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離子濃度下降時,甲狀分腺激素就會支援骨中的鈣進入血液中,以升高血鈣的濃度。另外,人體的腸道、腎髒、皮膚等器官也可以調節鈣的平衡,例如當血鈣水平升高時,腎髒排出的尿鈣量就會增加,反之就會減少,所以說補鈣多一些不會引起高鈣血症。
十五、胃酸缺乏補鈣應注意什麼?胃酸缺乏的人在服用某些鈣制劑時會感到胃部不適。這是因為鈣制劑進入人體後需要在胃酸的作用下分離成為鈣離子,由於食物進入胃中可刺激胃分泌大量的胃酸來消化食物,所以胃酸缺乏的人應在飯後服用補鈣制劑,以減少胃部的不適感。也可以選用經檸檬酸、蘋果酸調整過口味的補鈣品,或用一杯酸性的果汁飲料來送服鈣制劑。
第三大點、藥補不如食補。以下是幾種食物的含鈣量,供日常生活中選擇食用: 1、牛奶。250克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2、海帶和蝦皮。海帶和蝦皮是高鈣海產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補鈣300毫克呢。並且它們還能夠降低血脂,預防動脈硬化。 海帶與肉類同煮或是煮熟後涼拌,都是不錯的美食。蝦皮中含鈣量更高,25克蝦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鈣,所以,用蝦皮做湯或做餡都是日常補鈣的不錯選擇。
友情提醒:容易對海制品過敏的人們要小心食用喲。
3、豆制品。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鈣量也很高。500克豆漿含鈣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鈣就高達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補鈣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漿需要反復煮開7次,才能夠食用。而豆腐則不可與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鈣相結合生成草酸鈣結合物,從而妨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與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與肉類同烹,則會味道可口,營養豐富。
4、動物骨頭。動物骨頭裡80%以上都是鈣,但是不溶於水,難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時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後用文火慢煮。吃時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鮮湯。
友情提醒:魚骨也能補鈣,但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做法。干炸魚、焖酥魚都能使魚骨酥軟,更方便鈣質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5、蔬菜。蔬菜中也有許多高鈣的品種。雪裡蕻100克含鈣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鈣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第五大點,如何選擇補鈣劑 一、目前,我國包括國產與進口的鈣劑有400多種 ,具體選擇何種鈣片由當事人決定。 1、碳酸鈣:含鈣量高,副作用小,價格便宜,吸收率高,可以達到40%,與牛奶相似,是全國人民易於接受而廣泛應用的一種鈣制劑。 2、乳酸鈣:是我國傳統的鈣補充劑之一,其優點是容易溶解,缺點是鈣含量低。這類制劑有:乳酸鈣,含鈣13%;葡萄糖酸鈣,含鈣9%,制成片劑後含量更低,要達到成人每日補充鈣1000毫克,需服用太多藥片,這是人們難於接受的。 3、磷酸氨鈣:是日本常用的補鈣品種,含鈣23.3%,相對較高,我國成都藥廠也有生產,每片含鈣量70毫克,含鈣量與藥品價格屬中等,但它的缺點是藥片崩解和吸收較難,加之它含磷高,對腎功能障礙者有害,因此應用較少。 4、枸緣酸鈣:含鈣量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也較磷酸鈣好,其吸收不依賴胃酸,有泡騰片,更適合老年人服用。 5、活性鈣:是生物鈣(貝殼類)高溫煅燒而形成的鈣混合物,鈣含量高,但其水溶液是強鹼性,對胃腸刺激性大,不適合老年胃酸缺乏者。與食物同食可減少胃腸刺激。 6、有機鈣:氨基酸鈣與蛋白贅合鈣在我國已開始應用。
二、鈣劑品牌分析 (一)、哈藥系補鈣產品 哈藥集團的三精葡萄糖酸鈣和新蓋中蓋目前占據30億鈣劑市場的半壁江山,是目前鈣劑市場的領導品牌。新蓋中蓋口服液定位兒童市場,高蓋片定位於老年市場,目前為鈣劑市場的領導品牌。 (二)、鈣兒奇d 蘇州立達生產,在專業市場市場(醫院渠道)其占有率第一,這為其產品在零售市場的銷售提供了強大動力。目前在otc市場的廣告訴求對象以女性為主。 (三)、樂力 美國礦維公司生產,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年銷售額達到五個億。良好的療效打造了強大的產品力,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消費者的重復購買。 (四)、巨能鈣 北京巨能公司是在蓋天力之後較早進行鈣劑市場開拓的。其產品巨能鈣口服液是第三代補鈣產品,是以維生素c深加工產品l-蘇糖酸鈣為主要原料制成。 (五)、龍牡壯骨顆粒 武漢健民出品,產品為中西合劑,90年代中期為鈣劑市場第一品牌。產品對象為兒童,同時還有調理脾胃的作用,因此受到部分專業人士的鐘愛。產品由於上市時間較長,市場滲透比較充分,擁有一批忠實的消費者。 (六)、蓋天力 采用動物貝殼鍛壓而成,為中國鈣劑市場先行者,產品定位兒童市場。 (七)、愛爾鈣 上海華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品。是以海洋生物為原料、無污染、吸收性好且無副作用的l-乳酸鈣。該產品安全無毒,呈左旋結構,與人體相融。含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補鈣效果優於碳酸鈣。 三、選鈣“四高一低"。選擇鈣劑產品的標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以下五個特點: 1、含鈣量高; 2、溶解度(水溶性)大; 3、腸道吸收度高; 4、生物利用度好; 5、重金屬含量低;即“四高一低”。 經過國際上大量的動物與人體試驗,對各個年齡段如: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成年、60歲以上老人等試驗對象的研究證明,不論是哪一類鈣,無機鈣還是有機鈣。如果實驗對象在鈣的營養正常情況下,吸收率一般都是40%,如果鈣的營養情況不良,則吸收率可能達到75~85%。並沒有哪種鈣制劑的吸收率特別高。 實際上我們所需要的是補鈣,是各種鈣制劑中的鈣元素而不是制劑本身,制劑本身僅作為鈣的載體。這是一個數學與化學的基本問題,並沒有多少高深的學問。因此選用鈣制劑,首先要看鈣在制劑中占多少百分比。如:您要補充600mg的鈣,用碳酸鈣只要1500mg,枸橼酸鈣就需要2717mg,乳酸鈣需要4615mg,葡萄糖酸鈣需要6667mg,各種氨基酸鈣也在5000mg以上。市面上有的鈣制劑,其分子式比葡萄糖酸鈣還復雜,要攝取600mg需要10~15克制劑,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有的公司宣稱他們的鈣制劑在骨骼中沉積率很高,這裡有一個體內對鈣沉積的阈值問題。一般體內鈣的阈值是1000~1500mg,鈣的攝取再多,鈣的阈值也不會升高,因此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 此外,還有兩種鈣制劑要特別注意。一種是活性鈣,這是由近海的牡蛎、蚌、貝等的殼經過高溫活化後,磨細而成。這種沿海軟體動物吸附能力很強,能將近海的污染物,鉛、汞等重金屬吸附。因此這種活性鈣中有重金屬,ph值又很高,偏鹼,服後胃腸會有反應。用家畜動物的骨骼磨粉制成的鈣制劑,由於重金屬尤其是鉛容易沉積在骨骼中,因此服後也會受重金屬污染。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