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陳詞:30分
(2)綜合印象分,計100分
語言風度:50分
團體配合,臨場反應:50分
每場評出優秀辯手一名,優勝隊伍一支.
3.勝負判斷
(1)每場比賽的勝負判斷由五個老師的綜合評定決定,分數高者獲勝。
(2)單場最佳辯手只作為個人獎項的評審依據,與判斷每場勝負無關。單場最佳辯手由評委集體商議評出,不設置分數標准。
七、辯論賽題目:
1.環境保護應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正方:以人為本)
2.人類將毀於科技嗎(正方:人類將毀於科技)
3.好馬吃不吃回頭草?(正方:好馬要吃回頭草)
4.學校該不該對網絡限制(正方:應該對網絡限制)
5.高中階段應不應該分科?(正方:應該)
6.大學生先擇業還是先就業?(正方:先擇業)
7.大學生打工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正方:利大於弊)
8.報考志願時是應該更重視專業的選擇還是更注重學校的選擇?(正方:專業的選擇)
9.網絡是否使人更具個性化?(正方:網絡使人更具個性化)
10.我們是否要以成敗論英雄?(正方:要以成敗論英雄)
11.大學生校外租房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正方:利大於弊)
12.網絡對於文學的發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正方:利大於弊)
13.逆境和順境哪個更利於人才的培養?(正方:逆境)
14.台灣問題應該以和平方式解決/應該以武力方式解決(正方:以和平方式解決)
15.大學生談戀愛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正方:利大於弊)
16.網絡游戲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正方:利大於弊)
活動預算:
1.獎品150元
2.打印費20元
3.其他費用30元
合計:200元
工作分配:
比賽分兩個場地同時進行,工作分配大致如下。(具體可能需要臨時調整)
1.主持人:高爽,崔靜蓉(或張亞東)
2.記時員:李,白,張白,夏
3.現場紀律維持及後勤工作:榮周 肖周邵 方 趙孫
獎項設置:
1. 團體前三名
2.最佳辯手1人,優秀辯手若干
經管學院學生會學習部
2005年10月13日
附表1
辯論賽團體評分表
評分類別 正方 反方 點評對比
辯
論
階
段
評
分 陳詞
(滿分30分)
攻辯
(滿分40分)
攻辯小結
(滿分20分)
自由辯論
(滿分60分)
回答提問
(滿分20分)
總結陳詞
(滿分30分)
綜合
印象
評分 語言風度
(滿分50分)
團體配合,臨場反應(滿分50分)
合計 總計
(滿分300分) 及
辯 題
也也吃雞 也也不吃雞
辯論賽規則:
1、辯論賽內容必須符合四項基本原則,必須符合國家的政策,符合space規space紀、健康向上。
2、辯論不得作謾罵、誣陷等任何人身攻擊。
3、雙方各派四名選手上場,分別為一、二、三、四辯。
4、開篇立論 (1)開篇立論要求邏輯清晰,言簡意赅。
(2)正方一辯表明己方觀點,時間為1分鐘。
(3)反方一辯表明己方觀點,時間為1分鐘。
5、攻辯 (1)攻辯由雙方二、三辯參加,正反方交替進行。正反方二、三辯各有且必須有一次作為攻方,辯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數限制,攻辯雙方必須單獨完成本輪攻辯,不得中途更替。
(2)辯方必須答復攻方問題。攻辯角色不得互換,辯方不得反問,攻方不得回答問題。
(3)正反方選手要完成每一輪攻辯階段。攻辯角色不得互換,辯方不得反問,攻方不得問答問題。
(4)攻辯階段為20分鐘,攻方每次提問不得超過4分鐘,每輪必須提出二個以上問題,辯方每次回答不得超過6分鐘。
(5)正方二辯選擇反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攻辯,時間為20分鐘。反方二辯選擇正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攻辯,時間為20分鐘。
(6)正方三辯選擇反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攻辯,時間為20分鐘。反方三辯選擇正方二辯或三辯,進行一對一攻辯,時間為20分鐘。
(7)正方一辯進行攻辯小結,時間為20分鐘。反方一辯進行攻辯小結,時間為20分鐘。
6、自由辯論 (1)由正方開始發言,雙方自動輪流發言。發言辯手落座為發言結束,即為另一方發言開始的記時標志,另一方辯手必須緊接發言。
(2)雙方各有4分鐘發言時間,共計8分鐘。
8、結辯 (1)反方四辯總結己方觀點,時間為3分鐘。
(2)正方四辯總結己方觀點,時間為3分鐘。
9、比賽結束,請評委代表點評本場辯論賽,並評出雙方得分。
10、比賽按計劃時間進行,任何一方遲到超過十分鐘,作棄權處理。
辯論賽評分規則
1、團體分共200分 開篇立論 20分 攻辯 20分 攻辯小結 20分 自由辯論 70分 總結陳詞 30分 團體配合及臨場反應 40分
2、個人得分共50分 語言表達 10分 層次性、條理性、流暢、准確 機智幽默 10分 語言幽默、合乎邏輯、緊扣提問、從容應對 表情風度 10分 自然大方、回答從容自如,提問深刻有力、尊重對方、評委及觀眾 綜合印象 10分 整場辯論賽的表現
3、辯論賽結果 總分=個人得分總和+團體得分 注:個人得分總和即四人個人得分之和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