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人。鄉政府駐東張村,郵編051130。[區劃]東張,東富,西富一村,西富二村,大陳莊,莊窠裡,北巖,黎村,東正,晏莊,上張,西張.西正,杜莊,苗莊共14個村。[地名]由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鄉,1984年2月由公社改置鄉,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14個行政村。 蘇陽鄉(sūyāngxiāng)代碼130132201。面積50.36平方千米,人口21140人。鄉政府駐溝北村,郵編051130。[區劃]北蘇陽,南蘇陽,東蘇陽,東城角,西城角,李家莊,何家溝,武莊村,郭北,上莊,溝北,紙屯,南白婁,車汪溝,共14個行政村。[地名]由政府原駐地(北蘇陽村)而得名(合鄉並鎮後遷至溝北村)。[沿革]1953年建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為鄉,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14個村。 趙同鄉(zhàotóngxiāng)代碼130132202。面積38.13平方千米,人口24809人。鄉政府駐毛遺村,郵編051130。[區劃]趙同村,下汪,井下,野鹿頭,西於科,東於科,墨池,高家莊,龍正,北白婁,方裡,毛遺,池村,共13個行政村。[地名]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置鄉,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13個行政村。 北褚鄉(běichùxiāng)代碼130132203。面積49平方千米,人口21171人。鄉政府駐北褚村,郵編051130。[區劃]北褚,西褚,南褚,吳村,東賈,西賈,梅村,東陽村,西陽村,新陽村,胡泉,東同下,西同下,共13個行政村。[地名]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置鄉,1996年合並鎮後轄13個行政村。 馬村鄉(mǎcūnxiāng)代碼130132204。面積42.77平方千米,人口31567人。鄉政府駐萬年村,郵編051130。[區劃]太平莊,當鋪莊,富元莊,彭家莊,萬年,張掖一大,張掖二大,張掖三大,張掖四大,馬村,段村,營裡,泉村,使莊,聊村共12個行政村。[地名]由鄉政府駐地原址馬村而得名(1996年合鄉並鎮後遷至萬年村)。[沿革]1953年建公社,1984年2月由公社改成鄉,轄6個村委會,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12個村委會。 北正鄉(běizhèngxiāng)代碼130132205。面積54.45平方千米,人口12373人。鄉政府駐北正村,郵編051130。[區劃]北正,褚家莊,西台城,時家莊,東台城,窯子莊,南正,楊家寨,鹿台村共9個行政村。[地名]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鄉,1959年並入南佐公社,1961年復置北正公社,1984年由公社改置鄉,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9個行政村。 蘇村鄉(sǖcunxiāng)代碼130132206。面積34.13平方千米,人口13651人。鄉政府駐南蘇村,郵編051130。[區劃]北蘇村,南蘇村,南營,北營,岳莊,高莊,齊范,孔村,王村共9個行政村。[地名]由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鄉,1959年並入南佐公社,1984年由公社改置鄉,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9個行政村。 前仙鄉(qiānxiānxiāng)代碼130132207。面積43.43平方千米,人口9199人。鄉政府駐前仙村,郵編051130。[區劃]前仙,後仙,南紫溝,北紫溝,牛家莊,北馬村,南馬,石板溝,西嶺底,東嶺底,口頭共11個行政村。[地名]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鄉,1958年並入南佐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11個行政村。 黑水河鄉(hēishuǐhéxiāng)代碼130132208。面積58.50平方千米,人口13534人。鄉政府駐黑水河村,郵編051130。[區劃]佃戶營,胡家莊,三道坡,曠村,南沙灘,北沙灘,喬家莊,王家莊,明秀村,北莊村,黑水河,馬嶺共12個行政村。[地名]因鄉政府駐地而得名。[沿革]1953年建鄉,1958年並入南佐公社,1961年改置黑水河公社,1984年由公社改置,1996年合鄉並鎮後轄12個行政村。 就在石家莊正南方大約20多公裡處,開車半小時就到了,位於107國道和京廣鐵路線上,每天有長途汽車經過那裡,交通非常方便。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