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國民革命失敗後,中共八七會議確定的方針是() a.組織領導工農運動的方針 b.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 c.土地革命的方針 d.加強共產黨自身建設的方針 e.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
36.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工農民主統一戰線的主要目標是() a.反對封建壓迫b.反對中間勢力 c.反對北洋軍閥d.反對頑固勢力 e.反對國民黨新軍閥
37.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 a.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 b.逐步實現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c.逐步實現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逐步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e.逐步實現對文教事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38.1950年12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鎮壓反革命運動集中打擊了() a.土匪(匪首、慣匪)b.惡霸 c.特務d.反動黨團骨干分子 e.反動會道門頭子
39.根據毛澤東的提議,周恩來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正式宣布了我國的現代化宏圖,即實現社會主義的() a.工業現代化b.農業現代化 c.國防現代化d.科學技術現代化 e.交通現代化
40.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a.個人服從組織b.少數服從多數 c.局部服從全局d.下級服從上級 e.全黨服從中央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41.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是什麼? 42.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兩個聯盟是什麼? 43.陳雲提出的關於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實行“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設想是什麼? 44.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設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四、論論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13分。本大題滿分共26分)在45、46、47三小題中任選兩道題作答,如果三道題全部作答,則47題無效。
45.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理論的偉大意義是什麼? 46.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47.我國農業合作化運動成功的經驗是什麼?
毛澤東思想概論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d2.c3.a4.d5.a6.d7.b8.b9.b10.d 11.c12.c13.b14.c15.a16.c17.b18.b19.a20.d 21.c22.a23.c24.d25.d26.b27.d28.c29.a30.c
二、多項選擇題 31.abc32.abc33.abcde34.abc35.ce 36.ae37.abcd38.abcde39.abcd40.abde
三、簡答題 41.新民主主義的三大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42.中國革命統一戰線包括兩個聯盟:一個是勞動者之間的聯盟,即工人階級同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其他勞動人民的聯盟,這是基本的、主要的;另一個是勞動者與非勞動者之間的聯盟,主要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聯盟,這是非基本的,但十分重要。 43.在工商業經營方面,國家和集體經營為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在生產計劃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生產的主體,在國家計劃許可范圍內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在市場方面,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內的自由市場為補充。 44.一方面,加強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理論教育,即加強黨的理論建設,因為理論建設是思想建設的基礎。另一方面,以黨章為主要內容對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提高全體黨員的素質。
四、論述題 45.第一,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歷史證明:沿著這條道路前進,革命才能順利地發展;如果背離了這條道路,中國革命就遭受挫折或失敗。 第二,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理論,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 第三,這一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進行革命、奪取政權樹立了榜樣。 第四,這一理論及其實踐,自始至終貫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這對於中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具有啟迪意義。 46.第一,銜接兩個革命階段。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它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個革命階級的聯合專政;在社會主義時期,它實質上是有中國特色的無產階級專政。 第二,擴大了人民民主范圍。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主體結構中,不僅包含工農聯盟,還包括勞動人民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盟。它擴大了我國國家政權的人民民主范圍。 第三,概念表述准確鮮明。“人民民主專政”的概念,准確地說明了我國的國家政權具有人民民主和人民專政的雙重含義。同時,這一表述易為廣大人民所接受和理解,有利於在實踐工作中防止誤解和片面性。 47.第一,在土改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農民的積級性,及時地領導農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第二,根據我國農業的特點和農民的習慣,采取農業生產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等由低級到高級的步驟和形式,逐步引導農民走上集體化道路。 毛澤東思想概論試題(答案在後)
第一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1.第一次提出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的人是() a.李大钊b.陳獨秀c.蔡和森d.王稼祥
2.毛澤東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科學命題的會議是() a.遵義會議b.瓦窯堡會議 c.中共六屆六中全會d.中共六屆七中全會
3.就毛澤東一生來看,他的功績和過失的比重是() a.功大於過b.過大於功c.功過參半d.有功無過
4.毛澤東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提出的正確理論之一是() a.社會主義改造理論b.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c.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理論d.三個世界劃分理論
5.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 a.實事求是b.獨立自主c.艱苦奮斗d.群眾路線
6.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標志是() a.太平天國運動b.戊戌變法運動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
7.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統治的腐敗b.帝國主義的入侵 c.農民小資產階級的落後d.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
8.中國革命最基本的問題是() a.軍隊問題b.農民問題 c.統一戰線問題d.黨的建設問題
9.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是() a.無產階級對於軍隊的領導 b.無產階級對於農民的領導 c.資產階級對於城市小資產階級的領導 d.無產階級對於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
10.中國革命斗爭的主要形式是() a.罷工斗爭b.議會斗爭c.地下斗爭d.武裝斗爭
11.決定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移到城市的會議是() a.中共六屆六中全會b.中共六屆七中全會 c.中共七屆二中全會d.中共七屆三中全會
12.《興國土地法》對《井岡山土地法》所作出的一個重大原則性修改是() a.把土地所有權歸政府改為歸農民所有 b.廢除禁止買賣土地的規定 c.把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 d.提出了“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的分配土地方法
13.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和共同綱領是() a.三民主義b.新三民主義 c.中共一大綱領d.中共二大綱領
14.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基礎是() a.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b.制訂正確的政治綱領 c.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d.實行符合實際的政策和策略
15.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中國共產黨同頑固派作斗爭的策略原則是() a.孤立頑固勢力b.消滅頑固勢力 c.爭取頑固勢力d.分化頑固勢力
16.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黨內“左”傾路線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的錯誤主要表現在() a.對待農民階級問題上b.對待城市小資產階級問題上 c.對待民族資產階級問題上d.對待地主階級問題上
17.毛澤東關於人民民主專政理論完全形成的標志性著作是() a.《新民主主義論》b.《論人民民主專政》 c.《論聯合政府》d.《將革命進行到底》
18.在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中,民主黨派是() a.在野黨b.參政黨c.反對黨d.執政黨
19.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區是() a.內蒙古自治區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寧夏回族自治區d.廣西壯族自治區
20.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確立的主要標志是() 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b.國民經濟的恢復與調整 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d.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21.新中國建立初期,黨在土地改革中對富農的政策是() a.沒收富農的土地財產b.消滅富農 c.保存富農經濟d.限制富農
22.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了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必然走向() a.社會主義社會b.資本主義社會 c.封建主義社會d.共產主義社會
23.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a.美國的經驗b.日本的經驗c.蘇聯的經驗d.西歐的經驗
24.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提出的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方針是() a.不要四面出擊 b.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積極引導,穩步前進 d.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
25.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 a.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b.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 c.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 d.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26.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是() a.對抗性的b.非對抗性的c.可以轉化的d.相一致的
27.毛澤東認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 a.正確認識兩類社會矛盾b.正確處理敵我矛盾 c.正確處理社會基本矛盾d.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28.中國共產黨的建設,一開始在主觀上就是按照() a.第一國際的原則和道路進行的 b.第二國際的原則和道路進行的 c.列寧的建黨原則和道路進行的 d.毛澤東的建黨原則和道路進行的
29.在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中,放在首位的是() a.黨的思想建設b.黨的組織建設 c.黨的作風建設d.黨的制度建設
30.抗日戰爭時期,延安整風運動的方針是() a.坦白從寬,抗拒從嚴b.有錯必糾,有反必肅 c.懲前毖後,治病救人d.批評與自我批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