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好的陳列能為賣場帶來什麼 商品陳列裝飾在中國還是個新興行業,它的發展標志著新型商品商業經營時代的到來。不能說它可以替代一切促銷手段解決商家的所有問題,但它的確是一種體現時尚氣質、人文進步的一種表現,更是商家們對待競爭的一種更高級手法。
怎樣讓你的服裝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怎樣讓顧客即時產生強烈的購買欲望?怎樣提升服裝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怎樣讓你的產品成套成倍的賣出去?
這一系列的問題是國內各服裝企業品牌,也是各賣場迫在眉睫的問題。目前商家的促銷戰場已是硝煙彌漫,不同促銷手法也是數不勝數:打折、返券、積分、限時搶購、會員制度等一系列競爭手段。各種促銷手法最終讓商家陷入了價格戰甚至口水戰的惡性循環。
消費者對於各種促銷手法也已持厭倦態度,覺得商家玩的各種游戲,最終吃虧的還是消費者。而商家也為自己廣告宣傳花費巨大財力,促銷手法上煞費苦心之後並未帶來最佳利潤而苦惱。面對種種現象,商家的眼光是否該更開闊些,思維是否該更敏銳些?而今,賣場貨品陳列的設計概念正被提到具有戰略意義的高度。
“促”景生情———才能與大牌比肩
促銷需要給消費者展現一個非常到位的消費場景,才能引發其購買欲望,而成功的裝飾陳列正是能為產品提供一個消費場景,賣場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消費場所。企業在廣告宣傳上花費巨大,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興趣並吸引其光顧已達到第一步的目的。但是這並不能決定顧客進店後就慷慨解囊,真正決定顧客購買與否的是商品本身,這時候服裝商品的色彩、面料、款式也只是後話,商品以何種方式陳列,給予消費者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隨著消費者對商品質量、購物環境、購物方式等方面的要求的日益提高,商家也必須不斷地滿足定位消費群體的審美需求。西曼色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國內第一家提出陳列裝飾並加以推廣的機構,其總經理於西曼女士是中國陳列裝飾業的創業者之一。在她那裡,記者得到了一個根據購買者心理過程制定的“aidma”法則:
●a(attention)引起注意
●i(interest)產生興趣
●d(dewire)產生欲望
●m(memory)記憶、聯想
●a(acting)購物行動
也許規律是眾所周知的,可是您是否意識到aidma法則的前三項就是由陳列裝飾完成的。
商品陳列裝飾的宣傳作用較其它形式廣告的宣傳更真實、更豐富、更直觀,它能讓消費者直觀地體會到商品的真實面貌和潛在內涵。在歐洲,櫥窗設計和商品陳列已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店鋪,在商品陳列上也是別具匠心。在那裡,陳列裝飾設計師與服裝設計師一樣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審美品位,觀念同樣要不斷更新,技術要不斷完善。由他們精心設計的櫥窗往往會吸引來往行人的駐足。由於裝飾陳列設計的特殊魅力,致使國外許多商家即使在企業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也不會減少櫥窗設計的費用。
目前,中國的服裝市場已成為世界矚目的國際化大市場,國內企業也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國內服裝企業的經營始終無法與西方國際大牌比肩,這種差距除了資金、理念、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外,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國內商家缺乏對商業行為實現的場所整體氛圍的營造意識,以及對商品軟性裝扮的技術。國外品牌紛紛搶占中國市場,之所以能迅速讓國內消費者青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陳列裝飾技術所帶給消費者的強烈視覺沖擊。
陳列裝飾也是企業整體形象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是隸屬於整個品牌文化發展戰略的。國內品牌已經開始具備陳列裝飾的意識,但其對陳列裝飾的設計、技法、技術等視覺致勝的關鍵所在,還是應該進一步的得到加強。
成熟設計———維護品牌的利器
陳列裝飾與服裝設計同樣需要高品位的設計人才,一個好的陳列裝飾顧問不僅需要經驗,同時還應有天生的靈性和獨特的感悟。因為陳列設計面對的是一個三維的立體展示空間,設計師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經過長期的感性與理性的積累,將商品重組並使其產生很強的視覺沖擊。
除去每年的國際時裝周流行趨勢發布,裝飾陳列是走在市場最前沿的流行發布,而且是更貼近消費者,更實用的流行導向。服裝的應時性很強,品牌必須在季節變化前,通過櫥窗廣告的形式推出新的商品信息,直觀的告訴消費者,下一季賣什麼。國內引進陳列裝飾技術的商家已從中獲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陳列裝飾作為一種促銷手段的效果明顯。
陳列裝飾的具體工作是指對一個賣場的整體氣氛進行布置,首先要確立商品表現的主題,然後采用專業搭配技法進行櫥窗展示、貨品擺放、色彩搭配,再配合一定的光源和pop設計,來展現商品形象並表達商家的訴求點,這是構成陳列裝飾設計的關鍵因素。
在服裝展示中最重要的就是搭配三要素:色彩的搭配、款式風格的搭配和陳列裝飾技術。在服裝展示中,色彩對視覺認知速度最快,如果陳列展示中色彩不和諧,就會背離服裝設計師對單品色彩設計的初衷。同時,色彩在展示中不能單項實現,其效果需要與款式、面料等其他因素配合。統一的服裝風格能在瞬間傳達出設計的整體特征,會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使消費者能睹物生情,與設計師產生精神上的共鳴,得到消費者的認可。
陳列裝飾技術能適應未來品牌人性化服務的需求。作為銷售主體不僅僅是商品本身,更有感覺、理念等整體設計,這種搭配有時能夠彌補產品的欠缺,甚至比產品本身更有說服力。
裝飾陳列在一定程度上是維護品牌價值的利器,無論是在品牌的塑造期還是鞏固期,都能使品牌在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強的生命力。服裝設計師創作的是產品的天然性,而陳列裝飾是這種天然性的引導與開發者。產品誕生後,必須通過陳列裝飾的再創造來加強企業的品牌凝聚力與市場生命力。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商戰中搶占商機,除了大力的廣告宣傳,更要做好陳列裝飾這一重要環節。作為商家,不僅僅要告訴消費者“我是賣什麼的”,還要讓他們記住“我賣的東西”,“我賣的東西是最好的”,在消費者記憶裡形成品牌的產品物有所值甚或物超所值的概念,從而使得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好又多是由台灣誠達集團投資創辦,2004年年底,經國家經貿委、外經貿部、工商總局批准,好又多與內地公司合資,成為中外合資商業連鎖企業。目前,目前好又多在全國的店鋪數已近70家,銷售額已突破80億元,遠遠超過了沃爾瑪和家樂福在中國店鋪的數量,是內地第一家分店最多的中外合資商業連鎖企業。 總部遷往上海後的好又多,由於急劇擴張,導致資金緊張、信譽受損。不得已之下,好又多總部回遷廣州並計劃上市。
這對於極度渴求資金的好又多來說,或許也是一條解決各種問題的途徑。
一年前,好又多曾將總部遷往上海;一年後,好又多又將總部遷回廣州。一去一回之間,好又多耐人尋味。
好又多商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又多)是一家大型連鎖量販型台資企業,1997年在廣州開設第一家店進入內地,幾年後迅速在華南立穩腳跟。
2003年3月,好又多為配合其全國戰略布局,“遷都”上海,欲搶在零售開放前夕,在華東和華北市場上站穩腳跟。其後,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好又多在華東和華北以井噴式的速度開店。目前,好又多自稱在長三角已開店20多家,數目與珠三角地區相當。
然而,今年11月17日,好又多總裁於日江宣布,將盡早把總部從上海遷回廣州。
事實上,就在好又多這兩年在內地市場進行圈地運動時,已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一種盲目擴張,ac尼爾森公司一位對零售業相當熟稔的咨詢師說:“你問問好又多到底有幾家店在賺錢?”
信譽受損
“公司總部遷移通常是跟公司的整體戰略相配合的,如果好又多要從上海遷到廣州,說明華南市場仍然是好又多未來的發展重點。”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陳信康教授這樣認為。
不過,這種說法似乎無法解釋好又多當年雄心勃勃開赴華東市場的行為。而事實表明,好又多對華東、華北市場的開拓並不成功。
據相關報道,好又多量販店在進入杭州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由於大量出售假冒偽劣商品,隨意貼注標簽,並且對消費者的投訴置之不理,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據悉,該事件曝光後曾成為今年浙江省“兩會”期間一個熱點話題,好又多在杭州一度遭到消費者抵拒。
一位好又多日化供應商對記者談到他的感觸時表示:“跟好又多做生意很壓抑。”
這位在日化行業擁有相當知名度的供應商表示,好又多的資金回款經常會被拖欠,而且合作過程中好又多方面會提一些過於苛刻的要求,而不是從長期合作的角度考慮與供應商之間的關系。同時,公司管理與其他一些大型連鎖超市相比,也不夠嚴格規范,有時還會暗箱操作,這樣自然會影響到店鋪內的商品質量和商品結構。
“像家樂福、沃爾瑪以及聯華等nka(零售全國賣場)會側重於以統一形式采購,付帳也是與總公司財務統一的,一般不會拖欠,而好又多這樣的lka(零售區域賣場)則側重於地區單獨采購,那麼付款就要根據區域財務情況而定,一般能拖就拖。”該供應商說。
據了解,好又多上海門店今年四、五月份曾因供應商停止供應而嚴重缺貨。一家日用品廠家負責人申明,由於好又多從前一年六月份就開始拖欠供貨款,直到現在仍然未還,遠遠超過了合同規定,而該企業的流動資金不過200萬元,被好又多各大門店拖欠的資金總共達幾十萬,企業因此不敢再發貨了。
而據供應廠商方面的一位人士說:“我們廠商有時還好點,中間商或經銷商們會被拖欠得更嚴重,在商量過程中也更加被動。”
據這位供應商說,與供應商發生糾紛的事,其實在廣州好又多也曾出現過。今年5月份,就有供貨商怒指廣州好又多偷換合同、惡意拖欠貨款、欺騙供應商等缺乏誠信的行為。
耐人尋味的是,所有這些跡象似乎又與好又多聲稱要成為“世界級企業”的豪言壯語聯系在一起。
資金之困
“其實一切都根源於資金困難,要是有錢,應該不會過分拖欠供應商的錢。”上述日化供應商說,“像家樂福、萬佳等都是有強大資金後盾的,不擔心缺錢。而好又多自有資金有限,大部分店都不怎麼掙錢,就廣州的稍微好點,資金肯定很緊張。”
據了解,北京好又多2002年就已經虧損了2000多萬,這種局面後來一直未能扭轉。在福州,好又多永升店去年開業之時,正趕上福州大賣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因此,該店經營狀況一直不好,每個月虧損都達到近100萬元。一年下來,該店虧損1000多萬元,加上在設立商場時的投入,好又多永升店到年底時也產生了2000多萬元的虧空。
由於嚴重缺少資金,福州好又多永升店的辦公場所還曾被該樓房的物業管理方———永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停電,原因就是拖欠物業公司場地租金。
“這種局面在上海也好不到哪裡去。在上海,零售競爭更加激烈,而好又多在上海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影響力都很小。”一位上海連鎖業內人士說。
在商務部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好又多赫然列於2003年中國連鎖經營30強第22位,但好又多在2003年的門店僅有27家,銷售額為47億元。同2002年27家門店53億多元的銷售額相比,好又多一年間規模未變,銷售額卻出現了12.3%的負增長,這與近幾年零售業的快速增長形成強烈反差。
不過,據記者從有關渠道得到的消息,實際上好又多目前在內地的店鋪數已達到80家,銷售額也增加至80多億元。
據好又多總裁於日江稱,好又多打算在近兩年內完成開店100家,同時達到年銷售額100億元的目標,即今明兩年公司在全國要新開20家左右的新店。如果這一目標實現,按照2003年的統計數據,好又多將有望進入中國連鎖企業前10強。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情況下,好又多在國內一個二級城市開設一個中等或以上規模的店鋪,投資至[1] [2] 下一页
|
|