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開福區澇湖社區一期安置房可以辦理房產證的嗎?正文

開福區澇湖社區一期安置房可以辦理房產證的嗎?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開福區澇湖社區一期安置房可以辦理房產證的嗎?
 
長沙屬於典型的具有湖湘文化特色都市。語言、飲食、民俗、傳統街道和民劇都具有濃郁的湖南特色。火辣辣的湘菜和脍炙人口的湘劇、湘繡、花鼓戲等是湖南傳統文化的代表,電視湘軍則是湖南市民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前鋒。
賈誼故宅為西漢散文家賈誼的住宅,位於長沙西區福勝街三條巷,原名賈太傅祠,公元1465年建,現僅存祠屋一間。祠前的小巷中有一口井,傳說是賈誼親手鑿的,井口上小下大,形狀像一個壺,人稱“太傅井”,因為賈誼曾當過太傅。
吳王墓遺址,在長沙城北。吳芮,秦時被封為番陽令(即後之鄱陽,今之波陽)。楚王項羽封吳為衡山王,劉邦即位,將臨江改長沙,加封他為長沙王.吳芮在位時,為政以德,很得民心。死後臣民為他舉行隆重葬禮。傳說吳王墓高22米,墓旁立一祀廟,叫吳王廟。但漢末孫權在江南建立吳國,為了要建其父長沙太守孫堅之廟,而將吳芮墓挖開,取其中木料,所以吳王墓、廟存在壽命很短。但吳王墓遺址流傳至今。
長沙銅官窯遺址位於望城縣銅官鎮至書堂、湘江港灣和石者湖兩岸。銅官窯的瓷器曾流傳很廣。



湖南長沙風土人情
長沙是湖南省會,是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全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商貿和旅游中心,是中南地區重要的資金、技術、原材料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全市現轄芙蓉、天心、岳麓、開福、雨花五區和長沙、望城、寧鄉三縣及浏陽市,總面積1.18萬平方公裡,人口613萬,其中城區面積556平方公裡,人口199萬。1、自然地理風貌。展開地圖,長沙市如展翅雄鷹,南騰衡岳,北瞰洞庭;東翼浏陽大圍、西側寧鄉沩山,似強健的翅膀,而城區好似強健的肌膚和心房。長沙地處湖南東北部,位於東徑110053`-114015`北緯27051`-28041`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20c,年平均降雨量1360mm。長沙市城兩翼高、中間低的鞍形地貌,大圍山七星嶺海撥1607.9米,為全市最高點;望城縣喬口湛湖海撥23.5米,為全市最低點。全市300米以上的山地占29.52%,50-300米高的丘陵崗地占41.02%,50米以下的平原占25.3%,水域占4.16%。長沙水系呈樹枝狀,主要由東西兩翼的浏陽河、沩水匯入湘江。5公裡以上的支流有302條,其中湘江水系289條,南洞庭水系13條。瀑布、清泉、水庫、湖泊及20萬口池塘遍布全市,宛如串串綠色的寶石。長沙靠近北回歸線,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加之土地肥沃,江河密布,作物生長期長,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973種,糧、油、水果、蔬菜、藥材及其它經濟類作物品種繁多,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名貴的香樟樹為長沙市樹,火紅的杜鵑花為長沙市花。長沙水、陸、空交通四通八達,素有"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之稱。湘江經市區北去,可直下洞庭。京廣、洛湛鐵路大動脈貫穿南北,浙贛、湘黔、石長鐵路連接東西。長常、長潭、長永、臨長等高速公路輻射周邊,目前市區到各縣(市)的半小時經濟圈已經形成。319、107、106三條國道在市郊相交,形成輻射全省、全國的公路網;黃花機場為湖南最大空港,已開通30多條國際國內航線。優越的區位,便利的交通,使長沙成為中部地區物流、人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東西經濟合作的橋梁和紐帶。2、馳譽中外的"歷史古城"。早在西周,即有"長沙"之名,迄今已歷3000多年。春秋戰國時期,長沙是楚南重鎮,秦置"長沙郡",漢置長沙國,素有"楚漢名城"之稱。在浩瀚的人類歷史長河中,長沙歷經滄桑,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新生,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豐厚的人文積澱著稱於世。目前,長沙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0余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有館藏文物4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100余件。漫步長沙,古城遺址、古代墓葬、古剎名寺、古閣亭院等名勝古跡歷歷在目,隨處可見。上世紀70年代以來,長沙陸續出土了大量歷史文物,其中尤以馬王堆漢墓和三國孫吳紀年簡牍震驚中外。3、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在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中,長沙自古就是名賢雲集、人文荟萃之地,被譽為"屈賈之鄉"、"潇湘洙泗"。歷代文人墨客有感於長沙山川之靈秀、民風之淳樸、文化之厚重,寫下了大量傳湧千古的題詠,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千古詩人屈原、漢賦大家賈誼曾"一為遷客去長沙",留下了無數光耀華夏的傑出詩篇。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傳承久遠,學風遠播,著名理學家朱熹、張栻在此設壇講學,創立了全國頗有影響?quot;湖湘學派",時稱"帷楚有材,於斯為盛"。明清以來,王夫之、魏源、曾國藩、左宗棠等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蔚成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長沙這塊神奇的土地,培養孕育了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教育家、科學家、文學家和藝術家。現在的長沙,擁有高等院校30所,其中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名列中國高校百強;全市有各類科研開發機構930多家,兩院院士32名,是國內科技力量最為雄厚的城市之一,其中,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享譽全世界。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近年來長沙市的工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發展非常迅速,依托幾所著名的高校,建起了岳麓山大學科技園和浏陽生物醫藥園等;由於人才的聚集效應,全市形成了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防科技大學的銀河計算機、機器人、磁懸浮列車,中南大學粉末治金等高新科技也久負盛譽。長沙正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中部地區最具活力的中心城市之一。4、英才輩出的"革命聖城"。在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中國近、現代史上,長沙曾勇立潮頭,獨領風騷,英才輩出,成為中國革命的發源地之一。無數仁人志士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這裡尋求救亡圖存、振興中華之路,繪就了中國革命的壯麗篇章,創造了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湧現了譚嗣同、黃興、蔡锷等一批歷史人物,誕生了毛澤東、劉少奇、胡耀邦、朱容基等一批黨和國家領導人。5、得天獨厚的"山水洲城"。長沙有自然天成的名山,有奔流不息的秀水,有稀世少見的沙洲,有賞之不盡的奇景,風景秀麗,風光如畫,自古就以"山水名郡"聞名天下。城內岳麓山巍峨西峙,為全國風景名勝區;浏陽河诿迤東來,一首《浏陽河》享譽海內外;湘江水穿城而過,橘子洲靜臥江心,融山、水、洲、城於一體,人在城中行,如在畫中游。城郊有天際嶺國家森林公園,城外有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灰湯溫泉國際旅游度假區等旅游勝地,此外黑麋峰、道吾山、沩山、石燕湖等生態旅游區(點)配套設施齊全,一批極富民族特色的各種度假村、農家樂也相繼建立,青竹湖國際高爾夫球場也建成開放,長沙已成為國內外旅游者首選的觀光目的地和休閒度假地之一,是休閒、旅游、觀光的絕好去處。6、日新月異的"發展新城"。憑借著這一方風水寶地,更乘著改革開放的浩蕩東風,長沙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推進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兩個文明"建設呈現出百業興旺、千帆競發的繁榮景象。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13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55億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2億元,完成進出口額7.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3億美元,城鎮居民和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9021元和3462元。工業化進程強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兩區六園"工業園區建設欣欣向榮;以精品卷煙、電子信息、工程機械為重點的"十大標志性工程"生機勃勃;一批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正成為代表湖南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和全國同行業的排頭兵。2002年完成工業總產值708億元。湖南的文娛體育事業全國聞名,有"文藝湘軍"、"電視湘軍"、"出版湘軍"多種美譽,而長沙則是這些榮譽的大本營。流光溢彩的夜生活令青年人向往和陶醉,長沙健兒在國際比賽中的精彩表演令世人欣喜若狂,在第27屆悉尼奧運會上,星城健兒勇奪4枚金牌,2枚銅牌,熊倪、李小鵬、劉旋這些響當當的名字讓世界將羨慕的目光投向了長沙。到2014年長沙的目標是:全國國內生產總值達2700億元,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長沙,一個名副其實的旅游勝地。這裡節慶盛會豐富多彩,歡樂洋溢;這裡許多文化與傳統風俗獨具特色,舉世無比;這裡悠久的湖湘文化,神奇的偉人故裡,秀美的山水洲城,浪漫的現代都市,令您目不暇接。到此觀光,必將給您留下一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長沙市花為杜鵑花,市樹為香樟樹。1985年l1月30日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決議,確定香樟為長沙市市樹,杜鵑花為長沙市市花。

香樟樹和杜鵑花是兩種著名的觀賞植物,它們在長沙不僅歷史悠久,數量豐富,而且以優良的品格及美好的寓意為長沙人所鐘愛。

杜鵑花與報春花、龍膽花合稱中國三大名花,而且位列其首。長沙地區的氣候和土壤十分適合杜鵑花的生長,每到春天,長沙市郊漫山遍野開滿杜鵑,花朵茂密,萬山紅遍,成為長沙春天的一大奇觀,故長沙人稱杜鵑花為“映山紅”。



香樟為一種常綠喬木,原產於我國東南沿海,隋唐時即傳入長沙地區。據園林、文化部門普查,現全市200多株古樹名木中,古樟占了l/3,有86株,高居首位。圓通寺(今梨鎮長沙縣農機廠)的古樟,樹齡近千年,胸徑達2.28米。浏陽市金剛鄉石霜寺外的兩株樟樹更令人叫絕。兩樹隔小溪相對而生,在2人多高處長為一體,成為一株數人才能合抱的合歡樹,人稱夫妻樹,又名“隔河相會”,是石霜寺十八景之首。



長沙是湖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信息中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轄芙蓉、天心、岳麓、開福、雨花五區,長沙、望城、寧鄉三縣和浏陽市,全市土地總面積1.18萬平方公裡,市區面積556平方公裡,建成區面積170平方公裡;總人口601.8萬人。

長沙,山青水秀、氣候宜人,有風景獨秀“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岳麓山,有水洲相擁“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湘江;長沙,人傑地靈、歷史悠久,有在海內外享有盛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馬王堆漢墓、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及三國東吳簡牍;“惟楚有才,於斯為盛”,在中國近現代史上長沙更湧現了一批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長沙境內植物5000余種,陸棲脊椎動物約500種,全市有林地面積830萬畝,用材林面積540萬畝,活林木蓄積量1100萬立方米。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薯類、大豆等,動物資源品種繁多,有全國馳名的寧鄉豬、大圍子豬;還有地方良種三黃雞、黑山羊等。珍稀動物有雲豹、金貓、中華鲟等。長沙、望城、浏陽、寧鄉4縣(市)均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全國位列前茅的肉禽生產大縣。

長沙礦產資源品種多,非金屬礦產獨具特色。全市現已查明的有鐵、錳、釩、銅、鉛、鋅、海泡石、菊花石、磷、硫、煤等51種。有大中型礦床27處,小型礦床36處,礦點368處。其中,已探明的海泡石粘土礦儲量為全國之冠,享有“國中之寶”的美譽,菊花石礦更是當前世界上唯一的礦床。

長沙工業發展迅速。目前長沙已擁有長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並正在規劃建設國家級岳麓山大學城,初步

[1] [2] 下一页

我是房屋承租人我失業了我愛人單位能報銷供暖費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