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有哪些指標可以判斷機箱的好壞 選購機箱,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機箱外觀的挑選,畢竟使用電腦的時候,機箱就擺在我們的面前。機箱外觀很難用好壞來衡量,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都不一樣,有的要求外觀時尚、漂亮,有的要求面板嚴緊、整潔,有的要求機箱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有的則希望機箱具有流光溢彩的光影效果,不過要記住的是,光從外觀來挑選機箱是遠遠不夠的。
其次,我們要考慮機箱的造型與大小,立式機箱具有更合理的內部空間,外觀也很適合家庭用戶使用,所以目前已經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機箱市場份額,而臥式機箱除了某些特殊要求外,不再建議大家選購。小型機箱外觀小巧美觀,內部結構緊湊,其中flex-atx結構的微型機箱更是讓人耳目一新,但小型機箱往往只能與micro-atx或flex-atx結構的主板、電源一起搭配使用,內部空間較小,散熱方面也有諸多不便,擴展性差,所以初次購買電腦的用戶可以選擇體積適中的中型立式機箱,具有2個5寸的擴展倉能滿足目前安裝光驅的需要,而二次升級的用戶一般會選擇體積較大的機箱或服務器機箱,這樣可以提供足夠寬敞的空間用於散熱,也為今後升級做好了准備。
在功能上,近期機箱主要強調了3寸擴展倉數量的增加,以滿足多硬盤用戶的需要,有的干脆將3寸擴展倉延伸到機箱底部,很好地支持了硬盤的安裝與散熱。此外,機箱的前後面板和側板上也都預留了安裝機箱風扇的通風口,以加強內部散熱的需要,免螺絲安裝更加普及,安裝和拆卸板卡光驅也更加方便快捷,還有的在內部增加照明系統並搭配透明或者半透明機箱以加強光影變化的效果。因此,大家在購買機箱時,還要根據自己計算機的配置情況和今後發展的需要來確定機箱應該具備的功能。
多硬盤支架將成為今後用戶選擇機箱的一個重要參考
免螺絲安裝對廠家的設計能力和加工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微型機箱雖然是今後發展的一個新方向,但傳統中、高體積機箱仍然是市場的主流
看得見摸得著——用料
通常機箱廠家使用鍍鋅鋼板來制作機箱的外殼和框架,然後再搭配一個漂亮的塑料面板就行了,而機箱用料的好壞關鍵就在鋼板材料的選擇上,讓我們先來了解這種鍍鋅鋼板的一些特性。
鍍鋅鋼板具有抗酸、防銹、防蝕、使用年限長、材質輕等特點,同時外表也較為美觀,因此廣泛地使用在儀表、建築材料的表面上。造鍍鋅鋼板的工藝通常有兩種——熱浸鍍鋅與電鍍鍍鋅。熱浸鍍鋅能產生較厚的鍍鋅層,耐蝕性較佳,適合戶外使用,尤其是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中,如土木建設、橋梁設施、運輸工具和電信設備等等,使用效果很好;而電鍍鍍鋅的生產過程比較容易控制,鍍鋅層較薄且表面較為平整,容易加工,但因鍍鋅層薄而防蝕能力不及熱浸鍍鋅,一般使用在諸如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用品的底板及部份面板上,而機箱上廣泛采用的就是冷軋電鍍鍍鋅鋼板。
日本是鍍鋅鋼板的主要生產國,以往國內高質量鍍鋅鋼板主要依靠進口,近來國內廠家開始大量生產鍍鋅鋼板,有效地降低了機箱制造的費用,但部分高檔機箱仍然采用日本進口冷鍍鋅鋼板,質地更好而成本偏貴。
鍍鋅鋼板的顏色通常為灰色,表面細膩,經過表面烤漆處理後能形成均勻的顆粒狀表面,長期使用不易出現摩擦痕跡和腐蝕等現象。
除了采用鍍鋅鋼板外,近來在高檔機箱中還出現了鎂鋁合金這種材料,由於鎂鋁合金板材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抗腐蝕性,重量輕,同時還具有很高的熱傳導能力,所以以前只使用在筆記本電腦等特殊的產品中,用這種板材制造的機箱結構更加穩固,整體重量也大大減輕,外觀更加漂亮,只是整體的價格上升不少。
由於金屬材料能夠對機箱內外的電磁輻射具有一定的屏蔽作用,因此機箱絕大多數采用了全金屬結構,但近來風行的透明機箱則打破了這種常規,利用有機玻璃等材料制造出了透明或半透明的機箱,滿足了大家對機箱美化的要求,只是在防電磁輻射方面就無從談起了。
機箱側板上通過卷邊的方法來增加強度
知道了制造機箱的主要材料,我們就能正確判斷機箱用料的好壞了。首先來看看各個廠家制造機箱時使用的板材,優質機箱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鍍鋅鋼板,而高檔機箱還采用了進口鍍鋅鋼板或者鎂鋁合金板材,廉價機箱則往往則用較差的普通薄鋼板或鍍鋅鐵板來制造,在耐腐蝕、強度和柔韌性方面與正規機箱都有明顯的差距,我們可以根據一些特點進行判斷:
正規機箱采用鍍鋅鋼板的厚度應該在0.7~1毫米左右,這樣才能保證機箱整體的強度,而劣質機箱偷工減料,要麼使用較薄的鋼板,要麼只在一些框架上使用較厚的板材,而其他部分則使用很薄的鐵皮!對於這些機箱,我們用手去扳動3寸和5寸擴展倉的倉壁就能感覺到明顯的變形;此外,正規機箱往往采用相同厚度的鍍鋅鋼板來制造機箱,而劣質機箱采用的材料厚薄不同,因此只要觀察幾個不同部位板材的厚度就能看出機箱用料的大概了。
采用加強筋來增加整機的強度
市場上很少能見到采用1毫米以上厚度的鍍鋅鋼板制造的機箱。由於用戶不可能帶著游標卡尺去買機箱,板材的邊緣也往往經過卷邊而不易判斷出厚度,因此有的廠家就想鑽這個空子借機誇大自己的形象,或者僅僅在機箱的某些部件上采用了較厚的板材而已。另外要注意,某鐵板機箱厚度到是能達到1.5毫米以上,而且重量十足,但長期使用很容易生銹。所以我們還是老老實實地選擇那些厚度適中的鍍鋅鋼板制造的機箱為宜,不能去片面追求鋼板的厚度和機箱的重量。
了解了厚度,接下來就要看看機箱的強度了。取下機箱側板,雙手抓住側板的兩個對角並向相反方向擰,側板不應發生變形或扭曲,這樣的側板在裝到機箱上才不容易產生共振;然後用手推動機箱的頂部的邊角處,機箱不應產生可感覺到的扭曲,更不能發出聲音;再用手將機箱內安裝主板的支持板向裡按,也不能發生形變;最後用手扭動3寸和5寸擴展倉的倉壁,同樣不能發生形變。優質機箱也往往采用卷邊(折邊)和壓龍骨的方式來增加大面積板材的強度,或者在機箱內增加加強筋,這樣的機箱整體結構就穩固多了。劣質機箱中有些雖然也通過這種方法,但由於材料太薄太軟,測試時還是能夠明顯感覺到扭曲的。
細心觀察優與劣——做工
材料是一個方面,而做工則更能體現機箱廠家的功力,所以我們除了看機箱板材的厚度與強度外,還要學會正確判斷機箱做工的方法。
先來看看機箱前面板的工藝。前面板是機箱外觀的主要體現,除了造型要美觀外,塑料模具開的好壞就很關鍵了。一般機箱面板采用了亞光的處理,色澤比較均勻,表面沒有收縮時留下的凹凸痕跡,邊緣也不能見到毛刺,如果是可以裝卸的面板,則要看看裝卸是否方便。優質機箱的面板采用abs或hips工程塑料注塑而成,長期使用後不易泛黃開裂,取下前面板上的塑料擋板進行扭曲,往往來回很多下才會扭斷,而較差的塑料板往往很脆,斷口處很光滑。
使用不久機箱的框架上就產生的銹跡表明,該板材表面的鍍層相當薄,防銹性能差
接下來看看機箱上下左右側板上的烤漆表面是否光滑,內部不能有氣泡的痕跡(有就是裡面已經開始生銹啦),劣質機箱采用噴漆工藝,塗層較薄,很容易在今後的使用中磨損或脫落。
將側板取下看看內側的表面,應該為鍍鋅鋼板的灰色,不能噴塗油漆(需要與機箱框架接觸進行防電磁輻射處理),表面也要很細膩,如果發現有泛黃的痕跡就要小心了。
觀察機箱的內部,正規廠家生產的機箱已經對內部各個暴露在外的金屬板材進行了卷邊(折邊)處理,也就是將板材的邊緣向內翻轉後壓平,因此用戶裝機時就不用擔心鋒利的板材邊緣會刮傷雙手了,而那些沒有卷邊或僅僅是部分卷邊的機箱往往是劣質機箱的特征,可千萬別輕易上當。除了卷邊這道工序不能省外,機箱內大面積的板材上往往還有一些故意壓出的凹坑或凸起,這就是所謂的龍骨,經過這種處理,能明顯增加板材的強度而不改變整體的重量。有的廠家為了節省工序,則將壓龍骨的步驟省掉了。當然,壓龍骨並不總是萬能的,鍍鋅鋼板的厚度也很重要,兩者往往缺一不可。
機箱內側主板支架上壓出的龍骨能加強支架的強度
然後還要看看擴展倉的支架是否工整,如果是活動的硬盤支架,就取下來仔細觀察,看看各個邊角是否都已經做了卷邊處理、各個沖孔和開槽處是否有毛刺、定位是否准確等等。如果機箱采用了免螺絲的驅動器安裝方式,則要看看這些部件的活動是否靈活、導軌滑動是否流暢、定位是否准確、是否會晃動等等。
安裝驅動器和硬盤的擴展倉也要做工精良,開孔、卷邊等工序同樣不能少
機箱內部安裝主板的定位孔的精度非常關鍵,也許當我們購買了機箱並安裝計算機時才會尴尬地發現,在主板上插入顯卡,顯卡固定擋板上的固定孔根本就對不到機箱後部固定架上的螺絲孔中,如果此時強行擰入螺絲,則會導致顯卡扭曲。此時出現的問題就是這個機箱制作精度太差的表現,很遺憾,大家往往只能在安裝主板時才會發現這個很關鍵的問題,而這也正是區別機箱好壞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不過某些廉價板卡如網卡,自身的制作精度就很差,這個時候如果出現問題,就要考慮是機箱造成的還是板卡自身造成的了。
最後要看看機箱後面板上板卡固定支架的結構。正規機箱的後面板和固定架是兩塊材料鉚接而成的,支架向內凹進去,與機箱後面板緊密連接。而廉價機箱已經簡化了這道工序:將支架和後面板融為一體,同時直接從後面板上沖壓出支架。這樣的結構會給用戶的安裝帶來不便,而且也不符合機箱防電磁干擾設計的原則。
剿滅電磁殺手
隨著計算機工作頻率的提高,其自身向外輻射的頻率范圍也越來越寬,這些向外散發的輻射將有可能對其周圍的使用者造成某些潛在的威脅。此外,外界的電磁輻射也會對計算機產生影響,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通常采用全金屬結構的機箱來吸收內部的電磁輻射,並屏蔽外圍電磁輻射的干擾。
電磁輻射其實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雖然我們使用的機箱是個金屬體,但電磁輻射實在是無孔不入,而機箱上還有很多地方是不得不留的開口,這樣的地方自然就成為電磁輻射進出機箱的通道,所以機箱防電磁輻射問題幾乎成了世界性的難題。
國外品牌機機箱在防電磁輻射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
留意過國外品牌機機箱的朋友一定驚訝於這些產品的某些特點:機箱各個側板與機箱框架的連接往往經過了特殊的處理,甚至還貼有專用的金屬網,這些都是針對防電磁輻射而做出的各種防御措施,也是品牌機必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爭取最大限度地減少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干擾。
國產機箱在這方面以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產品中也缺乏相應的措施,現在的情況好了很多。那麼我們在用料和工藝之外還要怎樣留意機箱的防電磁輻射功能呢?
作為防電磁輻射的基礎,機箱要保持一個完整的金屬體,這就要求機箱中任何兩個相鄰的金屬板材間都要保持有良好的接觸,我們在一些質量較好的機箱框架上,經常能見到很多的emi觸點,它們就是用來加強與側板的接觸的,這種觸點排列的越緊密越好。優質機箱除了采用emi觸點外,還增加了emi金屬彈片,因此具有更好的彈性和接觸能力,能夠充分地將機箱框架和側板連接為一體,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輻射的干擾。除了側板連接處要增加emi觸點外,atx電源與機箱連接處、前面板的驅動器擴展倉、後面板的固定支架等也都要有這樣的觸點,這樣才能保證各個部件間連接的緊密性,並有效地降低輻射的強度。此外,有的機箱還盡量采用一體化的結構,將右側板和上下側板用一塊鋼板沖壓而成,減少了板材間接觸的縫隙。
由於機箱內電磁波輻射有一定的頻率范圍,當機箱上一定要留出較大的通風口時,可以用孔徑較小而數量較多的小金屬孔代替,這樣也能起到一定的抑止作用,要求更嚴的環境下則要增加這些開孔處鋼板的厚度,如此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降低電磁輻射的洩漏。
3寸和5寸擴展倉也必須搭配金屬擋板來使用,只有那些已經安裝了驅動器擴展倉前的[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