積極通過股權合作的方式增加各地的土地儲備,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的持續開發能力與市場競爭力;中海分拆其建築業務,專注於房地產開發,以打造城市中心的高端房產為主業,通過不斷的創新開發保持和提升其品牌形象;恆大地產與各大知名品牌建立戰略供應聯盟,強化成本控制,提高企業收益;合生創展選擇城市中有發展潛力的大宗土地,依靠大規模開發降低成本,形成規模經濟效益。以開發中高檔住宅為主企業,以中海、復地代表,以開發經營商業地產為主企業,以萬通、保利代表。
專注於特定區域房地產市場的開發,以房地產為主營業務,做專、做精、做強,成為區域房地產市場的領先者,占據和拓展區域市場的優勢競爭,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區域領先房地產企業銷售額占本地市場份額的3-5%。復地地產有選擇性地進入北京、武漢等地市場,以開發中高檔住宅為主;招商地產在9大城市,產品包括高檔寫字樓和中高端住宅項目。大華地產立足上海,拓展到南京、武漢、馬鞍山、沈陽等地,以房地產為主業,努力開拓商業地產市場。綠城產品以面向中高層收入居民的優質住宅公寓和別墅為主,業務拓展至北京、上海、長沙、廣州等城市。
(3)房地產行業縱向整合,產業價值鏈向上下游延伸
房地產企業通過在房地產市場中的優勢資源積累,通過業務整合和良好的資金鏈,逐步向復合性地產企業發展。以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范圍逐漸向房地產產業鏈的相關行業延伸,成為集開發、建材、裝飾、銷售、物業管理、資產[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