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登樂游原春望書懷》 城隅有樂游,表裡見皇州。策馬既長遠,雲山亦悠悠。萬壑清光滿,千門喜氣浮。花間直城路,草際曲江流。憑眺茲為美,離居方獨愁。已驚玄發換,空度綠荑柔。奮翼籠中鳥,歸心海上鷗。既傷日月逝,且欲桑榆收。豹變焉能及,莺鳴非可求。願言從所好,初服返林丘。 張九齡:《候使登石頭驿樓作》 山檻憑南望,川途眇北流。遠林天翠合,前浦日華浮。萬井緣津渚,千艘咽渡頭。漁商多末事,耕稼少良疇。自守陳蕃榻,嘗登王粲樓。徒然騁目處,豈是獲心游。向跡雖愚谷,求名異盜丘。息陰芳木所,空復越鄉憂。 張九齡:《登臨沮樓》 高深不可厭,巡屬復來過。本與眾山絕,況茲韶景和。危樓入水倒,飛檻向空摩。雜樹緣青壁,樛枝掛綠蘿。潭清能徹底,魚樂好跳波。有象言雖具,無端思轉多。同懷不在此,孤賞欲如何。 張九齡:《陪王司馬登薛公逍遙台》 嘗聞薛公淚,非直雍門琴。竄逐留遺跡,悲涼見此心。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尋。人事已成古,風流獨至今。閒情多感歎,清景暫登臨。無復甘棠在,空馀蔓草深。晴光送遠目,勝氣入幽襟。水去朝滄海,春來換碧林。賦懷湘浦吊,碑想漢川沉。曾是陪游日,徒為梁父吟。 張九齡:《嘗與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詣一所林沼尤勝…以詠其事》 方駕與吾友,同懷不異尋。偶逢池竹處,便會江湖心。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清華兩輝映,閒步亦窺臨。蘋藻復佳色,凫鹥亦好音。韶芳媚洲渚,蕙氣襲衣襟。蕭散皆為樂,裴回從所欽。謂予成夙志,歲晚共抽簪。 張九齡:《與弟游家園》 定省榮君賜,來歸是晝游。林烏飛舊裡,園果讓新秋。枝長南庭樹,池臨北澗流。星霜屢爾別,蘭麝為誰幽。善積家方慶,恩深國未酬。棲棲將義動,安得久情留。 張九齡:《郡內閒齋》 郡閣晝常掩,庭蕪日復滋。檐風落鳥毳,窗葉掛蟲絲。拙病宦情少,羁閒秋氣悲。理人無異績,為郡但經時。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茲。 張九齡:《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跻。林筍苞青箨,津楊委綠荑。荷香初出浦,草色復緣堤。樂處將鷗狎,譚端用馬齊。且言臨海郡,兼話武陵溪。異壤風煙絕,空山巖徑迷。如何際朝野,從此待金閨。 張九齡:《西江夜行》 遙夜人何在,澄潭月裡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外物寂無擾,中流澹自清。念歸林葉換,愁坐露華生。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 張九齡:《南還湘水言懷》 拙宦今何有,勞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別悔前行。歸去田園老,倘來軒冕輕。江間稻正熟,林裡桂初榮。魚意思在藻,鹿心懷食蘋。時哉苟不達,取樂遂吾情。 張九齡:《商洛山行懷古》 園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陳跡向千古,荒途始一過。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故事昔嘗覽,遺風今豈訛。泌泉空活活,樵臾獨皤皤。是處清晖滿,從中幽興多。長懷赤松意,復憶紫芝歌。避世辭軒冕,逢時解薜蘿。盛明今在運,吾道竟如何。 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 薄宦晨昏阙,尊尊義取斯。窮愁年貌改,寂歷爾胡為。不谄詞多忤,無容禮益卑。微生尚何有,遠跡固其宜。思擾梁山曲,情遙越鳥枝。故園從海上,良友邈天涯。雲雨歎一別,川原勞載馳。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去國誠寥落,經途弊險巇。歲逢霜雪苦,林屬蕙蘭萎。欲贈幽芳歇,行悲舊賞移。一從關作限,兩見月成規。苒苒窮年龠,行行盡路岐。征鞍稅北渚,歸帆指南垂。樹晚猶蔥蒨,江寒尚渺彌。土風從楚別,山水入湘奇。石濑相奔觸,煙林更蔽虧。層崖夾洞浦,輕舸泛澄漪。松筱行皆傍,禽魚動辄隨。惜哉邊地隔,不與故人窺。疇昔陪鹓鹭,朝陽振羽儀。來音雖寂寞,接景每逶迤。朝罷冥塵事,賓來話酒卮。邀歡逐芳草,結興選華池。及此風成歎,何時霧可披。自憐無用者,誰念有情離。望美音容闊,懷賢夢想疲。因聲達霄漢,持拙守東陂。 張九齡:《初發道中贈王司馬兼寄諸公》 昔歲嘗陳力,中年退屏居。承顏方弄鳥,放性或觀魚。曾是安疵拙,誠非議卷舒。林園事益簡,煙月賞恆馀。不意棲愚谷,無階奉诏書。湛恩均大造,弱植愧空虛。肅命趨仙阙,僑裝撫傳車。念行開祖帳,憐別降題輿。誰謂風期許,叨延禮數殊。義沾投分末,情及解攜初。追餞扶江介,光輝燭裡闾。子雲應寂寞,公叔為吹噓。景物春來異,音容日向疏。川原行稍穩,鐘鼓聽猶徐。林隔王公輿,雲迷班氏廬。戀親唯委咽,思德更躊躇。徇義當由此,懷安乃阙如。願酬明主惠,行矣豈徒欤。 張九齡:《自始興溪夜上赴嶺》 嘗蓄名山意,茲為世網牽。征途屢及此,初服已非然。日落青巖際,溪行綠筱邊。去舟乘月後,歸鳥息人前。數曲迷幽嶂,連圻觸暗泉。深林風緒結,遙夜客情懸。非梗胡為泛,無膏亦自煎。不知於役者,相樂在何年。 張九齡:《當塗界寄裴宣州》 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如何分虎竹,相與間山川。章绶胡為者,形骸非自然。含情津渡闊,倚望脰空延。遠近聞佳政,平生仰大賢。推心徒有屬,會面良無緣。目夕遵前渚,江村投暮煙。念行祗意默,懷遠豈言宣。委曲風波事,難為尺素傳。 張九齡:《郡中每晨興辄見群鶴東飛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羨遂賦以詩》 雲間有數鶴,撫翼意無違。曉日東田去,煙霄北渚歸。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依。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豈煩仙子馭,何畏野人機。卻念乘軒者,拘留不得飛。 張九齡:《和裴侍中承恩拜掃旋辔途中有懷…官僚鄉國親故(後缺)》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氣雄。生才作霖雨,繼代有清通。天下稱賢相,朝端挹至公。自家來佐國,移孝入為忠。霜露多前感,丘園想舊風。扈巡過晉北,問俗到河東。便道恩華降,還鄉禮教崇。野尊延故老,朝服見兒童。 張九齡:《和姚令公哭李尚書乂》 貴賤雖殊等,平生竊下風。雲泥勢已絕,山海納還通。忽歎登龍者,翻將吊鶴同。琴詩猶可托,劍履獨成空。疇昔嘗論禮,興言每匪躬。人思崔琰議,朝掩祭遵公。作善神何酷,依仁命不融。天文虛北斗,人事罷南宮。上宰既傷舊,下流彌感衷。無恩報國士,徒欲問玄穹。 張九齡:《奉和聖制經函谷關作》 函谷雖雲險,黃河已復清。聖心無所隔,空此置關城。 張九齡:《奉和聖制度潼關口號》 嶙嶙故城壘,荒涼空戍樓。在德不在險,方知王道休。 張九齡:《答太常靳博士見贈一絕》 上苑春先入,中園花盡開。唯馀幽徑草,尚待日光催。 張九齡:《登荊州城望江二首》 滔滔大江水,天地相終始。經閱幾世人,復歎誰家子。東望何悠悠,西來晝夜流。歲月既如此,為心那不愁。 張九齡:《賦得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不復理殘機。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張九齡:《答陸澧》 松葉堪為酒,春來釀幾多。不辭山路遠,踏雪也相過。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