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哪裡買飛利浦吹風機4886 提防家中的隱形殺手 1999年2月4日《廣州日報》 我國有1600多萬手機用戶,電視機、計算機、微波爐、空調等也在中國家庭漸漸普及,科學研究發現電器產生的電磁污染危害了人們的健康。為此專家呼吁加強對電磁污染的宣傳和防護。 一成半兒童致癌,專家稱是電磁輻射造成 目前,大大小小的電訊店隨隨便便就能找到手機電磁輻射防護產品。據統計,市場上手機電磁輻射防護產品不下30種。那麼,這種就在我們身邊既看不見又摸不到的電磁波所造成的電磁輻射污染,究竟有沒有危害?除手機以外,還有哪些東西造成電磁輻射污染?它們的危害程度有多大?如何進行有效防護?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勞動衛生與職業病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國際職業衛生委員會委員李天麟教授指出,與我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電磁輻射源有:"大哥大"、對講機、移動電話、計算機與游戲機、電熱毯、微波爐、電磁灶、彩色電視機、超高壓輸電網與變電站、設在居民區內的大、中型發射體等。由於相距甚近,比如手機的天線緊挨人的頭部,間距不過2厘米,所以在工作過程中,會形成強輻射,構成對人體健康的威脅。 紐約大學的卡彭特博士認為所有兒童的癌病中10-15%是由100v家用電源及電器制品導致的。同時美國環保廳也對此表示憂慮,並警告人們盡量避免接觸電磁波。1991年咨詢委員會發表聲明說"根據一些疫學調查可以認為磁場的接觸與特定癌有一定的聯系"。 家中電器是"敵人"手機微波爐電視等引發疾病手機輻射超標15倍 國內市場上的手機電磁輻射量嚴重超過國家電磁輻射防護規定標准,達15倍以上。盡管手機的平均輸出功率僅為0.2瓦,但由於貼近人的頭部,電磁輻射有一半被使用者的頭部吸收了。當電話撥通,在天線附近存在較強的電磁輻射,射頻電波"包圍"了人的頭部。超量的電磁輻射,會造成人體神經衰弱、食欲下降、心悸、胸悶、頭暈目眩,甚至誘發腦部腫瘤。 微波爐降低生殖能力 微波具有很強的熱效應,微波爐正是利用了微波的這一特征,它短時間內振動加熱食物內水分子達到加熱、煮食目的。延世大學研究組研究結果表明離微波爐15厘米處磁場強度最低為100mg,最高達到300mg。現在我們知道所有家用電器中微波爐的磁場最強。微波爐所產生的電磁波會誘發白內障,導致大腦異常。據研究,微波會降低生殖能力。 電視導致流產畸胎 電視產生的電磁波與終端顯示器產生的電磁波類似。長時間接觸終端顯示器或電視機的電磁波,會引起眼睛疼痛、疲勞等症狀,會導致流產、死胎、畸形胎兒的出生。 無繩電話不用要關機 無繩電話使用中比一般電話輻射場強要大十幾倍,因此低場強的電磁輻射亦應重視,使用時頭部與天線拉開距離,放置不用時關機,防患於未然。 日光燈引發皮膚癌 與白熾燈相比,日光燈能量轉換效率較高,在同樣能耗下其照明效果4-5倍於白熾燈。不同的日光燈產生的磁場強度不大一樣。而最有害於身體的是離使用者頭部很近的台燈。此外,日光燈不僅產生電磁波也釋放紫外線,而紫外線可引發皮膚癌、白內障等。 此外我們使用的許多如空調、吹風機、烤箱、吸塵器、油炸機、咖啡壺、電子表、照明電器等電器,這些產品產生的磁場強度與其功率成正比。其中磁場強度最強的是吹風機,其強度數百倍於白熾燈磁場強度,但其使用時間較短還不致引起較大危害。但美容師及理發師長時間使用吹風機,可能造成較大危害。 電磁波穿過肚皮傷胎兒受輻射胎兒或死亡或畸形 1980年多倫多明星報社廣告部7名從事計算機或電視機的視屏顯示終端(vdt)操作的孕婦中有4名發生畸胎。渥太華總醫院的8名vdt工作的妊娠婦女有7次畸胎。多倫多總醫院的19名vdt工作的妊娠婦女有10次畸胎。我國對25個省、市、自治區的醫用x線職業受輻射人員做調查,發現生育率、不孕率無明顯差別,但自然流產率、多胎率、新生兒死亡率明顯高於對照組。20種先天性畸形和遺傳病的發生率,職業受輻射組與對照組分別為9.10‰與4.2‰。 1995年國內報道,對16名湖北省郵電儲匯vdt操作員進行調查,她們工齡為2-5年,其接觸組月經紊亂明顯高於對照組,接觸期間懷孕8人10次,出現異常妊娠4人6次,與對照組有極顯著差異。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和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最近的報告概述了胎內照射輻射效應的特點指出:胚胎和胎兒組織特別容易受輻射損傷。這種損傷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可以表現為壞死、細胞凋亡或細胞膜受損,但細胞不死亡。胎兒和幼體受低劑量照射不會導致肉眼可見的畸形,而是導致生長發育的缺陷。而高劑量照射則可導致出生後死亡和幼體死亡。一些觀點認為,大劑量胎內照射以死胎和畸胎為效應終點的,以孕齡6周以前的輻射敏感性最高,而小劑量照射造成胎腦功能發育致畸的,以妊娠8-15周胎兒遭受電離輻射產生兒童智力低下的危險性最大。一些專家認為妊娠頭三個月的危險比妊娠中、晚期的危險大得多。 給手機戴防護帽采取防護措施減少輻射污染 電磁波其強度、頻率、接觸時間、波形等很復雜,目前還難於解決污染問題。但人們無法否認電磁波對人體有影響。因此我們應自覺避免接觸電磁波,非接觸不可時應該采取適當措施。比如,家庭婦女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家電產品所釋放的電磁波。此時使用遮蔽電磁波的圍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與電磁波的接觸。人們使用電褥時,鋪上一片可以遮蔽電磁波的床單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與電磁波的接觸。 使用手機者可采用一些防護裝置和措施:一、防護帽,它是由幾微米粗細的不銹鋼纖維與化學纖維混紡成的導電布制成的,對電磁波起屏蔽作用;二、歐美和日本近幾年推出的特殊貼片,能改變天線附近的電磁場分布,減少對人體頭部的照射劑量;第三是使用l型天線,輻射方向圖基本不變,但打電話時,卻近似天線輻射的"盲區"對著頭部;第四用分離耳機和分離話筒方式避免手機天線靠近頭部。 微波輻射會失憶 手提電話發出的微波輻射除了可能影響使用者短期記憶外,更可能禍及長期記憶,早已貯藏在大腦中的記憶洗掉。 有科學家曾以老鼠作實驗,將100只老鼠放進一個盛滿水的大水桶中,水桶中央則放置一個救生浮台,然後訓練這些老鼠爬上浮台求生。 為了讓爬上浮台的技術留存到老鼠的長期記憶中,他重復訓練這批老鼠六次。經過訓練後,把其中50只老鼠暴露於與手提電話類似的微波輻射中。 結果發現,另外50只未有暴露在微波輻射之中的老鼠,仍能駕輕就熟地由水中爬上浮台;但受微波影響的老鼠,則差不多全部喪失記憶,不懂如何爬向浮台。 由此,科學家認為,過去的實驗曾認為使用手提電話會令人喪失短期記憶,忘記了一些剛做過或看過的事。但這次實驗卻顯示手提電話對長期記憶,即一些已學會及貯存在腦袋內的知識,亦有影響,並可能會失去根深蒂固的記憶。 有手機、醫院的x、ct拍攝室、復印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