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超市怎麼購物才最神省錢 超市采購,花起錢來也很容易超支。實際上逛超市也存在很多誤區、陷阱,一旦看明白了超市花哨的促銷手段,再加上一些小竅門,錢包就不會迅速癟下去。 1.打折商品三思而行 其實打折減價均是商家促銷的一種手段。俗話說,“只有錯買,沒有錯賣”。尤其是食品,都有其特定的保質期。有些超市減價的食品大都快過期,如果貪圖便宜過多購買,一下子又吃不完,就會有變質的危險。 2.搜集各大賣場的促銷彩頁 為了省錢,最好能搜集齊各大賣場的促銷彩頁,反復對比下誰家的商品最便宜。一般差價都不會太大,如果誤差在幾元之內,把交通費用考慮在內,選擇離家最近的一家,或大批購入最便宜的那家的商品。在大降價的時候提前准備好幾周內消耗的日用品,相當於批發了。 對於生活用品,要想選購性價比高的東西,應把目光投向貨架的上層和底層部分。同時,還要留意超市入口,商家喜歡把便宜貨擺在那裡,可以去淘一些經濟實用的生活用品。 3.別被低價迷了眼 進到超市,為了省錢,先找特價商品。一般特價商品的品質有待商榷,很可能是小廠家出品。購買大品牌的特價商品一定多留意,是否快到保質期等等。各大超市都在打常用商品的價格戰,買了日用品,其他商品的價格可能就會補上來。 4.食品質量最重要 盡量不要買擺賣的食品。這種買賣方式也叫做裸賣,超市裡空氣流通差,人又多,食物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很不衛生,應盡量買袋裝或有包裝的食品。 燈光讓食物更“新鮮”。我們到超市裡會發現,那裡擺放各種肉類,都紅嫩新鮮,各種蔬菜都翠綠無比。等買回家再看,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原來,超市裡特意選用粉紅色的燈光照射肉類,會顯得格外鮮嫩;選用綠色的燈光照射蔬菜,會顯得更綠。另外,專家提醒,不少熟食在暖色光的照射下顯得像剛出鍋似得,其實不然。 去冷櫃買東西,則要記住“好貨沉底”的原則。超市商家為了促銷,一般會把急於賣出的滯留商品放置在最顯眼的位置,促使消費者順手裝入購物筐。往往這些商品都是離保質期時間最近的,所以挑選商品一定看好保質期。盡量找後面的商品拿,買到距變質期時間越長的商品,實際上等於你已經在省錢了。 5.不宜購買的商品 數碼商品、電子商品還是建議到電器連鎖去買。日用雜品可以到社區周邊的市場裡買,一般都靠譜得便宜。雖沒有那麼多好牌子,但很多人都在用,也沒見出過什麼婁子。但如果是小朋友使用,盡量還是選擇一些品牌的商品吧。 6.“免費的午餐”別忘要 各大超市每天都會有帶贈品的商品,甚至有的商品贈品比商品本身更具有誘惑力。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搶在別人前頭把帶贈品的商品買走。 但消費者購物時並不注意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價格,商家根據這種消費習慣,提高價格後再附贈品。比如一瓶洗發水本來應該20元,現在買一瓶洗發水贈送一塊價格2元錢的肥皂,但超市實際已悄悄地將洗發水的價格提高到22元。買洗發水的顧客白得一塊肥皂,肯定就會覺得很劃算。 為避免被捆綁促銷吸引,建議消費者購物時把注意力應放在你想購買的東西上,而不是和它捆綁銷售或附贈的物品上。 7.別聽促銷員的忽悠 不排除促銷員天花亂墜的東西有好產品,但一起忽悠就令人反感。多轉轉,沒有促銷的商品說不定比促銷商品還更量大實惠。 8.制定購物計劃 逛超市之前最好先制定一個購物計劃,將必買品記下來,粗略算一下價格,帶上略多的鈔票,然後再進超市購物。 9.盡量少往超市跑 最好定期去超市。平時把需要購買的家庭必需品及時記下來,然後集中一次購買。逛超市次數越多,花的票子也就越多。因為我們去買必需品的途中,總會順手拎兩件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本文來源於省城網 http://www.shengc.com ,原文地址: http://www.shengc.com/html/200906/8/20090608161616.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