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類似乎有加飯酒、女兒紅、狀元紅及黃酒。請教高人它們有什麼區別?都適用於什麼人飲用?以及飲用注意事項。謝謝。 1琳琅滿目的黃酒品種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黃酒家族的成員不斷擴大,品種琳琅滿目。酒的名稱更是豐富多彩。最為常見的是按酒的產地來命名。如紹興酒、金華酒、丹陽酒、九江封缸酒、山東蘭陵酒等。這種分法在古代較為普遍。還有一種是按某種類型酒的代表作為分類的依據,如“加飯酒”,往往是半干型黃酒;“花雕酒”表示半干酒;“封缸酒”(紹興地區又稱為“香雪酒”),表示甜型或濃甜型黃酒;“善釀酒”表示半甜酒。還有的按酒的外觀(如顏色,濁度等),如清酒,濁酒,白酒,黃酒,紅酒(紅曲釀造的酒);再就是按酒的原料,如糯米酒,黑米酒、玉米黃酒、粟米酒、青稞酒等;古代還有煮酒和非煮酒的區別,甚至還有根據銷售對象來分的,如“路莊”(具體的如“京裝”,清代銷往北京的酒)。還有一些酒名,則是根據酒的習慣稱呼,如江西的“水酒”、陝西的“稠酒”、江南一帶的“老白酒”等。除了液態的酒外,還有半固態的“酒娘”。這些稱呼都帶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要想准確知道黃酒的類型,還得依據現代黃酒的分類方法。
2最新國家標准中黃酒的分類法
在最新的國家標准中,黃酒的定義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麥等為原料,經過蒸料,拌以麥曲、米曲或酒藥,進行糖化和發酵釀制而成的各類黃酒。
按黃酒的含糖量將黃酒分為以下6類:
·干黃酒:“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糖份都發酵變成了酒精,故酒中的糖份含量最低,最新的國家標准中,其含糖量小於1.00g/100ml(以葡萄糖計)。這種酒屬稀醪發酵,總加水量為原料米的三倍左右。發酵溫度控制得較低,開耙攪拌的時間間隔較短。酵母生長較為旺盛,故發酵徹底,殘糖很低。在紹興地區,干黃酒的代表是“元紅酒”。
·半干黃酒:“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故又稱為“加飯酒”。酒的含糖量在1.00~3.00%之間。在發酵過程中,要求較高。酒質厚濃,風味優良。可以長久貯藏。是黃酒中的上品。我國大多數出口酒,均屬此種類型。
·半甜黃酒:這種酒含糖份3.00~10.00%之間。這種酒采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的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這種酒,酒香濃郁,酒度適中,味甘甜醇厚。是黃酒中的珍品。但這種酒不宜久存。貯藏時間越長,色澤越深。
·甜黃酒:這種酒,一般是采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藥,搭窩先釀成甜酒娘,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酒中的糖份含量達到10.00-20.00g/100ml之間。由於加入了米白酒,酒度也較高。甜型黃酒可常年生產。
·甜黃酒,糖份大於或等於20g/100ml。
·加香黃酒:這是以黃酒為酒基,經浸泡(或復蒸)芳香動、植物或加入芳香動、植物的浸出液而制成的黃酒。
3淋飲酒、攤飯酒和喂飯酒
這是按釀造方法對黃酒分類時的稱呼。按這種方法分類,可將黃酒分成三類:
·淋飯酒:淋飯酒是指蒸熟的米飯用冷水淋涼,然後,拌入酒藥粉末,搭窩,糖化,最後加水發酵成酒。口味較淡薄。這樣釀成的淋飯酒,有的工廠是用來作為酒母的。即所謂的“淋飯酒母”。
·攤飯酒:是指將蒸熟的米飯攤在竹篦上,使米飯在空氣中冷卻,然後再加入麥曲、酒母(淋飯酒母)、浸米漿水等,混合後直接進行發酵。
·喂飯酒:按這種方法釀酒時,米飯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批加入。
4麥曲黃酒、小曲黃酒、紅曲黃酒、烏衣紅曲黃酒
黃酒還可按釀酒用曲的種類來分。如小曲黃酒,生麥曲黃酒,熟麥曲黃酒,純種曲黃酒,紅曲黃酒,黃衣紅曲黃酒,烏衣紅曲黃酒。
百度上找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酒是統稱,女兒紅和狀元紅,以及加飯是品牌而已。
據傳,古時在孩子出生時,就埋下一壇初釀的黃酒,若是女兒,則出嫁時打開,這就是女兒紅的由來;若是男孩,則在孩子長大後考上功名後,再開此酒,這時便叫狀元紅。
紹興出產的黃酒口味都差不多,性溫,適合燙熱了喝,冬日裡放入些姜絲,更可驅寒。
還有些地方對黃酒進行了改良,分別加入了枸杞、蜂蜜、冰糖、話梅之類的輔料來進行釀制,給黃酒又增添了幾分色彩。
具體也沒什麼注意事項,和大多數酒類一樣,不宜過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