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農村辦沙石廠需要辦哪些證估計需要多少錢正文

農村辦沙石廠需要辦哪些證估計需要多少錢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農村辦沙石廠需要辦哪些證估計需要多少錢
 
青秀區在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認真做好"大延伸、大調研、大實踐"工作,城區四家班子領導分別率領調研組深入村坡、走進農戶,針對影響城鄉經濟社會資源共享、互動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多層面、全方位進行調查研究,探索農村經濟發展新思路,實現農村發展、村民致富.
記者日前深入采訪,一串串數字,一件件實事,著實讓記者頗受感動:
由城區發改局、扶貧辦投資33萬元的青秀區伶俐鎮上王村至那樟石龍坡的四級沙石路建設項目完成並正式通行;30萬元抗災救災資金積極為災區農民開展災後重建工作;投入資金29萬元修建的37個農村書屋將面向農民朋友開放,讓農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的"早春";投資19萬元建設的長塘鎮六鋁坡水池管道正在竣工鋪設;投入10.2萬元舉辦的農民運動會,豐富了廣大農民朋友的文體生活;科技局投入經費3.6萬元的科技專款,已經購買優良甘蔗種,分發給伶俐鎮獨嶺村在今年冰凍天氣中受災的農戶,目前補種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hh
"城區給我們派來了新農村指導員,還投入資金幫我們搞新農村建設,我們的日子,真是越來越紅火,就像芝麻開花mm一節比一節高啊!"現在,青秀區的許多農民說起村裡新景象,不禁喜上眉梢.
這些變化,都源自青秀區委、政府近年來,特別是在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中在機關單位、城市社區、轄區企業與鎮、村之間,深入開展了"黨群心連心,結對幫扶手牽手""百企農村行,建設新農村""科企聯合、共謀發展"、建立農村便民服務機構等一系列城鄉結合、黨群共建的結對幫扶活動,對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結對幫扶:以城帶鄉共同發展
劉圩村很多村民都是養魚專業戶,但一直苦於不知如何增產增收,了解到這一情況後,中山街道的東方園社區黨支部組織駐社區單位廣西水產研究所的技術人員前往劉圩村,給農民傳授養魚知識;劉圩鎮麓陽村的大米遠近聞名,價格比市內價格低,但就是找不到銷路.中山街道黨工委根據街道轄區內餐飲企業需要大量的農副產品這一實際,積極向竹籬笆、餃子王等店家推薦麓陽村的大米,村裡的大米找到了銷路,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hh
在采訪中,這樣的例子很多,城區充分利用機關和轄區單位的資源優勢,形成強大的幫扶合力,改變農村孤軍奮戰的局面,從資金、技術、信息、流通、加工等方面進行幫扶,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新局面.
記者了解到,為了形成城區各級黨組織齊抓共管、城鄉各界橫向互促、共同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機制,青秀區委、政府建立了新農村建設定點幫扶聯系制度.今年以來,實行由城區四家班子黨員領導帶頭、城區各級黨組織與轄區農村黨組織和黨員"一對一"結對幫扶制度;充分利用城市黨建的先進經驗和雄厚的資源優勢,組織城區5個街道黨工委與四個鎮黨委、45個城市社區黨組織與4個鎮的37個行政村黨組織結對幫扶,在各村開展農村基層黨建、信息技術、產品銷售、文化建設、經濟建設、扶貧濟困等工作的共建共享活動;鼓勵發動各單位、企業與農村黨組織、黨員建立交流關系,支持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幫助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另外,城區各級機關黨員311名與農村五保戶、特困戶、貧困學生結成260對幫扶對子,形成以城帶鄉、共促共進的基層黨建良好發展格局.
科企聯合:發展特色效益農業
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生產,從2007年起,青秀區積極與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黨組織聯系,派出農業科技專家和近百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幫助所駐村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規劃發展項目,積極爭取支農資金,加快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大力培育優勢主導產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
今年,青秀區分別組織廣西農科院、廣西大學等水果、甘蔗、食用菌、桑蠶專家六批次到4個鎮開展技術培訓,檢查農作物受災情況,並為農民朋友開展防災減災技術培訓.
劉圩鎮以建立特色產業示范基地為突破口,先後建立了團黃村香芋示范基地、劉圩村桑蠶示范基地、那裡村和槐裡村蘑菇示范基地、麓陽村香米示范基地等9個特色產業示范基地.通過基地建設,影響周邊群眾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全鎮掀起了特色農業種植高潮.
青秀區投資50萬元打造了面積450畝的伶俐鎮科普示范基地.該基地主要以種養為主,有龍眼樹150畝、竹林200畝、台灣大青棗50畝、牧場10畝,建有野豬養殖場、種兔場、養鵝場,基地集農業新產品引進、新技術推廣、農民培訓為一體.
加強技術交流合作與技術幫扶.目前,已經有廣西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西技術情報研究所等5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分別與城區的南陽鎮衛生院、劉圩鎮農業服務中心等6個鎮級企事業單位簽訂了科技合作意向協議書,與轄區企業、農村開展科技結對幫扶23家,解決技術難題30個.
建立便民機構:做農民的貼心人
過去,群眾辦理審批類的事務從村上到鎮上,從鎮上到城區需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的跑,一個程序一個程序的找人辦,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群眾對辦事部門不熟,辦事程序不清楚,往往要跑好幾趟才能辦好事情,費工費力,既不利於群眾辦事,又容易滋生腐敗環節,影響了老百姓對黨政機關部門的滿意程度和黨群干群關系.
對此,2007年5月中旬,青秀區委、政府在南陽鎮啟動了便民服務站(點)試點工作,把便民服務站設在鎮政府,便民服務點設在村委會,開展一系列便民服務工作,獲得了上級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好評,其後,在南陽鎮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城區4個鎮和津頭街道辦事處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務站,46個村都建立了便民服務點,各鎮(街道)、村便民服務站(點)均設有固定辦公場所,工作人員由鎮干部、村定工干部、駐村指導員組成,實現了農村便民服務網絡全覆蓋.服務站(點)成立後,以代辦群眾申請辦理的各類事項為主要工作職能,按照"一站受理,內部運作,上下聯動,全程服務"要求,實行"一站式"服務.凡群眾需要辦理的事項,只需向服務站(點)提供有關材料,提出辦事申請,由服務站(點)代辦人代表申請人負責全過程辦理,並承諾辦理時限,切實做到"變群眾跑為干部跑,變多次辦為一次辦,變隨意辦為規范辦,變遲緩辦為高效辦",大大方便了群眾,使廣大農村群眾足不出村(鎮),就可以一次性高效快速地辦結所需辦理的事項.便民服務站(點)啟動至今,已為群眾審批、代辦各種事項、證件1325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100%.
青秀區委主要領導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戰略任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動員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城鄉聯動.青秀區積極建立全社會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機制,引導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各界人士對鄉村進行結對幫扶,引導人才、智力和資金等流向農村,為廣大農民熱心服務,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從實踐看,效果非常明顯."
青秀區委主要領導表示,青秀區今後將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要求,用工業的理念謀劃農業,用城市的理念管理農村,充分發揮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作用,加強城市經濟對農村的輻射帶動,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資源對農村的支持,加大城市文化、科技、衛生、醫療等社會事業對農村的服務,鼓勵和引導企業參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並尋找商機,改善農民生活,增加農民收入,豐富農村文化社會事業,改變農村面貌,凝聚各方力量,發揮各方優勢,加快新農村建設,呈現工業反哺農業、城鄉協調發展的態勢.
 

想租房子,上什麼網最好啊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