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 烹飪美食 | 家居裝修 | 購房置業 | 婚嫁 | 家電 | 寵物 | 育兒 | 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 大眾科普 >> 生活 >> 什麼是翡翠正文

什麼是翡翠

 推 薦 文 章
更新時間:2022-05-18
光澤,硬度為摩氏5-6,比重2.7。它的性脆,受重易碎裂。
碧玺:它為礦產品,原石為六角形透明柱體晶石,晶體呈短柱、長柱或針柱狀,斷面呈球面三角形,柱體兩端常見不同的錐面。碧玺的化學成分為硅酸根的鹽類。體積大的不多,硬度為摩氏6.5-7,比重2.9-3.1。它的顏色以粉紅色為多,性脆、耐酸鹼,玻璃光澤,為透明或不透明體,有電性。碧玺它是電氣石寶石的工藝名稱。其優質的可作寶石,次的常作玉雕材料。顏色有桃紅、淺綠、粉紅、淺黃等。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並有稜柱狀幾何形狀的石英晶體。它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硬度為摩氏7。比重2.5-2.65。有玻璃光澤不易脆,耐酸鹼是人們喜愛的寶石之一。
岫玉:產於遼寧省岫巖縣而得名。它的主要成分是蛇紋石,硬度較低,為摩氏3-4。它的性軟,呈現顏色有淡黃、淡水綠、蘋果綠等色,它是不透明或半透明體。岫巖玉產量較大,為現今使用數量最多的玉材。
藍田玉:產於陝西省藍田,藍田玉的主要成份是一種蛇紋石化透輝石,不透明,色有翠綠、黃綠、青藍、黑綠等。硬度為摩氏4.5左右。
南陽玉:它又稱獨山玉,產於河南省南陽市,成份以硅酸鈣鋁為主,它是一種包括有數種礦物巖石,比重3.29硬度達摩氏6-6.5。多數是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玻璃光澤。因數量有限,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綠松石:現今工藝名稱“松石”。它是一種不透明的礦物,成份為銅,鋁的鹼性磷酸鹽。因銅參與松石的組成,使松石變成天藍色和綠色。它具有柔和土狀至蠟狀光澤。硬度為摩氏6。比重2.6-2.8。
傳世玉:一般來講,經過三代以上遺傳的玉器,既可稱為傳世玉。
出土玉:由地下出土的玉器,包括古墓葬、古遺址、領海內出土的玉器等均可稱為出土玉。
翡翠是玉的一種
 
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
 
1翡翠常見的顏色為綠色、白色、紅色、紫色等,其中尤以綠色為最優的品種,如果一件翡翠中既有綠色,又有紅色和紫羅蘭色,那也是一件非常難得的玉。
2.透明度
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用聚光電筒不觀察翡翠的透明度,並且用光線照入的深淺來衡量水頭的長短,如3mm的深度為一分水,6mm的深度為二分水,9mm的深度為三分水。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透明度
是翡翠評價的重要因素,行內俗稱“水頭”,透明度高的即為水頭足,這樣的翡翠顯得晶瑩透亮,給人以水汪汪的感覺,而透明度差的翡翠干澀、呆板,給人以干巴巴的感覺,即為水頭差,水不足。用聚光電筒不觀察翡翠的透明度,並且用光線照入的深淺來衡量水頭的長短,如3mm的深度為一分水,6mm的深度為二分水,9mm的深度為三分水。翡翠的透明程度可大致分為透明、較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翡翠越透明,則其價值越高。

 翡翠和玉的區別
 翡翠和玉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其實,翡翠確實是玉,但反過來說,玉就不一定是翡翠。
何謂“玉”?源源流長的中國玉文化對“玉”的定義非常寬泛,凡適合用於雕琢可以裝飾的美麗之石都可被稱作“玉”。玉是礦物集合體天然玉石的統稱。天然玉石的種類很多,由其各自化學成分、密度、硬度、折射率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形態。故天然玉石又分為硬玉和軟玉。
 硬玉就是翡翠,產於緬甸。翡翠以其特有的成分和優良的質地,成為“玉中之王”,深受人們喜愛。
 軟玉就是硬度低於翡翠的天然玉石。我國目前出產的天然玉石基本上是屬於軟玉。最具代表性的是產自新疆的和田玉,是中國玉中的佼佼者。

 新疆的和田玉,越白越好,質地摸著越細膩越好,看著象塑料顏色,質地勻稱的好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翡翠是世界公認的七大寶石之一。

翡翠的名稱來自鳥名,這種鳥的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雌性的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合稱翡翠,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
硬玉:俗稱翡翠,它屬輝石類,主要成分是硅酸納鋁,硬度為摩氏6.75-7,比重3.2--3.3。它多產於緬甸,中國雲南也有出產。硬玉質地堅硬,密度較高,具有玻璃光澤。翠綠色、淡紫色、蘋果綠、雪花白都是輝石類的典型色澤。
黃玉:它是一種黃色的玉石,細分為栗子黃.蛋黃.秋葵黃.它是玉材中較少見的名貴品種.它的色澤純正極為難得。
碧玉:它為深綠色的玉石,多數閃黃,閃灰或帶有小黑點。青白玉:顏色發綠發青,白中略帶青色稱為粉皮青。它的色澤由淺到深,是玉材中較為復雜不一,數量品種最大。
白玉:白色玉石,潔白無瑕,光澤象羊的油脂一樣,白而滋潤。
和阗玉:因產於新疆的和阗而得名。屬角閃石類,摩氏硬度6-6.5之間,比重2.9-3.1。它分山玉和籽玉兩種。結構以纖維狀為主要特征,表面經琢磨後呈現不等的光澤。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白玉、黃玉、碧玉、墨玉、青玉等色。和阗玉是國古玉的重要產地,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
翡翠:是輝石類硬玉的礦物的珠寶名稱。產於緬甸靠近中國的邊境地區,翡翠化學成分為硅酸鋁鈉,硬度為摩氏6.75-7比重3.4,有玻璃光澤。顏色有:綠、黃、紅、紫、白、蘭等色。一般紅的稱為翡,綠的稱為翠,通稱翡翠。一般的翡翠是不透明的,但有的質量好的也接近透明體。
瑪瑙:它的礦物名稱叫玉髓,是隱晶質石英的礦物,成分為二氧化硅、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狀,有玻璃光澤。硬度為摩氏6.5-7比重2.65。其顏色有:紅、黃、藍、綠、白色等。
青金石:它的化學成分是鈉、鋁、屬方鈉石類。“青”是指其艷藍色而言。“金”指玉石中含有黃鐵礦而產生的金星。顏色呈獨特的藍色、深藍及淡藍色。其原材料為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硬度為摩氏5-6,比重2.7。它的性脆,受重易碎裂。
碧玺:它為礦產品,原石為六角形透明柱體晶石,晶體呈短柱、長柱或針柱狀,斷面呈球面三角形,柱體兩端常見不同的錐面。碧玺的化學成分為硅酸根的鹽類。體積大的不多,硬度為摩氏6.5-7,比重2.9-3.1。它的顏色以粉紅色為多,性脆、耐酸鹼,玻璃光澤,為透明或不透明體,有電性。碧玺它是電氣石寶石的工藝名稱。其優質的可作寶石,次的常作玉雕材料。顏色有桃紅、淺綠、粉紅、淺黃等。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並有稜柱狀幾何形狀的石英晶體。它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硬度為摩氏7。比重2.5-2.65。有玻璃光澤不易脆,耐酸鹼是人們喜愛的寶石之一。
岫玉:產於遼寧省岫巖縣而得名。它的主要成分是蛇紋石,硬度較低,為摩氏3-4。它的性軟,呈現顏色有淡黃、淡水綠、蘋果綠等色,它是不透明或半透明體。岫巖玉產量較大,為現今使用數量最多的玉材。
藍田玉:產於陝西省藍田,藍田玉的主要成份是一種蛇紋石化透輝石,不透明,色有翠綠、黃綠、青藍、黑綠等。硬度為摩氏4.5左右。
南陽玉:它又稱獨山玉,產於河南省南陽市,成份以硅酸鈣鋁為主,它是一種包括有數種礦物巖石,比重3.29硬度達摩氏6-6.5。多數是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玻璃光澤。因數量有限,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
綠松石:現今工藝名稱“松石”。它是一種不透明的礦物,成份為銅,鋁的鹼性磷酸鹽。因銅參與松石的組成,使松石變成天藍色和綠色。它具有柔和土狀至蠟狀光澤。硬度為摩氏6。比重2.6-2.8。
傳世玉:一般來講,經過三代以上遺傳的玉器,既可稱為傳世玉。
出土玉:由地下出土的玉器,包括古墓葬、古遺址、領海內出土的玉器等均可稱為出土玉。
翡翠是玉的一種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
翡翠的名稱來自鳥名,這種鳥的羽毛非常鮮艷,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雌性的羽毛呈綠色,名翠鳥,合稱翡翠,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
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硅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硅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出產於低溫高壓下生成的變質巖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熔點介於900—1000°c之間。
翡翠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綠輝石和鈉鉻輝石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集合體[1]。
從廣義上講翡翠是指具有商業價值,達到寶石級硬玉巖的商業名稱,是各種顏色寶石級硬玉巖的總稱。狹義的翡翠概念石單指那些綠色的寶石級硬玉巖。地質學稱翡翠為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並主要是以cr(鉻)為致色元素的硬玉巖。達到寶石級的翡翠單從組分上講,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論值。翡代表紅色,翠代表綠色。是一種最珍貴、價值最高的玉石,被稱為“玉石之冠”。還由於深受東方一些國家和地區人們的喜愛,因而被國際珠寶界稱為“東方之寶”。
[編輯本段]2、翡翠的基本特征
(1)化學成分:鈉鋁硅酸鹽——naai〔si2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翡翠原石
(2)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次為綠輝石、鈉鉻輝石、霓石、角閃石、鈉長石等。
(3)結晶特點:單斜晶系,常呈柱狀、纖維狀、氈狀致密集合體,原料呈塊狀次生料為礫石狀。
(4)硬度:6.5——7。
(5)解理:細粒集合體無解理;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閃閃發亮的“蠅翅”。
(6)光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對密度:3.30——3.36,通常為3.33。
(9)折射率:1.65——1.67,在折射儀上1.66附近有一較模糊的陰影邊界。
(10)顏色:顏色豐富多彩,其中綠色為上品,按顏色可分為三種類型;①、皮類顏色;指翡翠最外層表皮的顏色,其形成與後期風化作用有關。這類顏色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黃色和灰色,其特點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狀。紅色常稱為翡;②、地子色:又稱“底子”顏色,有底色之意,指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為深淺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綠類顏色;指翡翠的本色,這類顏色的特點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綠色。有時綠中包含著黑色。綠色常稱為翠。
(11)發光性:淺色翡翠在長波紫外光中發出暗淡的白光熒光,短波紫外光下無反應。
翡翠(jade)習慣上亦稱為緬甸玉,是緬甸出產的硬玉,日本、蘇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地也有少量產出硬玉(jadeite),但其質量與產量遠遠不如緬甸聯邦。緬甸聯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翡翠礦床儲量最大,很早就開采寶石級翡翠,供應世界各地。所以人們長期以來只知道緬甸聯邦才出產翡翠,因此將緬甸聯邦玉作為硬玉的代名詞了,硬玉是寶石學名蓍,而緬甸玉則是行家的行話(在緬甸國內沒有翡翠這一叫法,翡翠是中國人給予這一自然精靈的美稱。它根據一種翡翠鳥的名字而來,因為寶石級硬玉中最美的綠色和紅色和這種鳥身上的顏色一樣所以得上美名)。
 

上一页  [1] [2] [3] 

什麼快遞公司可以寄表框的十字繡嗎 
版權所有 © 大眾科普網(www.g06.net)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