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要去上海旅游 穿什麼衣服合適這幾天的天氣 要有兩件羊毛衫了 先給你一個整體的介紹,你自己拿注意吧 上海特產 新華網(2004-04-0813:17:34)來源:中華特產博覽城 上海水蜜桃 據說上海最早栽培水蜜桃的人是天文家徐光啟的兒子徐龍興。解放後,市郊各縣的桃園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其中南匯縣成為重點果區。品種除了有玉露水蜜桃、陳圃蟠桃外,還有早熟的“早生”、“雨化露”和中熟的“白風”、“鳳露”以及晚熟的“白花”等。上海水蜜桃以皮薄、汁多、香濃、味甜贏得海內外歡迎。英國、美國、日本都先後引種過上海水蜜桃。
進京乳腐
上海郊區奉賢縣鼎豐醬園生產的“進京乳腐”久負盛譽,是全國著名的優質乳腐之一。品種有紅乳腐、白乳腐和花色乳腐三種。紅乳腐包括大紅方和小紅方。白乳腐包括糟乳腐、油乳腐和白方,花色乳腐品種更多,以配料而命名,如玫瑰乳腐、油辣乳腐、火腿乳腐、蝦子乳腐等等。其中以玫瑰乳腐最具江南特色。
楓泾丁蹄
上海市郊金山縣出產的楓泾丁蹄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它采用黑皮純種“楓泾豬”的蹄子精制而成。這種黑皮豬骨細皮薄,肥瘦適中。丁蹄煮熟後,外形完整無缺,色澤紅亮,肉嫩質細。熱吃酥而不爛,湯質濃而不膩;冷吃噴香可口,另有一番風味。
上海梨膏糖
據傳梨膏糖始於唐朝名相魏微,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歷史。他將草藥磨成粉末同梨汁一起煎熬,給其久病老母服用。後來這種方法競相流傳,成為療效食品梨膏糖。現在,上海豫園商場內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常年供應各式梨膏糖,有采用杏仁、山楂、川貝、桔梗、桔紅等十余種中藥材加工制成的止咳梨膏糖,還有姜汁、薄荷、胡桃、蝦米、肉松、松子等各種花式梨膏糖。
鳳尾魚罐頭
鳳尾魚,又稱烤子魚,特征為體側扁,尾部延長,銀白色,雌大雄小。鳳尾魚是名貴經濟魚類,肉質鮮美,供鮮食或制罐頭食品。通常人們喜歡將它油炸,加上輔料佐餐,味香酥可口。油炸鳳尾魚制成的鳳尾魚罐頭暢銷國內外。
上海浦東雞
肉質特別肥嫩、鮮美,香味甚濃,筵席上常作白斬雞或整整炖煮。它單冠直立,胸闊體大,黃嘴、黃腳,體形碩大。成年公雞可長到9斤,故有“九斤黃”之稱,母雞體重也有6斤左右。
銀魚
產於上海的崇明、青浦等縣。在當地俗稱“面丈魚”或“面條魚”,肉嫩味美,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是餐桌上的珍品。用它和雞蛋一起下鍋旺火炒,可做成名菜“銀魚炒蛋”,也可曬成干或加工成銀魚罐頭。
上海木雕
上海是我國木雕工藝品重點產區之一,按所用材料分為白木、紅木和黃楊木雕三大類。白木所雕作品,構圖豐滿,層次清晰,刀法精細,富於變化,有欣賞陳設的插屏、屏風,也有欣賞和實用相結合的家具、酒廚、台燈、果盤等。代表作品有巨型木雕藝術品《龍船》、《蟠桃勝會》。
紅木雕采用小塊紅木,運用镂雕、圓雕、深淺浮雕等技藝,以山水、花鳥、瓜蔬、蟲魚為題材,設計成文具用品、煙具、花插等工藝品。造型精致紋飾簡練,做工挺括。上海的黃楊木雕以圓雕為主,作品大多取材於兒童生活,刀法精細,造型活潑生動,適於案頭欣賞。其優秀作品有《五子戲龜》、《頑皮娃娃》、《乘龍》等
嘉定竹刻
嘉定竹刻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代就是上海地區的著名工藝品。嘉定竹刻主要有平面雕和立體雕兩種。立體雕以竹根為主,平面雕以扇骨、筆筒、花瓶等為。
雕法有陰刻、陽刻、皮雕、模雕等多種,其中以留青皮雕最具特色。留青皮雕以竹的青皮作花,竹肌作底,利用其色澤的不同而雕镂出層層畫面。所刻書、畫、插屏、掛屏等欣賞藝術品和煙盒、筆盒、花瓶等實用工藝品刀法缜密精致、圖案清麗淡雅。
上海面塑
上海面塑已有百余年歷史。開創者當推被人稱為“面人趙”的上海著名面塑藝術家趙闊明。他的創作題材廣泛,內容以傳統戲劇和神話傳說為主。作品人物形象逼真,神態生動,色彩鮮艷豐富,被稱為“立體的畫,無聲的戲”,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他的女兒和徒弟們繼承了他的技藝,在國外現場表演中被譽為上海牙雕
上海牙雕
上海象牙雕刻主要品種有镂雕細花、皮雕、圓雕人物三類,其中以镂雕細花景物最具特色,與北京的圓雕、浮雕人物、廣州的多層牙球、通雕花舫齊名。上海牙雕的镂雕細花特色,形成於二十世紀初,所表現的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構圖豐滿,形象生動,富有畫意。作品的刀功干淨利索,工藝精巧細膩。特別是镂空雕,把內景與外景融為一體,充滿江南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螺姑娘》、《蚌景》、《十八羅漢斗大鵬》、《琵琶行》、《大河下》、《春景》、《龍船》、《江南風光》等珍品。 “東方的明珠”、“中華之國萃”。面塑體積小,攜帶方便,又經久不霉不裂,不變形褪色,因而成為旅游者贈送親友,留作紀念之佳品。
上海絨繡
絨繡是新興的中國工藝美術品之一,是在特制的網眼織物上用各色絨線一格一針地繡制的一種手工藝品,產品分欣賞和實用兩大類,以色彩豐富,層次上海絲綢
上海絲綢
上海是中國絲綢的重要產地和出口地之一。綢、緞、绫、羅、錦、绉、絨、葛、绨、紡、紗、绡應有盡有,花色繁多,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贊賞。舉世稱譽的“金三杯”真絲印花綢配色和諧明朗;以中國畫為題材的真絲花綢,不僅有古色古香的風貌,又有嶄新的表現手法,在國際市場上獨樹一幟 清晰,造型生動,形象逼真而深受國內外群眾的歡迎。上海絨繡中“萬裡長城”、“百花爭艷”、“珠穆朗瑪峰遠眺”等都成為在國內外有定評的傑作。其中“萬裡長城”一幅被送至聯合國大廈廳堂上陳展,使各國代表歎為觀止。
嘉定黃草編
上海嘉定區的徐行鄉是馳名世界的黃草之鄉,這裡出產的黃草,具有光滑、柔軟、堅韌等特點,用黃草編織的草制品既美觀大方,又輕巧適用,是上海的傳統特產。
松江鲈魚
松江鲈魚僅產於上海松江縣西門外秀野橋下,為松江特產,自魏晉以來就聞名全國,其肉嫩而肥,鮮而無腥,沒有細毛刺,滋味鮮美絕倫,是野生魚類中最鮮美的一種,中國四大名魚之一。松江鲈魚體型呈紡錘形,長約十二厘米,
城隍廟梨膏糖
城隍廟梨膏糖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系采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藥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制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藥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重不過二、三市兩。用鲈魚制作的名菜,有被譽為“東南佳味”的鲈魚脍、鲈魚羹等。
崇明水仙花
上海崇明水仙花已有近百年的栽培歷史。以其濃郁芳香著稱於國內外花卉市場,可與英國玫瑰齊名。“崇明水仙”中最名貴品種有:白玉水仙、琉璃水仙、喇叭水仙、球頭水仙和亞香水仙。
上海漆器
上海鑲嵌漆器,分骨石鑲嵌、玉石鑲嵌和手磨螺甸三種。藝人們利用象牙、牙板骨、青田石、壽山石、蒙古石、雲母、蚌殼或翡翠、白玉、珊瑚、綠檀、金星石等不同色彩的天然材料,根據畫稿上人物、花鳥的神情形態,加工細刻,然後拼裝,鑲嵌在各種漆器上,再輔之描金技法,刻成圖案背景,加以襯托,使畫面色彩鮮艷,並富有立體感,如骨石鑲嵌《祝您長壽》掛屏,作品畫面構思富有情趣,整幅畫面巧妙地選用20多種彩色,突出了“老壽星”的特有形態,臉的表情,手的動作,形象逼真,壽星和小孩的衣紋,用彩色螺甸描金修飾,畫面古樸端莊.刻漆是以刀代筆,在磨光後的漆器上,根據設計的畫稿,用刀刻去漆皮,填上各種絢麗古雅的色彩,表現出各種美麗的畫面。上海刻漆具有刀法流暢,線條優美的特點。它以精刻樓閣亭台和古裝人物見長,並以准確地復制中國古典名畫和創作設計古典文學故事情節而享有盛譽。如屏門《清明上河圖》就是刻漆作品的優秀代表,它復制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存世作品《清明上河圖》中最精彩的部分,基本上保持了原作品畫風工細、樸實,人物、山水、建築神形逼真的特點。上海的刻漆,還有一種叫斷紋工藝術,它是繼承傳統刻漆手法,在漆坯上用針劃出斷紋,更顯
上海玉雕
上海玉雕主要有四大類:爐瓶、人物、飛禽、走獸。其中以爐瓶最為著名,它造型穩重典雅,紋飾古樸精美,富有濃厚的青銅器趣味,在玉雕行業中獨樹一幟。上海玉雕爐瓶種類很多,有爐、瓶、鼎、卣、爵、熏、杯、盒、燈等。造型多種多樣:有三腳爐、四腳爐、鶴爐、鳳爐、鷹爐等;也有雙雞尊、雙牛尊、雙象尊、雙羊尊,以及各種鏈條瓶等。
上海玉雕不僅制作小件裝飾品和中件陳列品,而且還制作出幾件世界罕見的大型玉雕。1962年,由魏正榮、關盛春兩位老藝人主持,制作了重達4000多斤的大型玉雕《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峰》,刻畫了中國41名登山隊員征服世界屋脊的英雄姿態。1979年,上海玉石雕刻廠在工藝師黃德榮主持下,由數十名藝人合作,用一塊重7300公斤的大青玉,設計制作了高2.6,寬1.4米的《萬水千山圖》。在制作這一巨型玉雕的過程中,藝人們采用圓雕、深淺浮雕、透雕,以及镂雕結合運用的各種技藝,歷時經年,才完成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玉雕產品。 得質樸大方,古趣盎然。
上海硯刻
硯刻就是在硯石上所進行的精致雕刻,對於質地優佳的硯台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一硯制成,往往要琢磨經年。這種藝術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它是和中國書畫同時發展起來的。硯刻需要有高質量的硯石作原料。中國廣東的端溪石、安徽的歙石、甘肅的洮石、湖南的紫石、江西的龍尾石、寧夏的賀蘭石,等等,都是自古聞名的上乘硯石。藝人們就是利用這些特殊的石料,采用傳統的磚刻、石雕手法,以石構圖,因材施藝,雕刻各種形狀、絢麗多姿的硯台。此種硯台既是實用品,又可供人們欣賞。
上海硯刻以造型雅樸,刀法剛健著稱。其雕刻技法在繼承磚刻石雕的基礎上,又吸收了金石雕刻等其他藝術的精華,運用深、淺雕相結合的方法,使作品富有立體感。題材多取於蔬菜、瓜果等靜物,也有少數魚蟲等圖案,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
上海集雲閣篆刻
篆刻是中國傳統的藝術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先秦及漢魏時期,篆刻印章由印工镌刻,藝術成就很高。隋唐以來,也各有其朝代的特點和風格,相傳,自元代畫家王冕開始用花乳石作印材,因镌刻方便,流行更廣,到了明清兩代,由於出土文物中印章漸多,提供了大量參考資料,所以在文人士大夫中研究篆刻的風氣日益盛行,出現了很多篆刻家和流派。
集雲閣篆刻所用印材大有講究,並備有篆刻印章的各種材料,玉、石、銅、牙、角五大類都有。玉章有老虎石、獨山玉、新山石等,晶瑩明澈,光彩奪目。石章有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質地油潤,色彩瑰麗,還有舉世稀少的田黃石和雞血石,都是珍貴的印材,它本身就具有藝術欣賞價值。集雲閣的銅章造型古樸,匠工獨具。還有雪白的象牙章,漆黑的牛角章,以及造型典雅,雕工精細的各類印鈕。 上海集雲閣篆刻社,專門承接來外賓、華僑和旅游人士的篆刻業,浙江地區明清時代各家的篆刻藝術頗有研究,造詣很深,治印以工隽樸茂取勝,尤以小篆入印名重,運用各種書體入印,以纖細、飄逸、隽秀、美觀見長,在實用與欣賞上有獨到之處。
上海曹素功墨
徽墨與湖筆、宣紙、端硯齊名,為“文房四寶”中的珍品。徽墨發展到清代,質好量大,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出現了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四大制墨家。曹素功居“四大家”之首,故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說。曹素功墨莊生產的墨以質量裝飾齊[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