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房屋排水溝以內屬於房產面積嗎正文

房屋排水溝以內屬於房產面積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導致嚴重傷根。第二,要選擇無立枯病和紫紋羽病等病菌的土壤。以免苗期攜帶這兩種病害造成蔓延。因此,凡有這兩種病的土地,如果園、桑園、胡蘿卜、棉花、苎麻等地均不宜作育苗地,更不宜與蘆筍連作。第三,蘆筍苗生長極慢,而株行距大,易滋生雜草。因此,要選擇雜草少的土地,尤其不能有多年生雜草。
(2)整地為使幼苗茁壯生長,根系發育好,每公頃施腐熟廄肥30000千克,翻耕入土。土壤酸度大的地方,還應撒施消石灰1130千克,以矯正土壤酸度。翻土要求淺耕,以免根系入土太深,不利於起苗。為防止地下害蟲為害,整地時每公頃撒辛硫磷15千克,混在土中,然後築成1.5米寬的高畦,並應挖好排水溝,以便於排灌。一般大苗苗圃與大田比值為1:10。
如果用營養缽育小苗,最好制備營養土。營養土要求肥沃、疏松,既保水又透氣,土溫容易升高,無病菌、害蟲和雜草種子。一般用潔淨園土5份、腐熟堆廄肥2~3份、河泥1份、草木灰1份、過磷酸鈣2%~3%,充分混合均勻,用40%甲醛100倍液噴灑,然後堆積成堆,用塑料薄膜密封,讓其充分熏殺、腐熟發酵,殺滅病蟲和雜草種子。如土壤酸度大,還需加撒石灰矯正。堆制應在夏季進行,翌年播種前將這種培養土盛於直徑6~8厘米的營養缽中。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90/92/43/1167909243.14621611.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90/92/43/1167909243.14621611.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名字】
拉丁語學名:asparagusofficinalis
英語名字:asparagus
中文別名:石刁柏、龍須菜
[編輯本段]【科屬】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單子葉植物綱liliopsida
目:天門冬目asparagales
科:天門冬科asparagaceae
屬:天門冬屬asparagus
種:蘆筍a.officinalis
[編輯本段]【起源與分布】
蘆筍又叫“石刁柏”、“龍須菜”等。原產於地中海東岸及小亞細亞,至今歐洲、亞洲大陸及北非草原和河谷地帶仍有野生種。已有2000年以上的栽培歷史,17世紀傳入美洲,18世紀傳入日本,20世紀初傳入中國。世界各國都有栽培,以美國最多。
中國栽培蘆筍從清代開始,僅100余年歷史,在沿海地區各大城市郊區零星栽培,當地鮮銷。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台灣省的蘆筍外銷量逐年增多,到80年代台灣省的蔬菜出口量占總物資出口量的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蘆筍的出口量在蔬菜中首屈一指。1980年台灣省的出口量為7.64萬噸蘆筍罐頭,冰凍蔬菜僅為6.15萬噸。台灣省蘆筍罐頭的出口量占世界貿易量的70%以上。80年代後,台灣省由於蘆筍品質不佳,種植蘆筍經濟效益有所輕視。因而種植面積逐年下降,到1987年蘆筍罐頭出口量僅為1.21萬噸,以年23.1%的速度遞減。由此,國際市場蘆筍緊俏。從1984年開始,這種形勢促使中國福建、河南、陝西、安徽、四川、天津等地市大規模地發展蘆筍生產。到2007年栽培面積達到172萬公頃,特別是山西省擁有蘆筍種植的兩個明星基地,即永濟市30萬畝黃河灘塗蘆筍種植基地和世界自營白蘆筍面積之最(10000畝)的河津市和平農場有限公司,處在蘆筍的最佳生長帶(南北緯30~40度之間)的得天獨厚優勢使山西成為全國蘆筍主要生產基地。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有資料顯示,山西蘆筍曾經連續兩年列全國產量、出口量首位和全省農產品出口第一位。山西生產的蘆筍90%以上銷往歐盟、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山西省蘆筍罐頭和速凍產品年生產能力已達到全國的50%,占世界貿易量的30%以上,在全國蘆筍生產和出口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編輯本段]【營養價值與用途】
被稱為“蔬菜之王”的蘆筍營養價值最高,每1千克鮮蘆筍中,含蛋白質25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50克,粗纖維7克,鈣220毫克,磷620毫克,鈉20毫克,鎂200毫克,鉀2.78克,鐵10毫克,銅0.4毫克,維生素a900國際單位,維生素c330毫克,維生素b1:1.8毫克,維生素b2:0.2毫克,煙酸15毫克,泛酸6.2毫克,維生素b6:1.5毫克,葉酸1.09毫克,生物素17微克,可放出熱量109.2千焦耳。蘆筍以嫩莖供食用,質地鮮嫩,風味鮮美,柔嫩可口。除了能佐餐、增食欲、助消化、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外,因含有較多的天門冬酰胺、天門冬氨酸及其他多種舀體皂甙物質,可防癌抗癌,對心血管病、水腫、膀胱等疾病均有療效。天門冬酰胺酶是治療白血病的藥物。因而,蘆筍已成為保健蔬菜之一,目前國內外已有多種采用蘆筍為主要原料的抗癌藥,保健品,這是它能在世界上大面積種植,暢銷不衰的重要原因。
[編輯本段]【特征特性】
1.形態特征蘆筍屬百合科,天門冬屬,是雌雄異株宿根性多年生植物。
(1)根蘆筍為須根系,由肉質貯藏根和須狀吸收根組成。肉質貯藏根由地下根狀莖節發生,多數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層內,壽命長,只要不損傷生長點,每年可以不斷向前延伸,一般可達2米左右,起固定植株和貯藏莖葉同化養分的作用。肉質貯藏根上發生須狀吸收根。須狀吸收根壽命短,在高溫、干旱、土壤返鹽或酸鹼不適及水分過多、空氣不足等不良條件下,隨時都會發生萎縮。蘆筍根群發達,在土壤中橫向伸展可達3米左右,縱深2米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耕作層裡。
(2)莖蘆筍的莖分為地下根狀莖、鱗芽和地上莖三部分。地下根狀莖是短縮的變態莖,多水平生長。當分枝密集後,新生分枝向上生長,使根盤上升。肉質貯藏根著生在根狀莖上。根狀莖有許多節,節上的芽被鱗片包著,故稱鱗芽。根狀莖的先端鱗芽多聚生,形成鱗芽群,鱗芽萌發形成鱗莖產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莖是肉質莖,其嫩莖就是產品。蘆筍的粗細,因植株的年齡、品種、性別、氣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條件等而異。一般幼齡或老齡株的莖較成年的細,雄株較雌株細。高溫、肥水不足、植株衰弱。不培土抽生的莖較細。地上莖的高度一般在1.5~2米之間,高的可達2米以上。雌株多比雄株高大,但發生莖數少,產量低。雄株矮些,但發生莖數多,產量高。
(3)葉蘆筍的葉分真葉和擬葉兩種。真葉是一種退化了的葉片,著生在地上莖的節上,呈三角形薄膜狀的鱗片。擬葉是一種變態枝,簇生,針狀。
(4)花、果實、種子蘆筍雌雄異株,蟲媒花,花小,鐘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雄花淡黃色,花藥黃色,有6個雄蕊,井有柱頭退化的子房。雌花綠白色,花內有綠色蜜球狀腺。果實為漿果,球形,幼果綠色,成熟果赤色,果內有3個心室,每室內有1~2個種子。種子黑色,千粒重20克左右。
 

上一页  [1] [2] 

經濟適用房如何申購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