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團購很多陷阱的,怎麼防備啊 如今,網購已成為一種時尚消費方式,不用奔波勞累,不用費心砍價,穿的吃的用的,點點鼠標便有貨物送上門來,毫不誇張地說,網上購物,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去年我省網購人數已超200萬,其中蘭州人約62萬,參加網購者人均網購消費約500元,日常用品是主要消費品,約0.8%的人遭遇劣質商品、預付受騙等問題。但因在此領域監管尚不完善,消費者一旦落入網購陷阱,往往會購來一堆麻煩,而且維權十分艱難。 調查顯示
蘭州網購人均消費五百
根據艾瑞咨詢和淘寶網日前聯合發布的2007年調研結果及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去年中國網購市場總成交額超過500億,達到594億,其中淘寶網成交額就達到433億。為了跨越500億這個門檻,家電零售老大國美花了19年,而網絡零售只花了9年。淘寶去年的總交易額逼近聯華超市全國3913家門店2006年總成交額440億。
調查顯示,去年,甘肅網購人數已超200萬,其中蘭州人約62萬,參加網購者人均網購消費約500元,主要消費的是居家日常用品。網購已經占了日常消費的相當部分,正式成為社會主流消費方式之一。網購陷阱
賣家撒謊快遞截留
網上購物除了存在商品價格、預付誘騙、非法網站等陷阱外,還存在比如個別快遞人員截留商品、賣家放大商品圖片、模特試衣照拉長身高等隱形陷阱,導致消費者不小心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
家住天慶嘉園的李女士告訴記者,日前她從網上買了6件小孩服裝,結果只送來4件,當時自己沒有驗貨,事後給快遞員打電話,快遞員說賣家就給了4件,最終與賣家核對發現,2件被快遞員截留。而與李女士遭遇不同的是,小王在網上購買了粉底液,貨物到手非常讓她失望,感覺太少,隨後再去看賣家掛在網上的照片,發現原來對方放大了粉底液的體積,實際上量非常少。
拍漂亮的商品圖片,能提高銷售量這是網購商家的慣用伎倆,市民柴先生就是上了圖片的當。柴先生因為看了賣家模特身穿灰色大衣的效果,才購買了這件衣服,並詳細打聽了該模特身高、體重和腿長,與自己非常接近。沒想到衣服買到手穿在身上卻完全不合適,特別是胸部的感覺很糟。後來再次追問賣家才知,賣家對圖片進行拉長處理,這樣看起來身材修長,不會臃腫。受騙主因
不按正常流程交易占八成
記者昨在淘寶網和支付寶聯合發布的網購安全警示中看到,在網購糾紛中,大部分對商品描述和實物不符;在網購詐騙案中,近七成陷阱設在充值卡類,八成以上都是被賣家誘騙未經網站正常交易程序而造成的。據淘寶網去年的投訴情況,惡意評價、網上成交不買、商品描述與實物不符居前三位。最讓買家不滿的是商品與網上描述不符,包括顏色、品牌、品質等,占全年投訴總量的15%。
淘寶網統計顯示,淘寶上的網購詐騙案件中,賣家誘導買家提前確認付款、賣家欺騙買家導致支付寶超時打款兩種方式最普遍,占了欺詐案例的97%。其中賣家誘導買家提前確認付款的比例達到79%,賣家欺騙買家導致支付寶超時打款比例達到18%。在網購詐騙案中,八成以上都是因買家被賣家誘騙,未經網站正常交易程序而造成。淘寶網購安全專家提醒買家,一定要嚴格按照流程,不要貪方便,在沒收到貨之前,不要確認收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