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的論文還什麼核心期刊上比較容易發表 上百度搜索下相關的網址吧。 上百度搜索下相關的網址吧。 2008年我州經濟形勢分析及明年趨勢預測 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全州各族人民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一年。一年來,面對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不確定因素之多、突發事件沖擊之大、社會局勢之復雜的嚴峻挑戰,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州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工作取向,堅持穩定發展兩手抓,堅定不移推進“富民安康”工程,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全州經濟保持了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基本判斷及全年走勢預測 今年以來,我州經濟增長呈高位趨穩、逐季回落的態勢,但全年經濟將依然保持平穩增長趨勢。前三季度,全州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58.15億元,增長11.5%,同比回落1.7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17位。分季度看,三季度gdp增長9.4%,比二季度回落3.2個百分點,同比大幅回落3.9個百分點;二季度增長12.6%,比一季度回落1.5個百分點,同比回落0.6個百分點,逐季慣性下滑趨勢非常明顯。因此,初步預計全年gdp突破90億元大關,達到94億元,增長10.2%左右,比上年回落3.3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測算,全州人均gdp可達9640元。今年經濟增長減緩的主因是工業增速大幅回落,初步測算因工業增速回落而導致gdp增長減少2.9個百分點左右。盡管全年經濟增長率比上年有所回落,但這個速度仍然快於改革開放以來我州gdp的年平均增長速度,而且實現了全州經濟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全年經濟運行的主要特征: (一)有效供給持續增長,但增幅有所回落。 一是農業生產形勢平穩增長。在“農業科技發展年”、農產品價格上漲和各項補貼優惠政策等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農村經濟平穩增長。預計,全年糧食總產量18.72萬噸,增長6.5%,其中小春糧食產量2.51萬噸,增長1.5%;油料產量可達2344噸,增長64.3%,其中油菜籽產量1458噸,增長105.6%,創歷史新高。畜牧業遭受雪災的影響,牲畜存欄、出欄數呈下減趨勢。預計全年各類牲畜存欄478萬頭(只、匹),比上年減4.3%左右;出欄123萬頭(只、匹),比上年減3.1%左右。初步預計,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23.4億元,增長1.3%左右,比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 二是工業生產和效益增速大幅下滑。受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企業生產成本提高、國際國內需求減弱、我州主要礦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電力供求矛盾、缺少新增的投產大項目和重點企業的支撐作用減弱等不利因素的沖擊及其滯後影響的相互疊加,今年全州工業生產和效益增長呈明顯回落趨勢。1-10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6.9億元,增長18.4%,增幅比1-9月回落3.2個百分點,同比大幅回落15.4個百分點。1-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7.5倍,實現利稅總額11.92億元,增長24%,同比大幅下滑32個百分點。全年在需求減弱、礦產品價格可能繼續下跌的情況下,工業生產和效益整體回落趨勢不會改變。初步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0.5億元,增長17.5%左右,比上年回落16.9個百分點,對全州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同比下跌10.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效益在成本上升和需求減弱的雙重壓力下,將呈大幅下滑之勢。 三是服務業繼續穩步發展。盡管第三產業中的交通運輸業、旅游業、住宿餐飲業及居民服務業等行業遭受重創,但我州第三產業依然保持穩定增長勢頭。前三季度,全州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2.46億元,增長10.7%。考慮到後幾個月運輸、住宿餐飲、旅游等服務業的復蘇,初步預計,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5.4億元,增長11.5%左右,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二)有效需求增長仍較強勁。 一是投資增長繼續保持較高水平,投資規模創新高。今年以來,在重點項目的支撐作用下,投資結構繼續調整,社會薄弱環節和優勢產業投資得到加強,投資仍將持續增長,投資規模明顯擴大。1-10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6.4億元,增長25.8%,同比回落2.2個百分點。初步預計,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億元,增長21.2%左右,比上年回落3.7個百分點,剔除物價上漲,實際增長6.5%左右。其中重點項目完成95.5億元。 二是消費呈現穩步增長態勢,但住宿餐飲業增幅大幅回落。今年以來,在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長、民生明顯改善、居民消費方式進一步轉變以及市場物價上漲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州消費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但受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住宿餐飲業增速大幅回落。1-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7億元,增長18.2%,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剔除物價上漲,實際增長5.5%。其中住宿餐飲業僅增長10.3%,同比回落9.2個百分點。初步預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達27.19億元,增長18.4%左右,剔除物價上漲,實際增長7.6%左右。其中住宿餐飲業零售額增長11.5%左右,比上年回落7.4個百分點。 (三)財政收入繼續保持高位增長。 積極培植重點財源,依法加強收入征管,調整優化支出結構,促進了財政與經濟的良性循環。1-10月,全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82億元,增長43.6%,同比回落8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性收入4.7億元,增長44.9%。全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確保完成8.65億元,增長30%;力爭完成10億元,增長50.4%,實現連續4年保持在50%以上的高速度,占gdp的比重達9.4%,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四)民生改善,實惠增多。 我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力推進67個“惠民行動民生工程”項目,重民意,順民意,解民憂,助民困,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產生活問題,更加重視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促進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實惠增多。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52元,增長28.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365元,增長18.6%;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財政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的支出分別達到4.18、2.39和6.18億元,分別增長10.8%、27.2%和25.6%。初步預計,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達11450元,比去年增收1200元以上;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將超過1890元,增長12%,實現了連續7年保持在12%以上的增幅。 (五)民營經濟增速大幅回落。 受“3.14”和“5.12”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州民營經濟特別是二、三產業中的個體私營經濟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民營經濟增速大幅度下滑。前三季度,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19.05億元,增長11.7%,同比大幅下滑3.7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同比下跌3.5個百分點。初步預計,全年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34.8億元,增長10%左右,比上年大幅回落4.6個百分點,是2001年以來增速最低的一年。 (六)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差異擴大。 今年,我州縣域經濟呈現發展極不平衡,差異明顯擴大、經濟發展協調性差的運行特征。前三季度,康定、泸定、丹巴、九龍、雅江、白玉、鄉城七縣gdp總量占全州的59%,成為推動全州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gdp增長最高的縣達25.8%,最低的縣僅3.8%,懸殊2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最高的縣達33.8%,最低的縣下降43.1%,懸殊76.9個百分點。 (七)物價漲幅將有所回落。 今年5月份以來,我州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總體上呈逐月回落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甘孜調查隊調查顯示,前三季度,我州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8.5%,比1-5月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回落5.9個百分點,但漲幅依然處於較高水平。隨著農產品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以及物價翹尾因素的明顯減弱,全年物價漲幅將進一步回落。 二、2009年經濟增長走勢分析與預測 展望2009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我州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更加嚴峻,但也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平穩較快增長的主流不會改變,前景依然看好。根據當前經濟運行的基本情況和經濟增長周期性的一般規律,結合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對2009年全州經濟作出以下簡要分析和預測。 (一)國際國內經濟放緩制約全州經濟上行通道。國際經濟環境愈趨嚴峻,美國次貸危機已發展成全球金融危機,美、歐、日、俄、印、巴等國經濟紛紛走低或對明年的預測值調低,直接影響到我國、我省外部需求減弱,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降低。初步預計,2009年我國gdp增長8%-9%,我省gdp增長10%左右,通脹壓力明顯緩解。與此同時,受國際需求減少,石油、鉛、鋅、銅等初級產品價格存在繼續大幅回落趨勢,這將制約全州經濟加快發展。 (二)“3.14”事件和地震對全州經濟的滯後影響不可低估。今年,全州經濟增長率由一季度的14.1%回落到三季度的11.5%,初步預計全年增速比上年回落3.3個百分點。而且,不利因素影響程度較深,對我州經濟社會的沖擊前所未有,要完全實現恢復發展,還需要一二年的時間。 (三)經濟波動增長的周期性特征明顯。通過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州經濟增長周期性特點顯示,伴隨著全州經濟周期性變化的是政府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松緊循環,以及工業、投資和消費增速的快慢變化。比如,“十五”期增長12%,“九五”期增長2.2%,相差9.8個百分點。目前,我州經濟正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第5次經濟增長周期的上升階段,2001-2008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2.3%,按照經濟增長周期性的一般規律,明年仍將保持12%以上的較快增長。 (四)全州經濟總體上將呈現加快發展勢頭。盡管今年我州經濟受“3.14”事件、“5?12”汶川特大地震、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及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經濟增速明顯減緩。但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建設與發展,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生產發展、投資和消費需求擴大、質量提高,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進一步夯實,支持經濟發展的軟、硬件環境得到較大改善,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顯著增強。當前,國家對宏觀經濟政策作出重大調整,即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包括加快建設民生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快“三農”、水利、交通運輸、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並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從明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加大技改力度。因此,這些利好政策都將促進全州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又好又快發展。 1、農業生產保持穩定發展。在農業科技發展年的推動作用下,糧食、牲畜生產形勢會好於今年,若在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情況下,明年糧食產量有望達19.3萬噸,增3%左右;牲畜存欄達480萬頭(只),牲畜出欄達124萬頭(只),增1%左右。預計第一產業增加值達25.2億元,增長2.5%左右。 2、工業繼續保持增長趨勢,但增速將會放慢。一是在“工業強州”戰略的推動下,水電、采礦、中藏藥制造等優勢支柱產業的建設和發展步伐將逐步加快;二是將新增3戶電力工業企業;三是隨著工業投資力度的加大,電站、輸出網、站、礦等項目的建成,增加49.8萬千瓦的裝機容量,將形成明年新的增長點。但是,受國際需求減少,鉛、鋅、銅等初級產品價格有可能繼續低位運行,ppi增速有望回落,將影響我州工業經濟增長。預計明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4.1億元,增長16%左右,增速有所回落。 3、投資需求將進一步擴大。一是水電、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牧民定居等投資項目的釋放和啟動,對[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