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叫老白干?正文

什麼叫老白干?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有誰知道老白干酒的定義是什麼嗎?
 
衡水老白干酒有著悠久的釀造歷史,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漢代(公元104年),知名天下於唐代,正式定名於明代,並以“醇香清雅、甘冽豐柔”著稱於世。幾十年來,我們把現代化管理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使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產品品種不斷增加,目前已形成了從67°到36°一百多個品種規格的老白干系列白酒,由國家衛生部批的衛食健字號(2002)衡水牌松鶴酒:啤酒也相繼生產開發出九州金麥、雪絨花、爽啤、苦瓜、新生代等九州啤酒系列。我公司產品以優良的質量多次在重大評比中獲大獎,衡水老白干酒早在1915年獲“巴拿馬萬國物品博覽會金獎”;2004年,我集團公司雙喜臨門,衡水老白干被國家工商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響譽全國的馳名品牌;老白干香型也通過了國家標准委員會的認定,使衡水老白干在中國白酒之林獨樹一幟,引領了中國白酒的一個流派;2005年,集團被國家旅游局批准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2006年衡水老白干被國家商務局評為“中華老字號”。2007年通過“純糧固態發酵白酒”標志審核;2008年衡水老白干酒的釀造技藝被文化部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同年10月十八酒坊酒被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從此公司擁有了衡水老白干和十八酒坊兩大馳名品牌。集團也先後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狀”、“中國食品優秀企業”、“產品質量信得過企業”等稱號。
我集團公司以股票上市和衡水老白干酒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為契機,實施名牌戰略,積極開拓市場,使公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無論是衡水老白干酒的品牌,還是市場占有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當前我們正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工強市的戰略部署,分步實施“十一·五”發展規劃,在路北開發區工業園的白酒擴產項目已陸續投產,使衡水老白干酒的產量達到10萬噸,利稅實現5億元,進入全國白酒十強的行列。集團發展目標是:以衡水老白干酒為主業,並充分利用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按照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向相關的生物技術工程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把企業做強、做大、做名,把我集團逐步建設成為一個集“科、工、農、貿”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關於衡水老白干酒的歷史悠久及品高質佳,除有可考的古籍記載之外,在民間尚有許多優美的傳說。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乃是酒井的傳說。
傳說之一
相傳,一千多年前,滏陽河畔有一個桃花盛開的小村莊,村口有一家酒店——桃花村酒店,高挑酒旗,上書“老白干酒”。掌櫃的是一位40多歲的寡婦,人稱薛二嫂,她經營的是前店後坊,生意興隆。一日,店裡來了位白發老石匠,開口討酒喝,日復一日,照常喝酒不付分文。薛二嫂找機會問老石匠原因,老石匠說:“你們這兒的酒不是‘老白干’嗎?為什麼還要錢?”薛二嫂說:“不錯,我們這兒的酒是叫‘老白干’,這種酒是我祖上幾代人留下的老作坊釀造的,這酒潔白純正,酒度高烈,點燃後不留水份,所以我們這裡的人都把它叫‘老白干’。這酒是我們自己釀的,老師付只管喝,有錢付錢,無錢白喝。只要能給‘老白干’揚名,足矣!於是薛二嫂依然為老石匠敬酒端菜,殷勤招待。為答謝薛二嫂,老石匠在她家後院獨自動手鑿出了一口水井,完工後,老石匠卻在井旁化作一縷輕煙而去,眾人無不稱奇,只見井中清水潺潺,波光粼粼,於是按上辘轳,汲上井水,竟然是清明的甘泉水。用此井水釀酒,酒味更加醇香可口,風味獨特,因此,各地制酒匠人,紛紛在此附近建坊,用此井水釀酒,此地日益興旺發達。數百年後,小村莊也就變成了衡水城,用此井水釀成的獨具風味的衡水老白干酒更是名聲遠揚。當然這是傳說佳話。
[編輯本段]傳說之二:王之渙與老白干酒
衡水古稱桃縣,唐中宗神龍年間,大詩人王之渙曾在桃縣任主薄。據說王之渙非常喜愛老白干酒,吟詩作賦時,常要飲酒助興。相傳王主薄還請魯班的徒弟喝過老白干酒,那橫亘桃城,古石嶙峋的券孔老拱橋,便是魯班的徒弟酣飲老白干酒後,酩酊之中露絕術,妙手建築而成,並且順手牽羊不知從哪方挪來一尊青石麒麟,至今還蹲在老石橋頭。衡水人至今有口皆碑,感戴王之渙的政績功德和魯班徒弟的神工絕藝,認為酒還是請這樣的官喝!
[編輯本段]傳說之三:王冕贊酒
相傳元朝畫家王冕一日來到衡水,時值隆冬,天氣寒冷,凍得他瑟瑟發抖。忽見一茅捨,他決定進去避避風寒。捨內一老者見他如此淒冷,遂取出白酒一壺,請他飲下驅寒,王冕也不推辭,一杯一杯喝下肚,清不自禁說道:“一杯香,二杯甜,三杯香甜惹人饞,連喝十杯皆願干”,並向老者詢問此為何酒,老者微笑而答:“此乃衡水老白干酒,這個地方到處都在產酒啊!”王冕帶著感激離開茅捨,走出老遠仍在自言自語:“衡水燒鍋到處有,瓊漿玉液日液流,來到此地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一走!”
[編輯本段]衡水老白干
衡水特制老白干是河北地方名酒之一,居該省清香型白酒之首。
衡水老白干酒的釀造歷史源遠流長。據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漢代,正式定名於明代。衡水酒的釀造生產1900年基本上沒有間斷。
衡水老白干酒傳統的釀造工藝世代流傳。衡水老白干酒以優質高粱為原料,純小麥曲為糖化發酵劑,采用傳統的老五甑工藝和兩排清工藝,地缸發酵,精心釀制而成。她以其獨特的生產工藝造就了芳香秀雅、醇厚豐柔、甘冽爽淨、回味悠長的典型風格。今天的衡水老白干人在秉承傳統釀造工藝的同時,不斷研究探索與完善,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藝,使產品質量日臻穩定,從而使衡水老白干酒以其典型風格與濃香、醬香、清香型等白酒共立於中華酒林。
衡水老白干自古享有盛名。明代、衡水酒有“隔牆三家醉,開壇十裡香”之譽。據傳,明嘉慶年間建造衡水木橋時,城內有家“德源湧”酒店,很有名望,建橋工匠常到此聚飲,飲後贊曰:“真潔,好干!”後取名:“老白干”。所謂“老”,是指歷史悠久;“白”,是指酒質清澈;“干”,是指酒度高,達67度。其味“聞著清香,入口甜香,飲後余香”。民國23年(1934)參加過巴拿馬物賽會,民國37年(1948)在匈牙利展出,1952年曾作為祖國的名特產之一,當作慰問品送到朝鮮戰場。
“特制老白干”系選用當地優質高粱為主料,用精選小麥踩制的清茬曲為糖化發酵劑,以新鮮的稻皮清蒸後作填充料,采取清燒混蒸老五額工藝,低溫入池,地缸發酵,酒頭回沙,緩慢蒸餾,分段滴酒,分收入庫,精心勾兌而成。貯存期一般在半年以上。具有清香味濃而不烈,度低(58度)綿軟不淡,入口回味悠長的特點。1979年,此酒被評為省內名酒,並獲得“著名商標產品證書”。
河北衡水老白干釀酒(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11月,其前身是河北衡水老白干酒廠,始建於1946年,衡水解放後,黨和政府把當時的十八家個體釀酒作坊收歸國有,成立了“冀南行署國營制酒廠”。經過六十年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現已是國家大型一檔企業、中國白酒行業老白干香型中生產規模最大的生產廠家,擁有員工4000人,總資產6億元,占地2000畝,主要產品年生產能力:白酒4萬噸,啤酒10萬噸,飼料12萬噸,服裝150萬件/套。
老白干網
“老白干”是立足衡水的sns網站,於2008年11月上線運營。“老白干”強調“家”的理念,並為網友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在這裡大家可以用一句話記錄當天的心情,方便快捷地發布日志、上傳圖片,與好友們一起分享信息、討論感興趣的話題,更可輕松快捷了解好友最新動態,與好友一起玩有趣的小應用。
“老白干”充分認可每一個站點用戶的個人隱私重要性。提供強大豐富的隱私設置功能。每一個用戶都有權限設置自己的個人主頁、資料、日志、相冊等是否公開、或只好友可看、或指定特別好友可看、或僅自己可看、或者需要輸入密碼才可看;並可完全控制將自己的哪些動作可以產生動態推送到好友面前。
 
老白干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說的是江津白酒廠出的高梁白酒,60度,純得很,價格又低廉,漲價漲了好多年,也才漲到三元多一瓶。小老百姓要過酒瘾,最是經濟實惠。價格誘人,飲老白干的漢子就多。有典故說江津是座酒城,長年被酒香熏陶,被酒精浸泡,出來的人個打個的便是飲酒狀元。有外地人去江津宴客,自然少不得酒水伺候。江津人問,要那種人來陪酒?有會喝的,有喝得的,有能喝一點的,有不會喝的。外地人不善酒,心想找個不會喝的應付吧。結果外地人醉了,不會喝酒的江津人還臉紅正吃得。

廣義老白干泛指糧食烤制的白酒。重慶烤白酒有歷史,有傳統。酒作坊也多,想來當年也是陣仗大得很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縣縣有酒廠,鎮鎮開作坊,只是經營得不景氣。北方酒廠就來拉酒回去勾兌包裝,成就了好幾年的酒狀元名氣。

這裡說的還要早些,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那時不講排場,買酒的地方也不大氣,多半是在油臘鋪裡排開幾個大酒甕。酒甕肚大口小,裝得,又留得住酒氣酒香。甕口通常用紅布扎的軟布頭當蓋。用得久了,紅布都變了色,那蓋在斷酒時當可以聞味過瘾。也有用鮮柚子做蓋的。偏那柚子生得奇,活生生就是為當酒甕蓋的。頭小底大,倒過來就把個甕口封得實實的。受了酒的熏染,那鮮柚子見著天的變。先是黃了,慢慢就發焉,象老頭的臉,皺皮裂紋的。柚子就與甕口貼得愈發的緊。人還捨不得甩,說白酒服它,不得走氣。喝酒的人才不信。老漢叫我打酒時,總要咋咐一聲,要看清甕裡酒滿不滿。滿的是才開壇的,酒味重,喝起過瘾。酒甕不滿的,就是走了氣,要換家油臘鋪去買。

文革年代報上宣傳年年糧食大豐收,就烤不出酒來。最慘的時候,每個人每月憑票供應二兩,啷個夠酒鬼喝嘛。可憐那些酒鬼饞慌了,要止住饞蟲順著喉嚨往外爬,連藥酒五加皮也是搶光了的。外國人說啤酒是飲料。酒鬼們不管,認它有個酒字,就當了老白干喝。度數低,多喝點,一濃縮,也差不多能抵二兩老白干。只是啤酒也不多,且要供應館子。酒鬼就支使娃兒去館子排隊買啤酒。買啤酒有規矩,一斤啤酒是要搭份菜的,投下來喝酒的成本就高。先是撿價格最低的涼菜點。後來啤酒供應也緊張,包包頭錢也在少,非得計劃勻著喝了。一斤啤酒就省著對付兩三天,把鮮啤也放成了熟啤。

後來文化革命就是上層人士鬧得凶。小老百姓跳忠字舞跳煩了,批林批孔批厭倦了,要過自己的小日子,不想跟到蹦。那供應慢慢就有些起色。先是有農民悄悄釀了私酒,用玻璃瓶裝了,藏在蔬菜籮底,進城來賣。見是喝酒模樣人過來,趕忙遞個暗號,“八搭二,要不要?”這八搭二就指的老白干。當時國家統一定價,白酒價格八角錢斤,雷打不動。烤白酒要糧食,糧食又緊張,農民想掙點糧票回家,通常一斤白酒除錢外還要兩斤糧票,八搭二便成老白干的代名詞。賣白酒多是農民朋友,一段時間裡八搭二成了農民的诨號。

現今生活提高了,酒也講究個高檔,價格翻著番的往上漲。小老百姓看見那些包裝精美的酒盒子鬧不清,是買酒呢還是買個盒子?是喝酒呢還是吃個牌子?這酒喝不起,找屬於自己圈子咂酒去。

還真有這地兒。僻靜小巷角落裡,有人就擺開一張老八仙桌,腿腳不齊展,撿點石塊瓦片墊平。凳子也不規范,獨凳、長板條凳隨意放置,能坐就行。旁邊列了兩個大酒甕,朱筆寫正宗60度江津老白干幾個字,算是招牌。三兩閒散老者已是耳順古稀之年,湊一起,沒得規矩不講姿勢坐了,面前一個粗瓷土碗,勾半斤白酒在裡面,你抿一嘴我咂一口輪著喝。桌上堆十數粒花生果,緩緩剝了佐酒,吹龍門陣打發日子。老人從清早坐到晚黑,官不管人不嫌,圖個自得其樂,也把晚年剩余日子,就浸泡在老白干裡面了。
 

關於淘寶買家的問題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