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哪些煙花炮竹廠求購銀粉 北海特產 北海自古是南珠故鄉,這裡是中國最大的海水珍珠產地和集散地。北海盛產優質亞熱帶水果、蔬菜和花弈。北海牛角雕美倫美奂堪稱一絕。北海同時是中國三大煙花炮竹生產基地。在北海,你可以自由燃放煙花炮竹,五彩缤紛的煙花令你童心大發。
珍珠北海產的珍珠稱南珠,素以凝重結實、碩大圓潤、晶瑩奪目、光澤持久而馳名中外,自古享有"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盛譽。
海參北海產的海參以花刺參為主。主要產地在涠洲島。刺參營養豐富,久負盛名,遠銷國內外,是中國海產八珍之一。
沙蟲又名方格星蟲,形狀似根腸子,一般粗5─8毫米,長度一般5~10厘米。味道尤其鮮美,可鮮食、亦可曬干後食,干制後炸、炒、炖、燴、煮湯均可。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文蛤俗稱"車螺",是中國南海主要貝類資源之一。肉特別鮮嫩可口,湯、燴、炒、食均可,含有較高的蛋白質。殼可藥用。
日月貝因左邊貝殼為淡玫瑰紅,右邊貝殼為白色而得名。其肉圓形,扁狀,名為"帶子",可鮮食,也可曬干食。營養價值極高,是珍貴的海產食品。
海蛇肉可食,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高級食品。海蛇毒可治坐骨神經痛、風濕症等病。
牡蛎屬雙殼鋼,牡蛎科,又名蚝,生長在西場鎮沿海。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殼可入藥,有潛陽固澀、化痰軟堅功能。用牡蛎可制成蚝豉蚝油,暢銷國內外。
烏賊屬頭足鋼。烏賊科。俗稱墨魚,境內沿海均產。營養價值高,每百克鮮肉中含蛋白質17克,脂1.7克,維生素a100國際單位,還含有鈣、磷、鐵、核黃素等人體所需的物質。眼珠可制眼球膠,上等膠合劑。其骨中藥名為海漂蛸,治潰瘍、外傷、婦科病。烏賊干品遠銷國內外。
海馬屬魚鋼,海龍科。又名龍落子,是珍貴藥材,有健身、催產、消痛、強心、散結、消腫、舒筋活絡、止咳平喘的功效。有"北方人參,南方海馬"之說。
對蝦屬甲殼、對蝦科。產於沿海,而以營盤鎮居多。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每年都有大宗干、鮮品及蝦油遠銷國內外。珍珠和亞熱帶水果.北海特產一覽表
上傳時間:2004-07-2800:07:56
珍珠 北海產的珍珠稱南珠,素以凝重結實、碩大圓潤、晶瑩奪目、光澤持久而馳名中外,自古享有"東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的盛譽。
沙蟲 又名方格星蟲,形狀似根腸子,粗度一般為5─8毫米,長度一般5~10厘米。味道尤其鮮美,可鮮食、亦可曬干後食。干制後炸、炒、炖、燴、煮湯均可。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十分暢銷。
文蛤
又名花蛤、黃蛤、海蛤,貝殼背緣略呈三角形,腹緣呈圓形,其長度略大於高度,殼質堅厚。兩殼大小相等。殼頂突出,位於背面稍靠前方;兩殼頂緊接,並向腹面微彎。小月面狹長,呈矛頭狀。盾面長卵圓形。韌帶短粗,褐色,突出殼面。貝殼表面光滑,被有一層黃褐色光滑似漆的殼皮;輪脈清晰,由禿頂開始有鋸齒狀的褐色帶,無放射助。殼內面灰白色,後部邊緣呈紫色。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南海沿海均產,主要產區有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沿海。全年均有生產,以5~6月份為盛產期。為蛤中上品,素有天下第一鮮的美稱。其肉嫩味鮮,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9克、脂肪0.8克。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制成於品和罐頭食品。活文蛤和凍鮮文蛤肉均是出口創匯的產品。
海蛇
海蛇亦稱"青環海蛇","斑海蛇",爬行綱,海蛇科。是生活在海洋裡的爬行動物。有毒。長1.5-2米。其軀干略呈圓筒形,體細長,後端及尾側扁。背部深灰色,腹部黃色或橄榄色。全身具黑色環帶55-80個。生活在海洋中,善游泳,捕食魚類。胎生。海蛇具有集群性,常常成千條在一起順水漂游,便於捕撈。還具有趨光性,晚上用燈光誘捕收獲更多。世界上最毒的動物是"毒蛇之王"--眼鏡蛇,但海蛇毒性比它還要大。其中,據記載,生活在澳洲的艾基特林海蛇列為世界10種毒性最烈的動物之一。還有生活在亞洲帝汶島的貝氏海蛇也是世界上最毒的動物。它們咬人可在數十分鐘內致死。
可是海蛇是海寶。據現代藥理學家研究,海蛇的蛇毒可制成治癌藥物"蛇毒血清"。還可以用於治毒蛇咬傷、坐骨神經痛、風濕等症,並可提取十多種活性酶;蛇血治雀斑也十分見效;蛇油可制軟膏、塗料;蛇膽浸藥酒,有補身和治風濕之功效;蛇皮可制作手提袋、樂器等。總之,海蛇全身皆是寶。它的肉、膽、油、皮、血、毒等均可入藥。我國海蛇入藥應用始於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僅從海蛇毒一項來說,它含有多種生物酶類,有極高的生物活性,可以分離提純多種酶類,用於醫藥、科研和生物工程方面,已引起各國高度重視。國際市場長期供不應求,僅靠菲律賓有少量出口。美國的西格瑪蛇毒公司經營的青環海蛇毒每克售價7800多美元,比黃金貴上百上千倍,可見其貴重程度。
海蛇肉質柔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滋補壯身食物,常用於病後、產後體虛等症,也是老年人的滋養佳品。它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強新陳代謝的作用。在港、澳、台、廣東、海南等地,海蛇被列為美食之一。在日本,海蛇更被推為宴席上的佳肴。廣州一些酒家亦推出鮮活或干的海蛇食品。海蛇藥材做為祛風燥溫,通絡活血、攻毒和滋補強壯等功效良藥。常用於風濕痺症、四肢麻木、關節疼痛、疥癬惡瘡等症。海蛇的食法很多,海蛇肉可清蒸、紅燒、煲湯。其中海蛇炖火雞是有名的"龍鳳湯"。海蛇肉煲粥是清涼解毒之美食佳肴。海蛇湯鮮甜可口。海蛇酒可作為驅風活血、止痛良藥。
海參
又名方刺參、方參。體呈四方柱形。一般體長30厘米。沿著身體的稜角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個縱帶,中央一帶較寬。口大,稍偏於腹面,周圍有觸手20個。體濃綠色或黑綠色,肉刺頂端為橙黃或橙紅色,觸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帶灰黑色,管足為灰黑色。干品體為方柱形,較細長,色灰黃,體表有4行向刺,腹面有細小細盤。一般分大、中、小三種規格,分別為每500克含30只、40只和70只以內。參體粗細均勻、肥壯、順直、破皮少、無缺損。腹間無鼓肚砂包者為l品。參體批塌、體條彎扭、粗細不均勻、有缺坑殘跡、腹間鼓肚、砂包多者為次品。
日本日月貝
又名圓貝,貝殼圓形,兩亮相等,其直徑約10厘米。中央部略向外突出。前後兩耳較低小,邊緣呈直線形傾斜。兩殼表面均光滑,具有細的同心生長輪脈,左殼比右殼的粗而明顯。兩殼顏色不同。左殼表面淡玫瑰色;內面淡咖啡色,略具光澤。右殼表面淡黃帶白色;內面白色具杏黃色邊緣,有放射肋36~15條,近殼頂部已不明顯。鉸合線中部稍凸,內韌帶棕褐色。長肋日月貝與日本日月只相似,體小。左殼表面向紅色,有光澤,內面微紫而帶銀灰色。右殼兩面白色,放射肋較長,共約21~29條。除鮮食外,將其間殼肌和外套膜數個編在一起加工干制,即成為廣東等地有名的海珍品"帶子"。
烏賊
烏賊的肉潔自如玉,又鮮又嫩,營養非常豐富,每100克鮮烏賊含蛋白質17克、脂肪1.7克,鈣85毫克、磷198毫克、鐵1.1毫克,發熱量85千卡。烏賊同時又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烏賊骨,中藥名叫海螵蛸,是收斂止血、固精止帶,止酸、斂瘡的好藥材。明代李時珍所著《本經》、《別錄》《大明本草》中就有25個海螵蛸藥方如烏賊炖雞:烏賊一條(去皮膜和脊骨),洗淨,母雞一只(去毛腹髒,洗淨),加鹽、姜等共炖熟食用。用於產婦補益氣血,增加乳汁。又如烏賊桃仁湯:烏賊一條,桃仁10枚,共煮食,可治經閉。根據現代醫學的臨床發現,烏賊還是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特效藥。
烏賊可以說全身是寶,食用味美,藥用效佳。難能可貴的是它將食物的美食功能與醫藥保健功能結合在一起。按我國中醫的傳統觀念,治病可以有藥療和食療兩種,而食療即是把食品的美食功能與藥用價值結合在一起,它既符合傳統的醫學觀念,又接近現代保健食品的概念。
烏賊的吃法很多,如涼拌,爆炒烏魚絲,爆烏魚卷,燒烏魚湯,溜烏魚片等,尤其用鮮蒜苔紅燒烏魚肉,味道異常鮮美。它的卵烤成魚膠,再經廚師之手,就成了馳名中外的上等佳肴了。另外,烏賊的內髒可搾制內髒油,是制革的好原料。它的眼珠可制成眼球膠,是上等膠和劑。
儒艮
儒艮俗稱美人魚、人魚,是世界性珍貴獸類,人們極少見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儒艮的身體呈紡錘型,長約3米,體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細體毛。沒有明顯的頸部,頭部較小,上嘴唇似馬蹄形,吻端突出有剛毛,兩個近似圓形的呼吸孔並列於頭頂前端;無外耳廓,耳孔位於眼後。無背鳍,鳍肢為橢圓形。尾鳍寬大,左右兩側扁平對稱,後緣為叉形,無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對乳房。背部以深灰色為主,腹部稍淡。儒艮為海生草食性獸類。其分布與水溫、海流以及作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關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叢中出沒,有時隨潮水進入河口,取食後又隨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以2-3頭的家族群活動,在隱蔽條件良好的海草區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認作"美人魚"浮出水面,給人們留下了很多美麗的傳說。
龍眼
龍眼是嶺南佳果,合浦產的最著名。龍眼栽培起源甚早,漢時已有種植。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從廉州獲赦北歸。在廉州小住時,合浦郡守劉幾仲即以合浦特產龍眼款待,蘇東坡嘗到龍眼時,贊不絕口,並即席賦《廉州龍眼質味殊絕可敵荔枝》一詩,他認為龍眼質味殊絕,可與荔枝相匹敵。由此可以證實,合浦龍眼生產、栽培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合浦龍眼,以西場鎮的西鎮、老溫、西坡、民豐、東坡、黃金、官井、那隆、鎮海以及常樂鎮的皇後村一帶為優。每當花放時節,市客即至,審視其花可知結果多寡,即預約買之,及果熟則雇鄉人采摘,脫殼去核暴肉制成"園肉"。園肉可入藥。如今鮮肉還可制成罐頭,行銷國內外。據統計1986年全縣出產龍眼150多萬斤,其中加工制成園肉20多萬斤。除供本縣人民食用外,還內銷各省區,外銷歐美及東南亞各國。
炮竹煙花
據《合浦縣志》記載:&qu[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