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妻子全家都滿門抄斬,後來不知為何又改為凌遲。 “凌遲”就是“千刀萬剮”,北京城裡的老百姓因聽信清軍就是袁崇煥引來的,都罵袁是漢奸,劊子手還沒有動手,就撲上去咬他的肉了。 一代抗清名將就這樣被咬死了。 根據金庸《袁崇煥評傳》改寫 永遠的袁督師 ——袁崇煥鑒賞 信科院03物本(1)班梁鴻 這是一個富有戲劇性的歷史悲劇故事,在那個昏君執政,奸臣當道的社會,注定袁崇煥的當官生涯就是以悲劇結束的。 袁崇煥是個文官,卻有著非凡的軍事才能。連崇祯也不得不說:“守遼非蠻子不可”。可見,袁崇煥在當時的國防地位是如何重要的。但是袁崇煥不會當官,他不奉承魏忠賢,不迎合崇祯,以致於朝中不少奸臣彈劾他,說他的壞話。崇祯對他可以說是又愛又恨又怕。愛,是他的軍事才能,在當時可以說是唯一一個可以拒清的大將,恨,是他不懂得體諒自己,經常向自己追債(索軍饷)。怕,是他的本領太大了,說不定有一天會篡位奪權。 面對著朝野內外的各種猜忌,袁崇煥是無奈的,他的心在滴血,他的忠心沒有人理解,他根據實際情況主張議和,積蓄力量以後再進攻,卻被誤為像秦桧和金議和一樣,所以,直到被判凌遲之刑時,主張議和也是一個重要的罪名。 袁崇煥倒下了,是在昏君的猜忌,奸臣的陷害和無知的北京城百姓的詛罵中倒下的。袁崇煥一倒下,明朝的未期便加速來臨了。“袁督師這樣忠勇,還不能免,我們還在這裡干什麼?”從此,清兵長驅直入,朱家王朝片刻瓦解,梁啟超曾對袁崇煥有過這樣的評價:“袁督師一日不去,則滿清萬不能得志於中國”。很可惜,崇祯這蠢才非要殺袁崇煥不可,好像在說:“誰叫你比我能干?”崇祯是愚蠢的,愚蠢的人往往喜歡搞垮比自己能干的人。 袁崇煥倒下了,他的大將生涯是以轟轟烈烈的抗清開始的,而他的倒下卻是被北京裡的老百姓像瘋狗一樣鬧鬧烘“咬”死的。 建議你看閻崇年先生的《袁崇煥論文集》。 樓上的根本是答非所問袁崇煥不是高瞻百世的哲人,不是精明能干的政治家,甚至以嚴格的軍事觀點來看,他也不是韓信、岳飛、徐達那樣善於用兵的大軍事家。他行事操切,性格中有重大缺點,然而他憑著永不衰竭的熱誠,一往無前的豪情,激勵了所有的將士,將他的英雄氣概帶到了每一個部屬身上。他是一團熊熊烈火,把部屬身上的血都燒熱了,將一群萎靡不振的殘兵敗將,燒煉成了一支死戰不屈的精銳之師。他的知己程本直稱他是“癡心人”,是“潑膽漢”,全國惟一肯擔當責任的好漢。袁崇煥卻自稱是大明國裡的一個亡命徒。亡命徒是沒有家庭幸福的,日日夜夜不得平安。官居一品,過的卻是亡命徒生涯,只因這十年之中,他生命之火在不斷的猛烈燃燒。司馬遷在《留侯世家》中說,本來以為張良的相貌一定魁梧奇偉,但見到他的圖形,容貌卻如美女一般。我們看到袁崇煥的遺像時,恐怕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圖像中的袁崇煥雖不怎樣俊美,但洵洵儒雅,很難想像這樣的一個人竟會如此剛強俠烈。”——《袁崇煥評傳》
上一页 [1] [2]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