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相當數量的富商趁著自己腰包裡有幾個錢而燒包,買官職、買文憑、買女人、買名氣。
事實上,“無奸不商”的本來含義是說經商需要技巧和方法。但這種技巧和方法是“經商”的技巧和方法,而不是“作奸”、“騙人”的技巧和方法。奸商卻把它理解成了後一種意思,而這種理解卻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以致成為了一種大眾理念。這種理念曾經和正在影響著大批的商人。更為嚴重的是,“無奸不商”理念已不僅僅是商人的一套經商發財之道了,而且已成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的一大“痼族”。因為它沖擊了健康的市場運行理念,擾亂了正常的市場運行秩序,阻礙了穩定的市場運行步伐。
市場經濟既是法治經濟,又是德治經濟。法治與德治的一個共同理念就是“信用”。這種理念是一項基本的民法理念。各國民事立法都不約而同地將“誠實信用”作為“帝王條款”來對待,我國民法通則也把它列為民事活動的一項基本原則,其立法用意就是倡導“信用”精神,鑄就“信用”理念。可是,直到今天,這項理念還遠未扎根於民眾,更沒有成為一種大眾意識。
我以為,國人之所以對“無奸不商”理念似乎有一種天然的接近欲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沾染了長期以來抹不去的“人治”理念。人治理念是人治社會的必然理念,與法治社會的法治理念格格不入。人治理念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排斥公共秩序、追求自我安逸;拒絕社會正義,專注個體利益。具體到商人理念,那就是僅僅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利益。在追求眼前利益時,往往是不擇手段的:可以靠投機取巧,可以靠鑽營倒把,更可以靠坑蒙拐騙,這些都是“奸商”意識結出的惡果。而這些行為是地地道道的短視行為,可以混過一時,但決不會混過一世。
與此相對應,法治理念的一個基本特點就是崇尚公共秩序、關懷自我發展;追求社會正義,尊重個體權益。具體到商人理念,那就是不僅注重現實利益,更瞄准長遠利益。而實現此雙重利益所需要的最根本理念就是“信用”理念,而不是“作奸”或者“為奸”的理念。誠實信用是人之為人的人格堤壩,是商之為商的交易後盾。為人,不講究信用,就會滋生人際交際障礙,錯過人際交際機會,從而阻斷人際交際道路;為商,不講究信用,就會喪失商事交易市場,損害商事交易利益,從而葬送商事交易前途。
因此,任何一個商人都必須始終以“信用”作為自己馳騁商場的支柱。真正做到信用為本,誠實不欺。如果把商場比作戰場的話,那麼在這個戰場上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信用”。在“商戰”開始之前,必須毫不猶豫地選擇“信用”武器!只有選擇和運用這個武器,才能保證在商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相反,凡是違背誠實信用理念,采取虛假、欺騙的手段從事商事交易行為的,都是在用錯誤的競爭手段消弱自己的競爭能力,無異於自掘墳墓!
這麼說來,只有抽出“奸詐”理念的陳舊血液,輸入“信用”理念的新鮮血液,用一種“信用”理念的眼光來駕馭現代商事活動,才能徹底告別“無奸不商”的舊理念,從而進入“無信不商”的新時代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童蒙開始,我便接受了這教誨,於是,我們都希望“學而優則仕”,而漫長社會也確實通過儒學主政。鴉片戰爭之前不說,就是鴉片戰爭之後,我們還是一味按士農工商排列三教九流。墨子雖然有些商業頭腦,但人們還是以他為異說;幸好陶朱公在功成名就之後才退隱,不然,人們還是要批評他的。
呂不韋雖然富可敵國,但他還是不甘心於做一個商人,寧可傾家蕩產,也要進入“仕”的行列;胡雪巖的經營多有成就,也要換頂“紅頂子”戴,商人的苦衷在二人身上表現無遺。這也難怪,人們對商人的評價都是“無商不奸”的,還有白居易,說什麼“商人重利輕別離”,更把商人說成“無情無義”了。
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與自由市場的沖突可能由來已久,因為傳統都是提倡“重義輕利”的,孟子嚇梁惠王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又說“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商要“儒商”,將要“儒將”。梁惠王可以有權力和孟子百家爭鳴,尚且沒有說什麼,更何況以後的孔孟之徒了。但其實我們中國人的商業精神追根溯源,卻不知比外國早幾千年。東漢時期,我們最早使用紙幣;明朝時期,我們曾經壟斷了東南亞一帶的貿易。我們的商業理論,在《史記·貨殖列傳》說得明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說明人們追求財富和利益幾乎是一種天性,開明進步的政府在對待這種情況時應該遵循“善者因之,其次利通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下者與之爭。”但在“家天下”的時代,還是造成“交征利而到危”的局面。
你的錢估計是要不回來了,你以後要注意啊,必須要先打款,那優先發貨的道理,這不等於白送嗎
可以直接打網絡警察電話舉報他
這個是專業的騙子所為,利用了你淘寶經驗不足的漏洞。他們下手對象就是賣家信譽低的。建議你下次多注意
你金額大的話通過上訴能拿回百分子三十的金額·
一定要先付款才發貨
淘寶賣家都是先讓買家付款之後再發貨的,這個是做淘寶賣家最簡單的一條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