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tv *高清視頻標准:何謂hdtv
hdtv是dtv標准中最高的一種,即highdefinisiontv,縮寫為hdtv,擁有最佳的視頻、音頻效果。dtv是一種數字電視技術,是目前傳統模擬電視技術的接班人。所謂的數字電視,是指從演播室到發射、傳輸、接收過程中的所有環節都是使用數字電視信號,或對該系統所有的信號傳播都是通過由二進制數字所構成的數字流來完成的。
此外dtv技術還可分為ldtv(lowdefinitiontelevision)低清晰度電視,其圖像水平清晰度大於250線,分辨率為340×255,采用4:3的幅型比,主要是對應現有vcd的分辨率量級;標准清晰度電視(sdtvstandarddefinitiontelevision)其圖像水平清晰度為500--600線,最低為480線,分辨率為720×576,采用4:3的幅型比,主要是對應現有dvd的分辨率量級。目前應用於廣播級的後期制作中的視頻標准主要是sdtv及hdtv。和模擬電視相比,數字電視具有高清晰畫面、高保真立體聲伴音、電視信號可以存儲、可與計算機完成多媒體系統、頻率資源利用充分等多種優點。
hdtv規定了視頻必須至少具備720線非交錯式(720p,即常說的逐行)或1080線交錯式隔行(1080i,即常說的隔行)掃描(dvd標准為480線),屏幕縱橫比為16:9。音頻輸出為5.1聲道(杜比數字格式),同時能兼容接收其它較低格式的信號並進行數字化處理重放。 hdtv有三種顯示格式,分別是:720p(1280×720,非交錯式,場頻為24、30或60),1080i(1920×1080,交錯式,場頻60),1080p(1920×1080,非交錯式,場頻為24或30),不過這從根本上說也只是繼承模擬視頻的算法,主要是為了與原有電視視頻清晰度標准對應。對於真正的hdtv而言,決定清晰度的標准只有兩個:分辨率與編碼算法。其中網絡上流傳的以720p和1080i最為常見,而在微軟wmv-hd站點上1080p的樣片相對較多。
美國的高清標准主要有兩種格式,分別為1280×720p/60和1920×1080i/60;歐洲傾向於1920×1080i/50;其中以720p為最高格式,需要的行頻支持為45khz,而1080i/60hz的行頻支持只需33.75khz,1080i/50hz的行頻要求就更低了,僅為28.125khz。
在高清信號的三種格式中,1080i/50hz及1080i/60hz雖然在掃描線數上突破了1000線,但它們采用的都是隔行掃描模式,1080線是通過兩次掃描來完成的,每場實際掃描線數只有一半即1080/2=540線。由於一幅完整的畫面需要用兩次掃描來顯示,這種隔行掃描技術原理上的限制,在顯示精細畫面尤其是靜止畫面時仍然存在輕微的閃爍和爬行現象。但720p/60hz不同,它采用的是逐行掃描模式,一幅完整畫面一次顯示完成,單次掃描線數可達720線,水平掃描達到1280點;同時由於場頻為60hz,畫面既穩定清晰又不閃爍。
我們經常看到的hdtv分辨率是1280×720和1920×1080,這對於如今的顯示器而言的確是不小的考驗,如果分辨率進一步提高,那麼將很難在現有的顯示器上獲得更加出色的畫質,因為此時的瓶頸在於顯示設備。另外也可以肯定的是,對於32英寸以下的屏幕而言,1920×1080分辨率基本已經達到人眼對動態視頻清晰度的分辨極限,也就是說再高的分辨率也只有在大屏幕顯示器上才能顯現出優勢。
除了分辨率是hdtv的關鍵,編碼算法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hdtv基本可以分為mpeg2-ts、wmv-hd和h.264這三種算法,不同的編碼技術自然在壓縮比和畫質方面有著區別。相對而言,mpeg2-ts的“壓縮比”較差,而wmv-hd和h.264更加先進一些。而十分容易理解的是,“壓縮比”較差的編碼技術對於解碼環境的要求也比較低,也就說在硬件設備方面的要求可以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