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音像資料:
40集電視連續劇《大宅門》vcd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出版發行
注①:曲牌一詞的由來,是因為中國古代的和民間的音樂活動中,通行以舊曲填寫新詞,並據新詞改變舊曲的方式進行創作,那些經過篩選流傳下來,並常被後人用以填寫新詞的曲調便被稱為曲牌。
注②:鼓打輪擊,其聲音均勻猶如撕裂綢緞一般故而得名。
注③:根據中國民間打擊樂或戲曲鑼鼓音樂的念唱口訣——鑼鼓經記寫的譜式。 是《柳青娘》
請參見:
京腔京韻“大宅門”——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的音樂特色 關鍵詞:大宅門 電影電視音樂
聲明:任何媒介,媒體或個人未經本人允許不得刊登,否則將追究法律其責任。
內容摘要:
我在仔細閱讀了《大宅門》的小說劇本,反復觀看了電視連續劇《大宅門》,領會其京腔京韻的藝術風格後,綜合音樂、戲曲、音畫常識等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對40集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的音樂進行了分析;並通過自己收集的詳細的視聽筆記,專門分析了使用完整的京劇曲牌和京劇打擊樂作為電視劇的配樂,在人物塑造、場景氣氛烘托、音畫結合等方面所達到的良好藝術效果,並肯定了電視劇《大宅門》的音樂創作在電視劇音樂民族化道路上的
題目來源:
2001年我看了中央電視台播放的40集電視連續劇《大宅門》。當時覺得這部講述了現代中國藥業世家白氏家族幾度興衰的故事十分精彩。劇中的人物形象有稜有角,戲劇沖突起伏跌宕,故事情節曲折引人,加上眾多名演員的出色演技以及跨越數十年的老北京風貌使我看得很過瘾。在感歎它算得上是一部出類拔萃的電視劇的同時,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我又注意到了劇中的配樂是如此的獨特,使用了許多京劇音樂和京劇打擊樂,很好的烘托了劇作的京腔京韻,我覺得這部電視連續劇的配樂作為電視音樂創作民族化這樣一個現象,值得我仔細品味,分析一下。
2002年,當我得知自己幸運的被推薦為影視音樂方向的研究生之後,使我更加重視了對影視音樂的關注,並且提前進入了研究生學習的狀態,我與導師的接觸也多了起來,從老師那裡,我逐步吸收了更多的分析研究影視音樂的方法,也就是抓住不同影視劇中音樂的不同特點,從美學的角度超越視、聽各自的形式特點真正把握影視劇音樂的藝術特質。這使我覺得在分析的時候有了落筆點。
有了值得分析的對象,有了分析的方法,也就促使我選擇的這個論題,並對此進行仔細的分析。
關鍵詞:風格、造型音樂、曲牌、柳青娘、撕邊、四擊頭、急急風、
音畫同步、主題歌、 一、濃郁的風格特征——京腔京韻
40集電視連續劇《大宅門》描寫了清末至民國北京一家著名的中醫藥世家的傳奇故事,展現了一部氣勢恢弘、蕩氣回腸的家族畫卷。它以錯綜復雜的矛盾沖突,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可歌可泣的人生磨難,深刻揭示了世道無常、人生苦短、悲歡離合;它以眾多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了“宅門”中人性的復雜多樣和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是一部具有豪邁民族氣勢、蘊含豐富的民俗知識和獨特藝術風格的作品。整部電視劇以地道的京腔京味兒,展示了獨特的北京風俗和舉世聞名的中醫藥文化,描繪了古都北京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從整體來看,這個劇無論是劇作的內容,無論是演員們在劇中的表演,無論是它的主題歌與音樂都具有相當突出的京腔京韻。應當承認,濃烈醇厚的京腔京韻是電視劇《大宅門》的一大藝術風格。為了突出這種京腔京韻的風格特征,《大宅門》的音樂創作者特意運用了京劇曲牌和京劇打擊樂,將它們與電視劇劇情有機的結合了起來,恰到好處的塑造了人物形象,烘托了劇情內容,發揮了影視劇音樂應該發揮的藝術作用。在電視劇中,各種類別功能的音樂都是為電視劇的故事情節和戲劇化的運動過程服務。故事情節和戲劇性制約著音樂的內容和形式、音樂的表達方式和風格。從故事內容上看,《大宅門》中的人物與京劇有著不解之緣,比如劇中提出了這樣一些情節:主人公白景琦,他不但愛聽京劇,唱工也不一般,扮上妝就能唱上一出,連生活中都常常喜歡念京劇《挑滑車》中的台詞:“你看那面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它個干干淨淨”;白穎宇(白家三老太爺)更是一生都與京劇相連,尤其是他臨終前還在念道著京劇台詞,最後導演將他的死安排在了平日裡唱堂會的舞台上;對京劇最癡迷的要數景琦的妹妹白玉婷,從小時候癡迷京劇,成年後又愛上唱京劇的人(萬筱菊),最後竟與戲子的照片結婚了。這樣的劇情使我感到使用京劇來烘托這樣一些人的故事是合適的。正如導演郭寶昌所言:“我拍的整個故事《大宅門》是京城的故事,我們整個的風格也提倡是京味兒的風格,在音樂上毫無疑問必須采用京味兒的音樂,所以我覺得用京戲,用京劇音樂應該是最合適的。”從《大宅門》的故事發生歷史時代來講,正是清末民初,而京劇的興起輝煌正好是在這段歷史時期。“四大徽班”在北京扎下了根,戲曲音樂正是那時候的主流音樂,在戲曲中京劇又是最有代表性的。所以說,在電視劇《大宅門》這部反映清末民初的故事中使用京劇音樂更符合這時候的社會氣氛,從劇中我們也能看到,無論是孩子辦滿月酒,還是新宅子落成,還是白文氏的70大壽,慶祝形式都沒有離開請個戲班子來唱堂會,由此可見整個劇作與京劇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使用京劇音樂和京劇打擊樂作為這部電視劇的配樂,有利於發揮電視劇的風格特征,結合了劇情內容,突出了時代特征,使整部劇形成了內容和形式上風格統一。《大宅門》裡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也正是在京劇音樂的烘托中,演繹的轟轟烈烈。
二、烘托全劇風格的京劇曲牌和京劇打擊樂
1、用京劇曲牌為人物造型服務
作為一部展現家族畫卷的連續劇,《大宅門》中輪番出場著生動而又富於個性的人物。其中主人公的妹妹白玉婷,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卻有著突出的個性。她從小就對京劇有著一種癡迷,委婉的性格中帶著濃濃的叛逆。她的大多數出場都與“京戲”有聯系,比如:她澆花的時候,嘴裡也要唱著《蘇三起解》;她被哥哥背著進了家門,也是因為去戲園子聽戲把鞋擠丟了;而她在戲園子裡專注的聽戲表情,更成了表現她癡迷京劇的主要鏡頭組成。隨著年齡的增長,長大後的白玉婷又對唱京劇的人有著一種癡情,比如除了反串花旦萬筱菊以外,別人的戲不聽,聽完萬筱菊的戲就會離開戲園子;到後來,這種癡情表現的越來越明顯,發展到一邊看戲,一邊哭泣,甚至哭喊、向舞台上拋灑首飾。這樣的戲劇發展為後面的她因愛情不能實現,情癡到寧願嫁給萬筱菊照片的故事鋪下了伏筆。她在劇中有一段屬於自己的造型音樂——京劇曲牌【柳青娘】:
2/4
6 65 356 6535 2312 353.205 3.2 57
6 1 2 2.1 6.1 3213 216 61 23
4 3 22 76 5 4.6 5 65356
6.5 356 6535 2312 353.205 32 57
6 1 2 2.1 6.1 3213 216 01 23
4 3 235 76 5 4.6 5 65356
665 356 65352312 353.205 32 57
61 2 2.1 6.1 321 216 01 23
43 22 76 5 4.6 5 65356
07 6 07 6 07 67 67 67
67 67 67 67 67 2 2 ―
2 - 2 - 2 7 7 ―
7 ― 7 ― 7 6 6 ―
6 ― 6 61 6535 6
這樣的一個與京劇有著如此緣分的人物,使用京劇曲牌【柳青娘】作為她的造型音樂,可以說,使人物更為豐滿,十分相襯。這段曲牌是胡琴曲牌,在劇中用京胡演奏,音樂隨著白玉婷的情感出現,伴隨著她的表演,著重表現人物的特點,本就娓婉纏綿的曲牌【柳青娘】以其一眼一板的形式很好的塑造了白玉婷這個人物形象,同時也為演員創造了表演空間,使這個配角也能演繹的有聲有色。導演的設計賦予了這段京劇曲牌某種人物符號的意義。使我們看到在電視劇的音樂中,將完整的程式化的京劇曲牌音樂與畫面和人物個性相結合,對塑造人物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