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鎮海哪裡有買迷你彩色口罩?正文

鎮海哪裡有買迷你彩色口罩?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鎮海哪裡買迷你彩色口罩
 
佩戴口罩要注意的事項:
 (1)佩戴口罩前,以及脫下口罩前後都必須洗手;
 (2)要讓口罩緊貼面部:①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②系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③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④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梁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
 (3)佩戴口罩後,要避免觸摸口罩,以防降低保護作用;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4)脫下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分,因為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5)脫下口罩後,放入膠帶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6)口罩至少每天更換1次,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蛟川走書

蛟川走書是寧波地方曲藝中的一個鄉土氣息濃郁、風格獨具的曲種。追溯淵源,據蛟川走書老藝人口傳,約光緒年間,一個住在鎮海縣城小南門名叫謝阿樹(又名謝元鴻)的蛟川走書藝人,因所住小南門拱形城牆上刻著“蛟川”二字,遂以此為名,稱“蛟川走書”。藝人們都認為他是“蛟川走書”的創始人。謝阿樹的師承關系,已無案可稽。
 
早期蛟川走書僅一人演唱,沒有樂器伴奏,也無後場和唱,藝人只用兩只酒盅,一根竹筷,有節奏的敲打,自唱自和。抗日戰爭前夕,逐漸演變成以一唱一和的形式,在廟宇、祠堂或曬場地用木板搭成一個小平台,演唱者開始用靜木、紙扇、手帕等作小道具,伴奏也改用竹板、竹鼓打出有板有眼的節奏,並在落調時用清口唱和“哎哎哩啊……”的基本調。抗戰勝利前夕開始使用二胡、揚琴等樂器進行伴奏。解放後發展到多檔形式,有時還增加琵琶、三弦、箫、笛等多種樂器伴奏。
蛟川走書的曲調有30余種,常用的有20余種。如:小起板、基本調(蛟川本調)、賦調、抗調、詞調、平湖、一字沙袋、五彩沙袋、娃娃調、亂台、哭調、水底反、正平湖、三頓、清絲二簧、流水、一根籐、五更調、武林調、急板等,但至今還保留著落調時的和音。

蛟川走書大多唱演義類長篇大書。傳統書目主要有:《東漢》、《西漢》、《隋唐》、《反唐》、《飛龍傳》、《大明英烈傳》、《楊家將》、《紫金鞭》、《包公案》、《七俠五義》、《宏碧緣》、《平陽傳》、《天寶圖》、《白鶴圖》、《粉妝樓》、《乾坤印》、《麒麟豹》、《紅袍》、《雙珠球》等。現代書目方面主要有《敵後武工隊》、《野火春風斗古城》、《黑鳳》等。

蛟川走書藝人過去大多農忙時耕作,農閒時演唱,僅有少數人專靠演唱為生。解放以前從事專業演唱的藝人雖為數不多,但像謝阿樹、胡紀福、費仁金、舒瑞昌、朱阿根、陸堯林、樂祖赓等,早在鎮、鄞一帶以及舟山地區成為有名的藝人,其中唱做俱佳的謝阿樹,天賦好嗓子的朱阿根,“馬嘶雞叫”的口技一絕陸堯林等,尤富盛名。
1956年,蛟川走書藝人成立曲藝隊。為配合黨的中心工作,蛟川走書編演了不少現代書目,這些作品主要有:

1956年以上陽鄉干部賀玲娣抗台事跡編演的《抗台英雄賀玲娣》、和《養豬姑娘張芸香》(張亞琴演唱)在省首屆曲藝調演中獲一等獎;《互助合作是方向》(虞友甫演唱)在省首屆曲藝調演中獲優秀獎;1965年,農業學大寨時,根據本縣三山公社干部群眾圍塘造地的事跡,編演的雙檔走書《三山創業記》(虞友甫創作);同時,鎮海曲藝隊創作的中篇走書《闖海》和李蔚波創作的短篇走書《斗天斗地三山人》,1966年1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成為全隊的宣傳節目。1978年,曲藝隊重建,吸收了一些青年演唱員進行培訓。並演出過一些書目,如林小明、李丹艷演唱的《金殿除奸》(張亞琴整理),在市走書調演中獲青年演員優秀演出獎;江亞華演出的《戴口罩的姑娘》(錢潔編寫),獲浙江省新曲目創作比賽優秀獎等。


“蛟川走書”將唱響橫店影視城

www.zjol.com.cn
2004年04月20日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昨天,77歲的鎮海“蛟川走書”老藝人張亞琴高興地告訴記者,最近她收到了橫店影視城請她前往表演和錄制“蛟川走書”劇目的邀請函。信中還提到,經省群藝館推薦和影視城方面的綜合評估,“蛟川走書”將作為當地的文化旅游特色節目向游人隆重推出。

  民間藝術仍有市場

  張亞琴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說起話來嗓音圓潤洪亮。她告訴記者,今年恰好是自己從藝60周年。這60年來,她親身經歷了“蛟川走書”這一極具寧波地方特色藝術品種的興衰。她認為,近年來一些民間藝術劇種不景氣,是一種暫時或表面現象,其實潛在的觀眾群不容小觑。3月1日至10日,應北侖新碶)鎮小山村邀請,張亞琴去那裡說了10天的《潘楊案》。頭一天只有80幾名老年觀眾,後來人數一天比一天多,到最後一天有老中青觀眾160多人,將書場擠得滿滿的,欲罷不能。如今張亞琴每年仍要演出數十場。

  爭取在橫店走紅

  在鎮海有個由十幾名酷愛“蛟川走書”的藝人和觀眾組成的戲曲協會,張亞琴的徒弟江亞華就是其中之一。她說,紹興的“蓮花落”能夠得到保護、重視和光大,藝術性絲毫不比它遜色的“蛟川走書”為什麼就不能呢?為此他們十分重視來自橫店的邀請,專門聚集到張亞琴家中挑選劇目,爭取在橫店一炮走紅。

  讓“蛟川走書”後繼有人如何讓“蛟川走書”後繼有人?張亞琴則顯得憂慮而無奈。她說,她教出來的徒弟基本上已經五十出頭,且大都改了行。“前幾天北侖有個29歲的姑娘要拜我為師,被我謝絕了,我得為人家今後的生計著想。”但她又說,“等‘蛟川走書’失傳了再談搶救保護可就晚了啊!”
 

如何辨別手上的美國本土安利新鈣鎂片是真是假?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