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買房,小高層1正文

買房,小高層1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在歐洲,住在六層以上的樓層被認為有害健康;在美國,高層住宅的房價比低層便宜一半;在俄羅斯,一樓失寵……實際上,每層都有自己的小氣候。樓層不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也不同。
日前,俄羅斯《科學與生活》上發表文章,探討人類合理居住高度的問題。
從一樓到三樓,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下,離地面很近,常常能傾聽到樹枝敲打窗戶———要說心理上舒適,這裡是最好的:同外部世界保持現實聯系,不用朝下瞧人。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氣循環減緩、空氣換氣受阻、陰影和濕度增大、污染也比較嚴重。因為汽車和柏油馬路使空氣中飽含甲醛、一氧化碳、氮……至少遠離汽車路干線200米才算安全。
一般人認為,三樓是最理想的,而恰恰正是這裡集結大量有害物質。五樓的有害物質就少得多,因為它們開始下沉或水平方向消散。
那麼,是不是越高越好呢?高層空氣清新、噪聲也少、景色也很優美。但是,城建生態學家卻認為,居住樓層不要超過六樓。因為高層的空氣並不像想象的那麼新鮮,大大小小的煙囪幾乎包圍城市,30米以上難免集結起有害物質。
心理學家和生態學家認為,如果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不要住在六樓以上的樓層,窗外的環境十分重要。身居高層,整天面對的是磚牆,能引起孩子對自己和對世界的不由自主的敵意。
理想住宅的標准是:房子不超過六樓,自然景色優美,一邊是公園,另一邊是秀水。樹和水都是極好的過濾器,不讓塵土通過。
高層居民的另一個無形的敵人是電磁輻射。鋼筋混凝土結構迫使來自電器設備的電波沿著房子循環,相當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頂層。所以,高層居民經常頭疼或心情不好。
居住在一樓的人常受噪聲干擾。事實上,住在二十樓也難避免噪聲。聲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線傳播,但有時高層同樣聽見汽車干線上的嘈雜聲。原來,聲波的路線跟樹木和建築物的多少有關。有時,聲音無法到達高層的窗戶,就自由地往上走。這個因素在選擇住宅時也是不容忽視的。根據你的情況具體決定家觀點:樓層以中間偏高為好



那麼,究竟要怎麼來挑選樓層?高層住宅是否真的層越高越好?專家認為,不要盲目追高。人最理想的住宅還是應貼近地面、貼近自然,高層住宅的弊端不少。從心理學角度講,身居高層的人容易產生一種“根基不穩定”的感覺,對身心健康有一定影響。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心髒病、心絞痛、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此外,老年人也不適宜居住高層樓房。

一般來說,樓層以中間偏高為好,在樓房的3/1到3/2之間處。有人列出一個公式,把整體樓層數乘以2/3,得出最佳樓層。以18層的樓房為例子,6-12層是比較好的選擇,通風、采光、觀景、空氣質量等各方面都比較好。

此外還有一種看法,8-11層是環境學上的揚灰層,應當避開。在城市中,地面高度30米左右的位置,由於“峽谷效應”的作用,塵土、有害物質在這個位置有停留的過程。而在城郊,揚灰層則停留在5-6層的位置。選擇樓層時避開揚灰層,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底層潮、頂層曬”,頂層和底層需要謹慎選擇。選擇底層時應仔細檢查防潮設計、注意采光和通風情況。頂層最需要注意的是隔熱和是否漏水滲水,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要根據你們小區的整個大環境和你選的那棟樓周圍的環境因素而定,還的看朝向,最好有朝南的房間。你們那是獨棟的嗎,如果是就依據周圍的環境定,看看周圍是否有高層建築物,是否會擋住你所選戶型的光線,如沒有建築物遮擋要考慮是否臨近馬路,會不會太吵,如果臨近馬路至少要買是五層以上,我們家在十層就很吵。

 

中間最好!不要太高,但也得要太低

 

我覺得五六層比較好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18層

掉下來了,不會下地獄

18-18=0

 

頂層吧。。那樣自殺死的幾率大

 

9-12層最好!!中間不冷不熱!!

 

盛天置地是黑中介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