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的泥牆房屋如何開展旅游開發 重慶瓷器口就是一個具有川東民居特色的明清古鎮。在古鎮的一家鐘家大院內,記者看到具有南北兼融特色的四川四合院。與北方四合院比,這個院落相對較小,不過又比南方的四合院要大。鐘家大院有敞廳和敞廊,各廂房與正房之間有門相連,而不是像北方四合院一般各自獨立。鐘家大院的屋頂高度也較北方同等規模四合院為高,在屋頂的瓦片中,每隔一定距離便有透明的玻璃瓦片。院內的講解員告訴記者:“屋頂高是為了更有利於通風,影瓦是用來透光的,相當於汽車天窗。沒有玻璃以前,那片瓦片被撐高來透光。”重慶瓷器口目前成為了一個旅游古鎮,沿街民居為下店上宅式,一層為店鋪,二層為住宅。據了解,這樣的民居形式,在川東地產的古鎮很常見,因為很多古鎮當時就是由於商品集散而形成,下店上宅式的民居也同時產生。出檐大也是川東民居的一個特點。在重慶廣安的肖溪古鎮,臨街建築出檐3米,沿街構成較寬的檐廊,可遮烈日、避風雨,也便於沿街擺攤設點,出檐下的空間構成了日常的公共空間。另外,川東的山居住宅,因坡就勢,依山崖而建,不大注重朝向,常常在同一住宅中,頭間在一層,次間到了二層,造成一、二層均臨街的景象。住宅基地的退台有橫向、有縱向,造成屋頂高低錯亂。-建築鑒賞穿斗式木架構中國古代建築木構架分為穿斗式和抬梁式,前者以柱直接承檩,沒有梁,具體做法是沿房屋的進深方向按檩數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載直接由檩傳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橫向貫穿起來,成一榀構架。每兩榀構架之間使用斗枋和纖子連接起來,形成一間房間的空間構架。而抬梁式則是柱上架梁,以梁承檩。重慶民居一般使用穿斗式構架,這樣方式用料較少,具有省工、省料優點,同時,密列的立柱也便於安裝夾竹泥牆。-民居亮點抱廳式天井抱廳式天井是四川民居的一大特色,重慶湖廣會館的廣安公所內,便有一個典型的抱廳式天井。廣安公所是湖北黃州府移民修建的一個府會館,整個建築依中軸線排列,由上往下依次是戲樓、天井、抱廳、大殿,兩側是附屬建築。抱廳上面有屋頂,可以遮風擋雨,但是這個屋頂比前後建築的屋頂要高,這樣,光線可以射入。同時,在抱廳牆體上,各開有兩個圓洞,增加了采光和通風性。抱廳是納涼、休息的共享空間,是一種傳統院落式空間的獨特表現形式。<ahref=" 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sz.house.sina.com.cn%2fsznews%2f2008-01-25%2f3932160.html "target="_blank"> http://sz.house.sina.com.cn/sznews/2008-01-25/3932160.html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