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去哪裡買瓯繡會比較正宗?正文

去哪裡買瓯繡會比較正宗?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老媽喜歡刺繡,現在她生日快到了,我想買幅瓯繡送給她,大家知道哪裡可以買到比較正宗的瓯繡嗎?
 
瓯繡產於瓯江流域,故稱瓯繡,又稱畫簾.是我國六大名繡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繡”特種工藝品之一.它的風格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艷,構圖精練,繡理分明.”具有濃厚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制作方法是:將毛竹刮去青皮,通過分層片,煮熟抽絲,編織成竹簾,然後用顏料和彩線在上面制成作品.針法類型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品種有錦肚,圍涎等1000多種. 
瓯繡是我國出口名繡之一,不僅被國家珍藏,還被作為國禮贈送.有“發繡外交”之說。 

延續千百年、作為我國六大名繡之一的瓯繡,隨著歲月流逝日漸衰落,實在令人惋惜。眼下整個溫州,只留下數量不多的瓯繡繡工 

瓯繡制品針法繁多,做工精細,以刺繡人物為絕招,具有色彩鮮艷奪目、繡面光亮生動、繡畫巧妙結合、針法勻稱靈活、針腳齊平、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瓯繡因產於瓯江流域,故稱瓯繡。瓯繡開始於唐宋時代,800多年以前,溫州地區已運用刺繡美化服飾,繡品技藝也達到相當水平。瓯繡是浙南一帶的傳統手工藝品,可與湘繡、蘇繡、粵繡和蜀繡相媲美,被稱為中國的名繡之一。清鹹豐三年(1853),溫州設有專業繡鋪。繡工人數曾達到600至800人。據說瓯繡最早產生於民間善於刺繡的婦女之手,古時溫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頭,十二十三娘教繡”的刺繡傳統,足見當時瓯繡的普遍和興盛。瓯繡為溫州歷代民間婦女的家庭傳統副業,那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小兒帽圈、圍涎、錦肚、婦女鞋面、枕頭、荷包等,題材只有花鳥魚蟲之類。作為一項曾經輝煌的傳統工藝,政府有義務加以扶植和引導,並為之創造良好的環境 



制約瓯繡發展的是手工刺繡花費時間長,而工資利潤又較低,繡工每天要繡十幾個小時,每月也只有五六百元報酬。而且女繡工們是完全靠對傳統工藝的喜愛和作為家庭手藝的繼承才堅持下來的。 


早在宋、元年間,瓯越民間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繡,這便是瓯繡。經過幾百年的流傳,它的色彩越來越艷,花色品種越來越多,逐漸形成在工藝上獨樹一幟的繡種。瓯繡的特點是主題明了、構圖簡潔、針法多變、色彩絢麗、繡面光亮、針腳平齊、神韻生動。瓯繡產品分欣賞品與日用品兩大類,以欣賞品為主。內容有人物、走獸、山水、風景等,尤以人物見長。一般選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為題材,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瓯繡寓大雅於大俗之中,因其人物形象傳神、針法靈活多變而極富觀賞、裝飾和收藏價值,深受老百姓喜愛。在台灣、香港以及海外僑胞中尤其受歡迎。20世紀60年代,瓯繡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在華僑聚集地、東南亞諸國以及台灣、香港等地區。 




《十二金钗》、《鶴鹿同春》 



新中國成立至今,瓯繡曾有多幅作品引起極大轟動。1979年在香港舉辦的中國絲綢服裝繡品展銷會上展出的《紅樓十二金钗》,引得港人爭睹。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花卉同時開放,“十二金钗”集於一圖,畫面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發髻、首飾、神態各不雷同。繡面絢麗多彩、光彩奪目。1998年一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瓯繡精品《鶴鹿同春》,再次轟動海內外。這幅作品匯集了瓯繡所有的傳統技法,采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一件匯集人物、花鳥、山水、走獸為一體的瓯繡作品。 




這些瓯繡精品無不取材於古而適之於今,集傳統技法之大成而加以創新,充分顯示了瓯繡的包容性、創新性,說明瓯繡是一種極富生命力的工藝品種。
 
上次感恩節的時候,我在溫州名購網上買了一副送我爸媽,做工很不錯,價格也挺適合的。後來了解了,溫州名購是把溫州本地的名品名牌都集合在了一起,貨源渠道很正規,值得信賴的!如果你有意向的,可以看下名購網,或者聯系我也可以,上次買了後,跟那裡的工作人員說好下次買,還能再優惠點的,呵呵
 

烤紅薯的機器哪有賣的?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