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為什麼恆字款瓷器正文

為什麼恆字款瓷器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仙,名叫藍采和。南唐沈汾《續仙傳》、宋初《太平廣記》、陸游《南唐書》等書均載有他的事跡。是唐末至五代時人。其行為怪僻,貪杯喜唱,平時穿一身破藍衫,一只腳穿只靴子,另一只則光著腳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卻躺臥雪中而全身冒熱氣(《續仙傳》)。平時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邊打著竹板,一邊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觸景而生,不僅令世人覺得高深莫測,而且頗具仙意。其一雲:“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朝騎鸾鳳到碧波,暮見桑田生白波。長景明晖在空際,金銀宮阙高嵯峨。”他行為癫狂,有人施錢給他,他大都送給貧苦人,藍采和居無定處,四海為家。這個仙人的人物原型本是一江湖流浪漢,僅由於他的行為癫狂,又好周濟窮人,因此深得人們喜愛而被神化成仙。

韓湘子

普遍的說法,韓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侄子(有說侄孫),《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仙傳拾遺》等書都有關於他的介紹。一稱是韓愈侄孫,歷史上韓愈確有一個叫韓湘的侄孫曾官大理丞。韓愈曾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他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稱韓愈有一年少遠房子侄,為人輕狂不羁,不喜讀書,韓愈曾責怪他,他卻能在七日之內使壯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變顏色,並且每朵上邊還有“雲橫秦嶺家何在……”的詩句,韓愈驚奇萬分。還有說韓湘子是韓愈外甥,其事跡和《酉陽雜俎》所言大同小異,韓湘子其人物原型為韓愈的族侄,五代時即被仙化。

曹國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國舅,出現的時間最晚,流傳的仙話也較少。其身世,說法大同小異,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後有關。《宋史》有傳,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孫,曹皇後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曉音律,喜愛作詩,封濟陽郡王,身歷數朝而一帆風順,年七十二而壽終。《神仙通鑒》雲:曹國舅天性純善,不喜富貴,卻慕戀於仙道,其弟則驕縱不法,恃勢妄為,曹國舅對其惡行深以為恥,遂入山修煉,遇鐘離權、呂洞賓而收他為徒,很快曹國舅修成仙道。《東游記》中所述曹國舅與上略同。

形象

八仙與道教許多神仙不同,均來自人間,而且都有多采多姿的凡間故事,之後才得道,與一般神仙道貌岸然的形象截然不同,所以深受民眾喜愛,其中有將軍、皇親國戚、叫花子、道士等等,並非生而為仙,而且都有些缺點,例如漢鐘離袒胸露乳、呂洞賓個性輕挑、李鐵拐酗酒成性等等。

八仙也分別代表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也因此,一般道教寺院都有供奉八仙的地方,或是獨立設置八仙宮,而神明廟會也有八仙出現。

八仙也常出現在年畫、刺繡、瓷器、花燈及戲劇之中,相傳八仙也會定期赴西王母蟠桃大會祝壽,所以“八仙祝壽”也成為民間藝術常見的的祝壽題材。民間戲曲酬神時,也經常上演《醉八仙》或《八仙祝壽》等所謂“辦仙戲”。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樣寶物或法器,一般稱為“暗八仙”或八寶,常出現於刺繡、民間藝術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隨場景不同而變換。其中較為通俗的暗八仙為:

芭蕉扇(漢鐘離)

葫蘆(鐵拐李)

花籃(藍采和)

荷花(何仙姑)

劍(呂洞賓)

笛子(韓湘子)

魚鼓(張果老)

玉板(曹國舅)干什麼的都有'八仙之一
鐵拐李

八仙中,鐵拐李是年代最久,資歷最深者,見諸於文獻則較晚。亦作「李鐵拐」。元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始有其名。身世由來傳說頗多,一說乃西王母點化成仙,封東華教主,授鐵杖一根。一說本名洪水,常行乞於市,為人所賤,後以鐵杖擲空化為飛龍,乘龍而去為仙。一說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華山赴太上老君之約,囑他的徒兒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兒因母親病而欲歸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無所歸,乃附在一跛腳的乞丐的屍體而起,蓬頭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噴倚身的竹杖變為鐵拐,故名李鐵拐。










八仙之二

鐘離權
道教八仙之一。元代全真教奉為「正陽祖師」,北五祖之一。其說始於五代、宋初。相傳姓鐘離名權,號「正陽子」,又號「雲房先生」。

《列仙全傳》說:鐘離權,燕台人,號雲房先生,為漢朝大將,在征討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給他老弱殘兵三萬人,剛到達目的地就被吐蕃軍劫營,軍士落荒而逃。鐘離權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還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將他帶至一小村莊說:「這是東華先生的住處。」然後告別而去。過了一會兒,忽聽有人說:「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緣故。」見一老人披著白色的鹿裘,扶著青色的藜杖,問鐘離漢道:「來者可是漢大將軍鐘離權?為什麼不來宿於山僧之所?」鐘離權大驚,知道遇上了異人,於是誠心學道,向老者哀求學習救世之道。老者傳授鐘離權「長真決」,及金丹火候和青龍劍法。鐘離漢後來遇見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學得「長生決」。最後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訣」,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為「太極左宮真人」。

另一說鐘離漢為唐朝人,與呂洞賓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後人或以「漢」字屬下讀,故一稱「漢鐘離」。

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奉「鐘離漢」為「正陽祖師」,位列北五祖之二(王玄甫,鐘離權,呂洞賓,劉操,王重陽)。









八仙之三

張果老
道教八仙之一。亦作張果。據《唐書》記載,確有其人,本是民間的江湖術士,因民間相傳逐為神仙。居山西中條山,自言生於堯時,有長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的丈夫)不時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後,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恆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

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見到張果老老態龍鐘。就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鐘?」張果老說:「衰朽之歲,也沒有什麼道術可依慿,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出來嗎?」於是便在殿前拔去鬓發,擊落牙齒,玄宗有點害怕,忙叫人扶張果老去休息。一會而張果老回殿,果然容顏一新,青鬓皓齒。於是當時的達官貴人們都爭相拜偈,求教返老還童的秘訣,但都被他拒絕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獵,捕獲一頭大鹿,此鹿與尋常的鹿相比,稍有差異。廚師剛要開刀宰鹿,張果老看見了,就連忙阻止,說「這是仙鹿,已經有一千多歲了,當初漢武帝狩獵時,我曾跟隨其後,漢武帝雖然捕獲了此鹿,但後來把它放生了。」玄宗說:「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時遷境異,你這麼知道他就是你說的那頭鹿呢?」張果老說:「武帝放生時,用銅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標志。」於是玄宗命人查檢。果然有一個二吋大小的銅牌,只是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玄宗又問:「漢武帝狩獵是哪年?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張果老說:「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對,果然無誤。

張果老回山後不久就仙逝了,唐玄宗為他建「棲霞觀」。張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騎著一頭白毛驢,日能行萬裡,當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來,放在皮囊裡。








八仙之四
呂洞賓

道教八仙之一。名巖,字洞賓,自號「純陽子」。唐京兆府(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曾以進士授縣令。他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屋裡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陣陣,一只白鶴自天而下,非如他母親的帳中就消失。生下呂洞賓果然氣度不凡,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長大後「身長八呎二吋,喜頂華陽巾,衣黃欗杉,系一皂鞗,狀類張子房,二十不娶。」當在襁褓時,馬祖見到就說:「此兒骨相不凡,自市風塵物處。他時遇盧則居,見鐘則扣,留心記取。」後來呂洞賓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法。六十四歲時,游長安,在酒肆遇見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牆壁上題詩,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羽士說:「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想跟我一起去嗎?」呂洞賓凡心未已,沒有答應。這位雲房先生就是「鐘離權」。

到了晚上,鐘離權和呂洞賓一同留宿在酒肆中。雲房先生獨自為他做飯,這時呂洞賓睡著了,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獲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後了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剛要歎息,突然夢醒,鐘離權的飯還沒熟,於是鐘離權題詩一首「黃良猶未熟,一夢到華肴。」呂洞賓驚道:「難道先生知道我的夢?」鐘離權道:「你剛才的夢,生沉萬態,榮辱千端,五十歲如一剎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場夢。」於是呂洞賓下決心和鐘離權學道,並經「十試」的考驗,鐘離權授他道法。呂洞賓有了道術和天遁劍法,斬妖除害為民造福。

呂洞賓被全真教奉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鐘離權,呂洞賓,劉操,王重陽),世稱呂祖、純陽祖師,呂洞賓在八仙中最為出名,有關他的傳說很多。






八仙之五
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傳說為何氏女,途遇仙人,賜仙桃或仙棗食之,成仙,不知饑餓。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一說乃呂洞賓弟子。

《仙佛奇蹤》說:何仙姑為廣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兒。生時頭頂有六條頭發。十六歲時夢見仙人教他:「吃雲母粉,可以輕身而且長生不死。」於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雲母,發誓不嫁,經常來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飛。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帶回一些山果給她的母親吃。後逐漸不吃五谷,武則天遣使召見她去宮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蹤。之後白日生仙。唐天寶九年,出現在麻姑壇中,站立在五朵雲中,其後,又出現在廣州的小石樓。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記載:「狄青早年在爭南侬時路過永州,聽說何仙姑能預知吉凶,便特地去詢問戰爭的結果,何仙姑說:「公不必見賊,賊敗且走。」開始狄青不信,後來宋軍先鋒與南侬智高的兵交戰,不機回合,智高戰敗並逃入大理國。

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八仙之六
藍采和
道教八仙之一。唐開元天寶時人。夏服絮衫,冬臥冰雪,常於長安市唱踏踏歌,歌詞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時見過他,及至年老再見,采和顏狀如故,後於酒樓乘醉騎鶴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雜劇漢鐘離度脫藍采和。

《仙佛奇蹤》中:「藍采和,不知那裡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吋的腰帶,一只腳穿靴,一只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內衣,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彷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討飯,手持大拍版,長三呎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後再見著他,藍采和的容貌依舊。後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蕭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版,慢慢而升。

元劇《鐘離權度藍采和》則說藍采和是藝名,真名叫許堅,在勾欄裡唱雜劇,年五十時,做壽因不知犯了什麼錯,為官府扣打,後被鐘離權度化成仙。





八仙之七
韓湘子
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韓愈的侄孫子。生性放蕩不拘,不好讀書,只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在二十歲時去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亞馬遜kindle dx閱讀器香港哪裡可以買到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