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大概多少啊?每平多少錢啊? 馬可波羅(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2 東鵬(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3 諾貝爾(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浙江省名牌)4 冠珠-薩米特(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5 蒙娜麗莎(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6 斯米克(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7 宏宇(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廣東省名牌)8 冠軍(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於1972年台灣,台灣名牌)9 強輝(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廣東省名牌)10 新中源(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地磚十大品牌) 南新倉特色街標志性建築有南新倉國際大廈和皇家古糧倉群。
南新倉文化休閒特色商業街區占地面積2.58萬平方米,建築設施主要由南新倉國際大廈和古倉群組成,具有“新的在舊的中,時尚在歷史中”的特色,獨具京城氣質,面向國際視野。總建築面積共11萬平方米,整個步行街總長近千米。
1.古糧倉群
“南新倉”是明清兩代京都儲藏皇糧、俸米的皇家官倉,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始建,至今近600年的歷史,幾乎與世界文化遺產故宮同齡。
明永樂時,北京已發展成極為繁華的城市,為了滿足京城日益增長的需要,將南方糧食調運北京,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永樂五年(1407年)戶部官員提出疏通元代河道,開展漕運。永樂皇帝對此事很重視,於永樂九年(1411年)調發山東、徐州、應天、鎮江等處30萬民工,歷經4年,疏浚這條南起杭州、北抵通州長達3000多裡的運河航道,使江南糧食源源不斷運到北方,因此,這時通州及北京修了不少糧倉,由戶部侍郎或尚書總負責,並於明正統三年(1438年)在東城裱褙胡同設立總督倉場公署,南新倉即此時修建的。
明代北京設軍衛,專司守衛倉儲軍糧,只供軍需,納入官倉(即中心倉)統一管理。南新倉為中心倉,管轄8個衛倉,分別是府軍衛倉、燕山左衛倉、彭城衛倉、龍骥衛倉、龍虎衛倉、永清衛倉、今吾左衛倉、濟州衛倉等,這些衛倉均歸屬南新倉統一調配。明朝,京師共有包括南新倉在內的7座官倉,它們均集中在東城朝陽門附近。北側有海運倉、北新倉;中部有南新倉、舊太倉、興平倉和富新倉;南側有祿米倉。它們共同擔負著京師儲糧的重任,在南糧北運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倉內主要建築有:廒座、龍門、官廳、監督值班所、官役值班所、科房、大堂、更房、警鐘樓、激桶庫、太倉殿、水井、轅門、倉神廟和土地祠,後期還有巡警駐扎所。
2.南新倉國際大廈
南新倉國際大廈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甲22號,東四十條立交橋西南角。東側鄰東二環輔路,西側毗鄰奧組委總部辦公的青藍大廈,北側緊鄰明清風格的平安大街,與東直門交通樞紐僅一橋之隔。
南新倉國際大廈由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現代寫字樓和古代皇家糧倉建築群共同組成。方正的空間布局除了保證充足的采光,還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需要進行靈活分割。戶型面積100-5500平方米不燈。使用率約70%。南北兩區各配有6部高速便捷的otis電梯。另有10000平方米的商業配套可以全面滿足寫字樓的商務需要。 南新倉國際大廈是素有“寫字樓專家”之稱的香江國際集團繼數碼大廈、北京財富中心之後又一甲級寫字樓力作,遵循“功能至上”的實用精神,115-5500平方米標准層面積靈活劃分,12部進口otis電梯,全樓使用率高達70%,全面滿足現代企業的辦公成本最小化與效率最大化。8米的挑高大堂,采用意大利白洞石、摩洛哥米黃以中國園林式的“借景”之美打造,充分演繹歷史與人文之美。
南新倉國際大廈寫字樓以“為企業創造效率”為出發點,確定了“最佳配置,靈活機動”的原則,即客戶能做的留給客戶發揮,客戶無法做的要做得最好,使寫字樓既能滿足甲級寫字樓的辦公需求,又為多元化、追求個性的企業提供富有創意的商務空間。
南新倉國際大廈地下一層以精品店、服裝店為主,三層主要是健身房、ktv。麥當勞、星期五餐廳、奔馳汽車展銷廳、大董烤鴨店、水煮三國餐飲、精品超市等商戶已入駐南新倉國際大廈,法國畫展、中外藝術畫廊、日本料理、意大利餐吧、素食坊、台灣特色餐吧等商戶已入駐古糧倉群。
南新倉國際大廈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甲22號,東四十條立交橋西南角。東側鄰東二環輔路,西側毗鄰奧組委總部辦公的青藍大廈,北側緊鄰明清風格的平安大街,與東直門交通樞紐僅一橋之隔。<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57/22/05/1144572205.15315646.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57/22/05/1144572205.15315646.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南新倉特色街標志性建築南新倉國際大廈和25座有近600年歷史的皇家古糧倉群。
1.南新倉國際大廈
南新倉國際大廈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甲22號,東四十條立交橋西南角。東側鄰東二環輔路,西側毗鄰奧組委總部辦公的青藍大廈,北側緊鄰明清風格的平安大街,與東直門交通樞紐僅一橋之隔。 南新倉國際大廈由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現代寫字樓和古代皇家糧倉建築群共同組成。方正的空間布局除了保證充足的采光,還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需要進行靈活分割。戶型面積100-5500平方米不燈。使用率約70%。南北兩區各配有6部高速便捷的otis電梯。另有10000平方米的商業配套可以全面滿足寫字樓的商務需要。 南新倉國際大廈是素有“寫字樓專家”之稱的香江國際集團繼數碼大廈、北京財富中心之後又一甲級寫字樓力作,遵循“功能至上”的實用精神,115-5500平方米標准層面積靈活劃分,12部進口otis電梯,全樓使用率高達70%,全面滿足現代企業的辦公成本最小化與效率最大化。8米的挑高大堂,采用意大利白洞石、摩洛哥米黃以中國園林式的“借景”之美打造,充分演繹歷史與人文之美。
2.古糧倉群
古糧倉群由9棟古倉廒和一些仿古建築組成,其中的一座糧倉裡設立了小劇場,每個周末上演由蘇州昆劇院演員演出的廳堂版昆曲《牡丹亭》。在只有60個座位的劇場裡,演員的婀娜身姿、一颦一笑都有了不尋常的感染力,而不用擴音設備的原聲演出,讓昆曲美妙的唱段和配樂更加打動人心。
附圖為有著600年歷史的皇家糧倉——南新倉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09/86/35/1599098635.15315646.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09/86/35/1599098635.15315646.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標志性建築——南新倉國際大廈和25座有近600年歷史的皇家古糧倉群組成。
南新倉國際大廈位於東城區東四十條甲22號,東四十條立交橋西南角。東側鄰東二環輔路,西側毗鄰奧組委總部辦公的青藍大廈,北側緊鄰明清風格的平安大街,與東直門交通樞紐僅一橋之隔。 南新倉國際大廈由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現代寫字樓和古代皇家糧倉建築群共同組成。方正的空間布局除了保證充足的采光,還可以根據不同公司的需要進行靈活分割。戶型面積100-5500平方米不燈。使用率約70%。南北兩區各配有6部高速便捷的otis電梯。另有10000平方米的商業配套可以全面滿足寫字樓的商務需要。 南新倉國際大廈是素有“寫字樓專家”之稱的香江國際集團繼數碼大廈、北京財富中心之後又一甲級寫字樓力作,遵循“功能至上”的實用精神,115-5500平方米標准層面積靈活劃分,12部進口otis電梯,全樓使用率高達70%,全面滿足現代企業的辦公成本最小化與效率最大化。8米的挑高大堂,采用意大利白洞石、摩洛哥米黃以中國園林式的“借景”之美打造,充分演繹歷史與人文之美。 地下層:停車庫與人防及設備用房、部分商業。 1-2層:商業配套。 4層:東西兩個約600平米的空中花園。 4-13層:單層約5500平方米的辦公面積。 14層(挑15層):層高7.5米、約5000平方米的高挑空辦公樓層。 寫字樓2003年8月28日開工建設,2004年9月7日開始內部認購,2004年12月10日開盤,2005年10月竣工入住。 大廈獨具氣質的外立面與古色古香的平安大街相互輝映,更是將與在建的新保利大廈成為東二環商務帶的視覺新焦點、領銜新商圈的標志。 來自當今歐美寫字樓的最新潮流的陶土板材質與干掛技術創造了南新倉國際大廈獨具氣質的外立面風格,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純玻璃幕牆與色彩的搭配,是北京首家大面積采用陶土板干掛技術與玻璃幕牆相結合的寫字樓,創造了與皇城文脈相映成趣的辦公視覺新形象。 <ahref="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61/88/61/1146618861.15315646.jpg "target="_blank"><imgsrc=" http://dl.zhishi.sina.com.cn/upload/61/88/61/1146618861.15315646.jpg "border="0"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a> 南新倉是明清時代京都貯藏糧食的皇家糧倉,明代時在元朝北太倉基礎上興建而成。目前這25座糧倉是北京乃至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歷史倉廒實物建築群。 該街區占地面積2.58萬平方米,由[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