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哪裡找浴巾架的賣家 我從網上搜的,很好的帖子,希望對你有用
《大學用品》
一、生活用品 1.臉盆 2.喝水的杯子 3.牙刷和牙膏(牙膏建議帶家庭裝的那種) 4.毛巾(我帶三條,一條洗臉,一條洗腳,還有一條洗頭用) 5.肥皂(洗衣服的)以及皂盒(建議用帶蓋子的) 6.洗發水和護發素 7.沐浴液 8.蚊香(電的,傳統的那種不安全) 9.毯子或者空調被 10.草紙 11.紙巾(盒裝的和一包包的,盒裝的放寢室裡,一包包的可以隨身帶) 12.台燈 13.碗和筷子、勺子(吃面或者藕粉之類的東西用) 14.拖鞋 15.出門穿的鞋子 16.衣架(一種是曬褲子用的那種帶夾子的多用架,可以曬內衣褲以及褲子和裙子,一種是曬t恤和襯衫的那種,除了曬衣服之外還可以用來掛衣服,另外還用專門掛褲子的那種褲架,可以掛褲子和裙子) 17.粘鉤 18.鐘 19.吹風機(吹頭發吹衣服褲子吹襪子都可以,很有用的) 20.洗面奶等護膚用品
21.洗潔精(用來洗碗和水果) 22.常用藥 23.裝藥的盒子 24.針線包(有gf的男生可以不用帶) 25.睡衣、襪子、內衣褲和換洗衣物(這是最重要的) 26.鏡子梳子以及頭繩首飾等 27.指甲鉗 28.手機及附件(充電器、電板、耳機) 29.隨身聽或cd機及附件(耳機、外接電源、充電電池的充電器) 30.cd 、磁帶什麼的
31.剪刀、膠水、雙面膠、透明膠(以備不時之需) 32.殺蟲劑 33.傘、帶自行車的還要准備雨披 34.酒精棉 35.電筒 36.護手霜、手套、圍巾、熱水袋(冬天用) 37.百潔布(洗碗、洗搪瓷臉盆和杯子,很有用) 38.眼藥水(殺菌和消除疲勞) 39.浴巾、浴球、浴帽 40.抹布 41.擦席子的布 42.牛皮筋(可用來扎未吃完的零食等)或者夾子也行 43.密封罐(用來裝蜜餞,不喜歡吃的可以不帶) 44.咖啡、紅茶、綠茶等飲料以及泡咖啡用的勺子 45.洗手液 46.女生必備的東西(我就不明說了,呵呵~) 47.日記本和記事本 48.夾蚊帳的夾子(平時不用的時候就把蚊帳夾起來,這樣看上去干淨一點) 49.女生的唇膏等等 50.水果刀 51.花露水、風油精或者清涼油什麼的 52.接線板 53.有人提到鎖,我就寫進來了,雖然我們以前都是在學校裡買的 54.塑料繩
二、學習用品 1.筆和筆筒(放寢室裡)、筆袋(隨身帶) 2.回形針或夾書的夾子 3.文件夾 4.英語詞典,我們中文的還有現代漢語詞典和古漢語詞典 5.便條本、n次貼 6.身份證、團員證等證件以及轉團關系的資料 7.一些自己喜歡的書 8.修正液膠帶紙什麼的 9.包(上課的上街的……) 10.筆記本和練習本還有草稿本什麼的 廣大新生入學手冊
——《准備篇》
通常大一入學後都會有2-3個月的適應期,要有思想准備喔。 現在先給大家列個清單,在大學入學後這些都是些日常生活必須品,有備而來就不用手忙腳亂了,近路的可自帶,也可注冊當天在校園區購買,如果是學校負責安排購買的就跳過不用買了。在大一學習方面,不用太多的准備,只要帶些筆、文具、筆記本、工具書(牛津字典等)和幾本日常解悶看的書就行了,不用太多。 准備帶一張過塑的全家福,想家的時候可以看看。准備十幾張自己的證件照,免得到時臨急臨忙影的不形仔或不靓女。
生活用品-――這才是重頭戲! 枕套、被單、被套各一;涼席一張;睡衣3套、出門穿的上課的衣服3套(防止梅雨天衣服不干,要多准備一套,mm的衣服可能多點,但第一次去別超過5套(宿捨沒有太大的衣櫃);鞋兩雙(去的時候腳上一雙,再准備一雙,最好是一雙皮鞋一雙運動鞋);拖鞋一雙。入宿後要准備:洗發露、沐浴露各一(買最小瓶裝的千萬別買家庭裝的哦~~mm可能要用護發素洗面奶之類的也別忘記帶哦);洗衣皂一小塊;臉盆(洗衣用);大膠桶(浴);毛巾、抹布(擦床、櫃用);牙刷、小管牙膏。有蓋、無蓋杯子各一(刷牙、喝水);草紙,mm們的……;紙巾;大碗一個(泡面用);筷子、勺子。
洗潔精、洗衣粉(小桶包裝),八角衣架一個(晾襪子);普通衣架、衣夾十幾個(預一桶機洗外衣);大衣夾三到五個(曬被);梳子、鏡子各一。男生別忘帶刮胡刀;早上醒不來的要帶鬧鐘;手機充電器和備用電池別忘了。 還有帶點藥品,廣東涼茶、夏桑菊必備,及治感冒發燒的常用藥、邦迪、風油精等(有病時可睇校醫);餅罐;小點的水果刀一把;折疊傘一把。
有需要的同學附加准備:隱形眼鏡,小鎖,剪刀,快譯通,隨身聽、充電燈一個(宿捨會定時關燈)、小電風扇、台燈、絨毛玩具、接線板、蚊香、花露水、鏡子、mp3、針線盒,玻璃交,雙面膠,訂書機、手電筒、護膚品,防曬霜,叉子,帽子、閒書,幾塊抹布(洗碗,擦桌子),指甲鉗,眼藥水,電話卡,奶粉,咖啡,茶葉。電熱水壺(許多學校的宿捨都禁用)。喜歡娛樂的可以帶棋牌、隨身運動器材、口琴、蕭、吉他等等。如學校環境有需要的;你們可以自帶自行車,也可以自己買,自行車失竊的問題沒傳說的嚴重,不過鎖還是要備的。還有不要買太貴重的自行車;四年用完了就扔。還可帶些家鄉特產與室友們分享,與同鄉的師兄師姐聯絡感情,想家的時候,還可以再回味一下家鄉的美味!
越寫越多了,歐也暈……最後,也就是最重的!!!千萬少不得!!!就是……鈔票!!!!!!建議大家在校時“荷包”裡不要備太多錢,二三百夠了,應將錢存在卡裡,要用時才去atm機裡“搶”
生活方面:不用擔心,大學食堂比中學豐富多了(多數是食街形式),適隨尊便,如要求不高的話(有葷有素)正餐3-5元食得飽;5-7元食得好。早餐1-2元即可。大城市的高校伙食費開支每月平均450元左右也足夠了,大學生活費(含伙食費)正常也就是650元就可以了;當然;未包含你喜歡訂牛奶、吃零食、宵夜等其它愛好。其中主要開支是用在買書、文具、電話費、上網及常回家(在廣東的高校生)的交通費等(父母的血汗錢,要節約用哦)。
家庭不富裕的學弟、妹們入學要注意喔:一定要先跟學校聯系或按學校的要求,做好證明文件,報到時走“綠色通道”辦理“入學貸款”,各高校都有“勤工儉學”安排。學校的有關“社團”會安排貧困生們有償勞動,在校內圖書館等工作。或休息日也可參予一些校外家教(大城市20-25元一個鐘),可保證師弟師妹們的基本生活。
新生注冊也很方便,報到當天;各高校分學院的學生會都會有“迎新”接車或引導,彩旗招展,人聲鼎沸,學校將有一定數量高年級志願者,志願者應該都配有胸卡,如有任何幫助可以直接找他們,報到的場面可能會稍顯雜亂,但真的是會很熱鬧。 大家放心,外地生如交通不便;提前一天到校也可先入宿,可先用現金買票在校園飯堂食飯,無需浪費錢物在外租住旅店。
多數高校都是“一條龍”服務(不包含排隊時間,只用幾分鐘),有些高校還要即代繳保險費等,注冊時辦理圖書館、食堂(北方高校包括洗浴計時用)的“一卡通”(可充值)及“銀行卡”等。辦理注冊後;你的學院、班級、學號、學生證、校徽等都一應俱全了。報到後;各學院志願者學生會帶領新生到達寢室,在寢室憑證件領取寢室鑰等。 注意了:多數高校開學後都要重新“體檢”有些高校還要求個別科的分班“摸底考試”(一般是英語);根據考試的成績,把新生分成快慢班(不同教材)。
——《學習篇》
《學習篇1》
1、大學不是中學,不要帶著傳統高中的方法去學習,上課只是形式,關鍵還是自學。 2、大一的學習特別重要。第一學期往往能夠決定你大學生涯整個的走向。3、大一你就應該思考四年後的目標;是繼續深造還是就業、是考研或是爭取保研、本科後出國讀碩還是在國內聯讀(本碩聯的同學)。這些都很重要,事關你要制定、調整大一的學習方法。 4、考慮四年後繼續深造的同學要特別注意:各學期學科的考試“績點”都很重要。績點是絕大多數高校衡量學生各科考試成績的標准(請入學後詳細了解)。績點的作用。用句最簡單的話說“在大學裡績點就是一切” 5、學期或學年學分績點的計算方法:學期或學年的平均績點=所學各科課程的實際考試成績x各科課程學分÷所學課程學期或學年的學分。(學期平均績點;例:語85分,數分87,英92分,各科都是4學分,(85x4+87x4+92x4)/12學分=88=3.7=a-) 6、近年,有些高校采用了“大平台”招生或大一考試結束後;學生可根據愛好去選專業或轉學院,但是;轉學院和選專業是有前提的,除了有名額限制、及需要面試外,所選學院、專業科目還有不同的單科成績要求(如:大一不能掛科等)及高績點(選外語院的;英語考試要過90分)。另外;大二輔修“第二專業”大四的“保研”等,也有同樣的限制,還是離不開績點。 7、第一學期各專業都要學基礎課,例如:高數、線代、大英、大物、體育、毛思等,大一的科目,如學習不太適應、不太認真時;期中考掛科(唔及格)的機會還是很高的,但一般到了期末考就較容易過了,不是太離譜一般都可過,所以;相對來講較難獲取得高分。 8、如果你大一出現掛科(期末),就意味著你以後可能會失去了很多機會,包括轉院、轉專業、獎學金、保研等。 9、大學並不是學習付出越多成績回報就越高,講究的是學習方法,很用功[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