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魚粉美金價格是多少 危險的環境污染物——二惡英
■於智勇
波及全球的比利時“雞污染”事件起源於2004年2月。當時比利時養雞業者發現飼養的母雞精神越來越差,產蛋量急劇下降,雞蛋孵化率也越來越低,一些雞雛無力破殼窒息而死。同時一些准備出欄的肉雞出現病態反應,也相繼死去。通過一系列的調查、化驗,發現是飼料有問題。據專家介紹,人工生產的動物飼料一般由谷物、豆粉、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成分組成,其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魚粉和抗菌素。為了使飼料具有粘性和減少粉塵,以防止家禽患眼病和呼吸道疾病,一般還要再添加一定比例的植物油或動物油脂。一些飼料生產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則非法使用報廢的、不利於禽畜健康的植物或動物油脂,甚至使用工業廢油作為飼料的粘合劑。經過仔細調查,發現專門向生產動物飼料企業提供油脂的福格拉公司,它在裝有廢植物油的油罐中注入了大量廢機油,兩種油脂混合後產生了有害的二惡英(dioxin)成分,並將這含有二惡英的油脂提供給比利時的韋爾克斯特飼料廠,使該廠1999年1月15日以來誤用其混摻在飼料中出售。國際一般標准為每克動物脂肪中二惡英的含量不超過5微微克,每克雞蛋油脂中不超過20微微克。此次比利時污染雞中二惡英的含量是每克脂肪中700-800微克,有的雞體內二惡英的含量高於正常極限的1000倍。我國衛生部於6月9日宣布,全面禁銷比利時、荷蘭、法國、德國受“二惡英”污染的乳肉食品。“二惡英”為何物?它對人體健康有何影響?
二惡英是多氯代三環氧雜芳烴類有毒化學品的俗稱(原結構為1,4-二氧雜環已二烯),實際上包括了當今世界上兩類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多氯代二苯並二惡英(poly-o-chlorinateddibenzodioxin,pcdd)和多氯代二苯並呋喃(poly-o-chlorinateddibenzofuran,pcdf)。由於每個氯原子可以占據其化學結構中八個取代位置中的任何一個,因此含有一定數目氯原子的pcdd和pcdf可以有若干個異構體。理論上講pcdd總計可以有75個異構體、pcdf共有135個異構體。研究已經證實,這兩類化合物的毒性明顯地依賴於氯原子的取代數目和取代位置,其2、3、7、8取代位置的異構體毒性最高;2、3、7、8—t4cdf的豚鼠口服液的ld50值分別為0.6-2ug/kg和5—10ug/kg,是迄今毒性最高的化合物,毒性是氟化鈉的130倍、砒霜的900倍,被稱為“毒中之毒”。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與殺蟲劑ddt毒性相當的有毒化學品,環保組織更是將其視為危害環境的大敵之一,因而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對其分析方法、毒性,環境行為和健康效應進行了深入研究。動物實驗資料表明,tcdd容易被胃腸道吸收,分布於動物體內各個部位,由於二惡英同脂肪具有較強的親和力,二惡英進入動物體後一般在肝、脂肪、皮膚或肌肉中蓄積,或是進入富含脂肪的禽畜產品,如牛奶及蛋黃。當人食用了被二惡英污染的禽畜肉、蛋、奶及其制成品,如黃油、奶酪、香腸、火腿等,二惡英也就進入了人體,同樣在人體的脂肪層或髒器中蓄積起來,並幾乎不可能通過消化系統排出體外。連續接觸tcdd,體內蓄積可以達到一個穩定水平。二惡英有強烈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動物實驗表明,二惡英首先誘發肝髒和呼吸系統癌症,其次還導致免疫系統疾病,增加機體受感染的機會,屬於最危險的環境污染物,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二惡英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
環境中的pcdds和pcdfs主要來源於農藥五氯酚、2-4-d和2、4、5-t以及多氯聯苯(pcb)的生產和使用過程。二惡英並不是有意生產出來的,而是生產上述農藥和化工產品的雜質和副產品,隨著這些農藥的生產和使用而進入環境;另外城市垃圾焚燒亦會產生二惡英,含氯的塑料類垃圾在低於800℃的不完全燃燒中,極易產生二惡英,它會隨著焚燒垃圾產生的煙霧擴散進入環境。值得注意的是,二惡英具有相當穩定的化學性質,在環境中很難降解,可以穩定地存在於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體中。因而人類不可避免地暴露於pcdd和pcdf的污染之中,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1965-1970年越南戰爭期間,美國在越南施放了約40萬公升的落葉劑“agentorange”(橙黃劑),它含有2ppm以上的t4cdd,不久即在當地居民中引起生育缺乏(畸胎)。凡在越戰中沾染過橙黃劑的退伍軍人也受到了毒害。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這種落葉劑可以誘發多種疾病,主要是多種癌症。動物實驗證實:2、4、5-t的致疇和致癌性與其體內的t4cdd含量有關。二惡英對人體健康還有許多其它害處,對於正在發育中的胎兒以及出生不久的嬰兒來說有可能是致命的;對於孕婦來說,二惡英可能造成流產;對於處於發育期的未成年人來說,由於二惡英會阻礙人體對雌激素和黃體酮等荷爾蒙的分泌和吸收,從而造成未成年人營養不良和學習功能障礙。
人們認識二惡英這類物質已有幾十年了,但科技界對人體攝入的劑量與中毒程度之間的關系,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因此各國對此的有關規定也不一樣。德國食品安全法規定,每公斤體重二惡英日攝入量不得超過1微微克、荷蘭是4微微克、加拿大是10微微克,而美國則規定為0.03微微克。
醫學表明,長期食用“二惡英”污染的食品才可能致癌或引起慢性病。世界衛生組織也確定,“二惡英”是一種致癌物質,但只有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一系列的嚴重疾病,所以對此不必過分驚慌。專家建議人們食用低脂肪食品,均衡飲食,多吃瘦肉、少吃肥肉和皮,不挑食,對宣布可能有問題的國家的食物制品應停用。
另外據日本某些學者的研究,認為植物的葉綠素和纖維素有助於人體內二惡英的排出,建議多吃一些菠菜葉、蘿卜葉等蔬菜。<br/><br/><fontcolor=#0556a3>參考文獻:</font>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它的毒性以ld50表示,專業術語叫“半數致死量”,比氫化鉀要毒50到100倍。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把它從致癌名單的二級致癌物提升為一級致癌物(對人肯定致癌物)。 1995年,美國環境保護局評價它還有生殖毒性、內分泌毒性和抑制免疫功能。特別是可能使男性雌性化,影響小孩的生長發育。同時,國際機構對人體攝入二惡英的量規定得非常嚴格,比如德國規定,每100萬噸牛奶中只允許有5克二惡英存在,超過就有潛在危險。類似比利時這種工業化學品污染比較偶然,但還有一些可能產生二惡英的來源:焚燒垃圾。我國目前對垃圾主要使用填埋法,基本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造紙時紙張漂白、紙漿漂白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惡英。汽車尾氣如果加了含氯的試劑作為催化劑,不完全燃燒時也可能產生二惡英。這些相對來講不嚴重,但日積月累,同樣對人體構成潛在危險。現在看,二惡英進入人體90%是通過“吃”完成的。談及二惡英與其他污染物的區別時,吳永寧說:第一,它根本沒有用途。比如產生鉛污染是因為要生產含鉛汽油等,汞污染是因為要生產工業用汞。而二惡英根本沒有人生產它,沒有任何用途。第二,它特別穩定,在環境中難以降解,進入人體後很難排出來,在體內蓄積,越來越多。
二惡英毒性很大,但目前食品中污染的量不會造成急性中毒,如果長期食用含有這種低濃度污染物的食品達到十幾二十年,可能會致癌或者雌性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