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水晶的種類和好壞的判斷標准是怎樣的?正文

水晶的種類和好壞的判斷標准是怎樣的?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這可是道大題目,一時半會說不清楚的。網上有許多關於水晶的知識及介紹文章,隨便列幾篇給你去參考吧:
一.《水晶的種類及妙用》
http://www.xici.net/b575928/d34486420.htm
二.《水晶的種類》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9605432.html?fr=ala0
三.《怎樣才能鑒別水晶的好壞呢?》
http://www.jibingku.com/shishangliuxing/114392_1241519368.html
四.《怎樣辨別水晶的好壞》
http://www.xici.net/b390005/d32224992.htm
五.《如果識別水晶的好壞?》
http://www.glass.cn/help/answer_6141/
......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

 
水晶的評價標准和高端寶石有所不同。多數高端寶石把顏色放在評價的第一位,而對水晶來說,顏色和淨度(水晶行業稱作晶體)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1、顏色:對任何寶石來說,顏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體是有顏色的,如粉水晶、黃水晶、紫水晶等,其顏色評價的最高標准則是明艷動人,不帶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調。如粉水晶,顏色以粉紅為佳;紫水晶,要求顏色為鮮紫,純淨不發黑;黃水晶,要求顏色不含綠色、檸檬色調,以金橘色為佳。對於發晶來說,晶體的顏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發絲的金發晶,晶體完全無色(白水晶)和晶體略偏茶色,肉眼的視覺觀感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前者的價格會高於後者。
2、淨度:水晶與高檔寶石的淨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檔寶石稀少罕見,所以一般人們普遍對高檔寶石的淨度不會過於苛求。而水晶的產量著實大得驚人,所以通常人們會要求水晶淨度越高越好,盡量避免有較明顯的內含物的水晶。
3、雜質:如果水晶內部雜質中有傳說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價值可能要高於同等顏色和淨度的水晶。


水晶與玻璃的區別:將水滴放到水晶晶面呈保持圓珠狀,而水滴玻璃表面會立即擴散。



如何區別天然水晶與合成水晶呢?
①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會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看到淡淡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多采用殘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煉,經過磨光加工、著色仿造而成,沒有均勻條紋、柳絮狀物質。
②舌舔:即使在炎熱夏季的三伏天,用舌頭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涼爽的感覺。假的水晶,則無涼爽的感覺。
③光照:天然水晶豎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的水晶則不能。
④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飾品上輕輕劃一下,不會留痕跡;若留有條紋,則是假水晶。
⑤用偏光鏡檢查:在偏光鏡下轉動360度有四明四暗變化的是天然水晶,沒有變化的則是假水晶。
⑥用二色檢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沒有二色性。
⑦用放大鏡檢查:用十倍放大鏡在透射光下檢查,能找到氣泡的基本上可以定為假水晶。
⑧用頭發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發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發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
⑨用熱導儀檢測:將熱導儀調節到綠色4格測試寶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黃色二格,而假水晶則不上升,當面積大時上升至黃色一格。

最簡單的鑒別水晶的方法:用手去觸摸水晶,天然水晶通常溫度要比人造水晶的要涼的多。
用眼觀察,天然水晶通常有棉絮狀的包裹體,這個是人造水晶所沒有的。
對於紫水晶黃水晶這樣的單色水晶,通常要觀察它的二色性,即使是最頂級的紫水晶黃水晶也是有色差的,通過這個方法可以鑒別是否加色。



如何挑選水晶制品?
①看原料:選料精良的水晶制品,應看不到膠口及棉絮;質地純淨、光潤、晶瑩為白水晶好。
②看做工:水晶制品加工過程分為兩種,即磨工和雕工。如水晶項鏈、手鏈、耳環等屬於研磨品;觀音像、內畫鼻煙壺等屬於雕刻品。
③看拋光:拋光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晶制品的身價。拋光分為軟拋光與硬拋光。
④看孔眼:對於綴穿水晶制品(如項鏈、手鏈、佛珠),要看孔眼是否平直,孔的粗細是否均勻,有無細小裂紋。孔壁必須清澈透明,無“白痕”。
⑤看顏色:即使在同一種類的水晶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紋理、色澤也各式各有千秋。屬於單色的,要色度均勻;在同一塊水晶上有深淺的,則要求其色調紋路美觀大方。
黃水晶看文化:水晶裡面的包裹體象形,能與文化、宗教及歷史有所牽連的話,價格往往會比水晶本身的價值高出幾倍甚至幾百倍。




購買水晶還需要了解的:100%完美的天然水晶是沒有的,所謂完美也是相對而言的完美。在此簡單地介紹常見天然水晶的瑕疵,供大家參考。天然水晶1、冰裂紋:這是對於通透形的水晶來說的,就是其內部視覺上象是有裂痕,有花花的感覺(有時還會有變彩效應);天然水晶的結晶過程是不會產生冰裂紋的,據推測,應該是水晶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是遇到地震或是地層的擠壓(地球內應力)而產生在其內部的一些“痕跡”而已(原子排列發生錯位),並不是裂痕。比如粉晶、紫水晶、白水晶球、柱等都很常見。
2、棉或雲霧:這也是對於通透形的水晶來說的,就是其內部本來是應該通透的但看上去卻不通透,有霧蒙蒙的感覺或是感覺裡面象有棉絮狀物質一樣,最常見的就是在钛晶、金發晶裡面最多了,通常佩戴一段時間後會逐步散開而越來越通透。(不可能散開,只有可能由於人體分泌的體液將水晶表面的光澤和透明度提高,看上去透明度提高)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

 
對於水晶來說,顏色和淨度是近乎同等重要的因素:

1、顏色:對任何寶石來說,顏色都是非常重要的,水晶也不例外。如果是水晶晶體是有顏色的,如粉水晶、黃水晶、紫水晶等,其顏色評價的最高標准則是明艷動人,不帶有灰色、黑色、褐色等其他色調。如粉水晶,顏色以粉紅為佳;紫水晶,要求顏色為鮮紫,純淨不發黑;黃水晶,要求顏色不含綠色、檸檬色調,以金橘色為佳。對於發晶來說,晶體的顏色也是很重要的。相同發絲的金發晶,晶體完全無色(白水晶)和晶體略偏茶色,肉眼的視覺觀感也是有差別的,所以前者的價格會高於後者。
2、淨度:水晶與高檔寶石的淨度要求有很大不同。高檔寶石稀少罕見,所以一般人們普遍對高檔寶石的淨度不會過於苛求。而水晶的產量著實大得驚人,所以通常人們會要求水晶淨度越高越好,盡量避免有較明顯的內含物的水晶。
3、雜質:如果水晶內部雜質中有傳說中人物的造型,如佛、星座、生肖等價值可能要高於同等顏色和淨度的水晶。


水晶與玻璃的區別:將水滴放到水晶晶面呈保持圓珠狀,而水滴玻璃表面會立即擴散。



如何區別天然水晶與合成水晶呢?
①眼看:天然水晶在形成過程中,往往受環境影響總會有一些雜質,對著太陽觀察時,可以看到淡淡均勻細小的橫紋或柳絮狀物質。而假水晶多采用殘次的水晶渣、玻璃渣熔煉,經過磨光加工、著色仿造而成,沒有均勻條紋、柳絮狀物質。
②舌舔:即使在炎熱夏季的三伏天,用舌頭舔天然水晶表面,也有冷而涼爽的感覺。假的水晶,則無涼爽的感覺。
③光照:天然水晶豎放在太陽光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都能放出美麗的光彩。假的水晶則不能。
④硬度:天然水晶硬度大,用碎石在飾品上輕輕劃一下,不會留痕跡;若留有條紋,則是假水晶。
⑤用偏光鏡檢查:在偏光鏡下轉動360度有四明四暗變化的是天然水晶,沒有變化的則是假水晶。
⑥用二色檢查:天然紫水晶有二色性,假水晶沒有二色性。
⑦用放大鏡檢查:用十倍放大鏡在透射光下檢查,能找到氣泡的基本上可以定為假水晶。
⑧用頭發絲檢查:將水晶放在一根頭發絲上,人眼透過水晶能看到頭發絲雙影的,則為天然水晶,主要是因為水晶具有雙折射。
⑨用熱導儀檢測:將熱導儀調節到綠色4格測試寶石,天然水晶能上升至黃色二格,而假水晶則不上升,當面積大時上升至黃色一格。

最簡單的鑒別水晶的方法:用手去觸摸水晶,天然水晶通常溫度要比人造水晶的要涼的多。
用眼觀察,天然水晶通常有棉絮狀的包裹體,這個是人造水晶所沒有的。
對於紫水晶黃水晶這樣的單色水晶,通常要觀察它的二色性,即使是最頂級的紫水晶黃水晶也是有色差的,通過這個方法可以鑒別是否加色。



如何挑選水晶制品?
①看原料:選料精良的水晶制品,應看不到膠口及棉絮;質地純淨、光潤、晶瑩為白水晶好。
②看做工:水晶制品加工過程分為兩種,即磨工和雕工。如水晶項鏈、手鏈、耳環等屬於研磨品;觀音像、內畫鼻煙壺等屬於雕刻品。
③看拋光:拋光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晶制品的身價。拋光分為軟拋光與硬拋光。
④看孔眼:對於綴穿水晶制品(如項鏈、手鏈、佛珠),要看孔眼是否平直,孔的粗細是否均勻,有無細小裂紋。孔壁必須清澈透明,無“白痕”。
⑤看顏色:即使在同一種類的水晶中,它的不同部位的紋理、色澤也各式各有千秋。屬於單色的,要色度均勻;在同一塊水晶上有深淺的,則要求其色調紋路美觀大方。
黃水晶看文化:水晶裡面的包裹體象形,能與文化、宗教及歷史有所牽連的話,價格往往會比水晶本身的價值高出幾倍甚至幾百倍。




購買水晶還需要了解的:100%完美的天然水晶是沒有的,所謂完美也是相對而言的完美。在此簡單地介紹常見天然水晶的瑕疵,供大家參考。天然水晶1、冰裂紋:這是對於通透形的水晶來說的,就是其內部視覺上象是有裂痕,有花花的感覺(有時還會有變彩效應);天然水晶的結晶過程是不會產生冰裂紋的,據推測,應該是水晶在成長的過程中,可能是遇到地震或是地層的擠壓(地球內應力)而產生在其內部的一些“痕跡”而已(原子排列發生錯位),並不是裂痕。比如粉晶、紫水晶、白水晶球、柱等都很常見。
2、棉或雲霧:這也是對於通透形的水晶來說的,就是其內部本來是應該通透的但看上去卻不通透,有霧蒙蒙的感覺或是感覺裡面象有棉絮狀物質一樣,最常見的就是在钛晶、金發晶裡面最多了,通常佩戴一段時間後會逐步散開而越來越通透。(不可能散開,只有可能由於人體分泌的體液將水晶表面的光澤和透明度提高,看上去透明度提高)

和上者基本差不多
 

淘寶的支付寶密碼弄錯了可以去銀行重新辦理密碼嘛?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